《故園風雨後》—Yes and not

《故園風雨後》—Yes and not

來自專欄安妮樹洞

因為伏伏的夏日感想去看了《故園》,沒想到成為了我最近看的電影里思考最多的一部。洗澡,吃飯,睡前一直都在想查爾斯到底是怎樣的人。沒有看過原著的《故園》,所以所有有感而發都是建立在電影的再創作上。

電影里查爾斯對茱莉亞說過這樣一句話,"Say one thing,mean another?-Yes and no."這是查爾斯用來形容茱莉亞的,常常口不對心,是非參半。但」Yes and no「用來形容查爾斯應該更合適。雖然對於查爾斯,我私心更偏向於yes,因為你實在討厭不起他來。查爾斯的扮演者馬修很像本尼迪,傳統的英國紳士,所有的衣服都合身得彷彿為他們設計的一樣。有漂亮的眼睛,迷人的微笑。不過本的微笑要帶多一點狡黠,馬修的微笑卻是永遠得體的,溫柔的,讓人深陷。電影里一直個性鮮明的塞巴斯蒂安其實容易懂,他的頹喪迷人,在追求自我的的道路上走得像個苦行僧,終於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即使病死異國,肉身痛苦,靈魂卻輕鬆。而查爾斯反而是個很奇怪的存在,非常詭異的平衡點。就讀歷史系,夢想是成為畫家,追求美和高尚,卻又意外地與對立面不至於格格不入。一般來說,心懷抱負,富有才情卻又出身不高的藝術家都伴隨著離經叛道的人生。他們或高傲,對現實嗤之以鼻,被世人厭煩,飽受爭議。或潦倒,一生窮苦,死後才有功名。或樣丑,軀殼下包裹著美的靈魂。而查爾斯不是這樣的,他帥氣,才情橫溢,言語得體,卻又不媚俗。面對塞的紈絝朋友,即使在嘲諷下,他也能講出為什麼熱愛藝術的原因,沒有面紅耳赤的爭辯,而是莞爾一笑的真情流露。塞的母親要求他好好監督塞,他卻站在自己的角度,勇敢地告訴塞的母親,他認為真正好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多年以後在輪船上遇到茱莉亞,他依然愛她,並不選擇偷情或者forget this night,而是去面對將要面對的一切矛盾,兩個各有家室的人,無神論者與堅定不移的天主教家庭。這個人太完美了不是嗎?他有勇敢者追求浪漫的決心,卻又同時與現實相處得恰到好處。他認為宗教是桎梏,塞真正想要的是自由,所以即使他在異國見到身患重病的塞,也依然在得到塞的回復,」我在這裡過得很快樂。「後轉身離去。我並不認為查爾斯的做法有錯,比起肉身的痛苦,To be who you really want to be才是更重要的,不是嗎?

塞愛他,或許查爾斯也愛過塞,或許他也不明白這種愛的成分是否與愛情有關,至少後來摩洛哥相遇,塞終於釋懷,」我不該向你索要那麼多,也許只有上帝能給我那樣的愛。「現實變化莫測,或許只有宗教的寄託是永恆的。但他的確是愛茱莉亞的。她是他所有的眼神慌亂。至於故園,他的喜愛更像是藝術家本能對藝術品的熱忱。所以後來他自問,我要的是否太多。他想要得到愛情,卻不願以宗教為交換,他最後得到了愛情,卻又不想放棄故園。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妥善解決,但並非所有都和他的存在一樣,維持在一個奇怪的平衡點。

推薦閱讀:

《大轟炸》改檔十月全球同步 這是要憋大招的節奏
哥我已經不要你像劉昊然了,但能不能多學雷佳音一點?
和我看電影之《最後的食譜 麒麟之舌的記憶》
冰雪純境 如何拍好茫茫雪原上的光影視界

TAG:電影 | 影視 | 故園風雨後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