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的「山上人」和「水上人」

蘇州東山的「山上人」和「水上人」

來自專欄碧螺村的碧螺春

經常來蘇州遊玩的,或者對太湖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蘇州的太湖裡面有2個「山」,一個是東山,一個是西山。儘管現在西山的政府嫌棄西山這個名字不好,現在已經改名金庭,但是在老百姓心中口中,當我們說起名字或位置涉及到金庭的時候仍舊是以西山為主。金庭更多的是出現在官方文件以及電視新聞中。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山人,我對西山的了解並不多。

東山和西山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東山是一個半島,連著岸。而西山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島。我們小時候西山還剛剛通電,大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時候才通橋。

雖然發展的比我們東山起步晚了一些,但是近些年來隨著蘇州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加上獨特的環境優勢,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加上進出東山西山的交通越來越便利,每年吸引了不少遊客。當地的農家樂從2000年初的零星幾家,到目前的上千家,可見一斑。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東山的「山上人」和「水上人」。

在東山,上了年紀的人至今口中仍有「山上人」和「水上人」的說辭。年輕一代已經幾乎沒有這樣的概念。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具體的概念,按照字面意思,「山上人」就是住在山上的人,同樣,「水上人」那就是住在水上或者住在靠近水邊的人。東山的山上人和水上人,就是按照這個意思劃分的。深一層的意思也可以說是靠山吃山的人就叫山上人,靠水吃水的人就是水上人。

且不要說解放前,就是在改革開放前,東山的交通也還是很不方便的。首先就是繞島一周的環山公路還沒有,各村之間的交通要到均在山頂上的古時候的老路。歇涼亭,二十四灣,半山茶亭那些供人休息的均在那條老路上,那條老路至今還在,每周還有不少徒步愛好者走過他。從前山雨花台那邊可以一直順著山路,走到東山各個村都可以。

那時候的村民就是靠著這樣的一條山路進行各種生活作業。他們在山上開荒種果樹茶葉等等,然後果樹成熟之後,也是通過這樣的山路上去集市上各種買賣交易。如果說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時的老百姓在這樣的山路上行走的感覺的話,我覺得用翻山越嶺再恰當不過。為了趕早上的集市,不少距離遠的村子的村民不得不半夜就出發。披星戴月,說不上跋山涉水,但也是相當的辛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東山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住在太湖岸邊,說是在岸邊,其實由於東山太小,岸邊就是山腳下。所以岸邊的人群中,混雜著山上人以及水上人。一部分人靠山,一部分人靠水。靠水吃水的人大多是太湖裡面的漁民。太湖的漁民部分住在船上,部分有錢了就上岸,買地置業。為了照顧到自己的生計,他們大多也安家在岸邊。

雖說現在山上人和水上人的區別不是很大,甚至已經沒有區別。但是在解放前,那還是很大很大的。其他不說,首先一點就是山上人或多或少有房屋土地。不管是租來的地也好,就地取材的木頭石頭搭建的房子也好,至少也是一個容身的地方。水上人那就沒有這樣好了,他們的生活狀態條件遠遠的差於山上人。有船的人家或許還可以住在船上,沒有船的人家只能不停的搭帳篷在太湖岸邊。居無定所。

所以說解放前的山上人和水上人還有一層褒貶的意味。

當然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樣的含義。

推薦閱讀:

匆匆一瞥——柏林:(三)迷人的設計與死
千旅千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漂洋過海來睡你,這5個地方讓我念念不忘 | 民宿種草
去過台灣15次的人,總結出來的超強旅行經驗!
一個人出門旅行:時間利用+帶什麼篇

TAG:旅行 | 登山 | 碧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