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堅決掌握核心技術?

為什麼要堅決掌握核心技術?

最近,中興終於被解除了禁令。

過程是曲折的,代價是巨大的,結果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的。頭圖的11個字,意味深長。

當美國商務部宣布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購買任何美國公司的產品和技術之後,中興的大量業務很快陷入癱瘓。

中興通訊,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供應商,我老東家最大的競爭友商之一,如此大的一家企業,就因為被美國人掐斷了關鍵的供應鏈,居然隨時可能休克!

這事兒其實給我們,包括給高層的領導們,一個很大的警示——核心技術盡量別受制於人!否則影響的可能不是發展,而是生存!

為什麼有一種技術被稱為核心技術?

電影《頭文字D》里說,神之所以被稱為神,就是因為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

核心技術之所以被定義為核心,也就是因為這種技術和一般技術不同,它有獨特性。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 你能做,別人未必能做(或者做得不如你)的技術
  • 對消費者有很高的價值,不是錦上添花、不是無關緊要

多年以來,蘋果手機一家的利潤比全球其它所有手機製造商加起來還要多。

憑什麼?

因為蘋果有獨特的iOS手機操作系統,並且基於iOS布局了以App Store等為核心的生態系統。

在這個系統里,用戶可以享受到非凡的流暢性、超強的穩定性和與蘋果其它軟硬體合作夥伴的兼容性。這讓蘋果手機和其它品牌手機實際上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品類!

當別人家的孩子們都在為了內存容量、攝像頭像素和屏幕尺寸拼刺刀的時候,蘋果可以很高傲地說,「我不跟你們競爭!」。

之前我常年在海外工作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人們談到筆記本電腦時,蘋果電腦是Macbook,而除它之外的所有筆記本電腦則都叫做Laptop。

當然了,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做蘋果——喬布斯畢竟是很有限的。

所以每個公司還是會在自己能控制的地方,盡量做好差異化。

比如華為就在晶元平台和安卓底層上進行了優化,並且在手機攝像功能上達到了極高水平。

但背後的道理是類似的。

有了足夠的差異,就可以脫離競爭的苦海,不用去打價格戰。

汽車的核心價值在轉移:特斯拉十幾年前就敢放棄內燃機研發,真不是慫,是大智慧

傳統價值鏈的王者擁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在傳統價值鏈上去跟它競爭,通常勝算極低。

你無法在封建農業文明時代打敗中國,但先進入工業革命的西方和日本,面對清朝時就有很大的優勢,儘管當時日本的GDP遠不如大清。

你無法在膠片影像時代去打敗柯達,但在「膠片-數碼」的切換期,時間窗口就會出現。而且柯達崩潰的速度超越了任何行業評論員的想像。

諾基亞手機業務、中國移動的飛信、紐約黃色計程車,它們的歷史進程有一個共同特點:崩潰要麼不來,來了就會很快。

如果汽車永遠依靠發動機作為心臟、變速箱作為血管,我們要追上西方就太難了,因為工業基礎根本不一樣。

好在你並不真的要去追。

很多人容易忽視這一點:與其在舊的比賽里戀戰而無法自拔,更明智的做法是投入到新賽道的競爭。

這就是為何特斯拉在創業之初會堅決選擇放棄內燃機——避免與底特律和慕尼黑競爭。

有人說這是慫,我說這叫大智慧。

人家十幾年前就敢徹底摒棄內燃機,今天創業的中國後來者,包括我們零跑汽車,更應該是義無反顧。

智能電動汽車,中短期看三電技術,中長期看自動駕駛。

  • 中短期:從「燃油驅動」到「電力驅動」

首先強調一點,發展電動車,不是說要替代燃油車。

但完全靠燃油車肯定是不行的,這不僅是環保的問題,背後還有能源自給率、國防、汽車產業新技術搶跑等複雜的考慮。

但環保是最好的公開理由,所以全球政府都喜歡拿這個說事。

目前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開始討論和制定燃油車禁售計劃表。中國雖然還沒有全國範圍內的相應政策推出,但海南作為國內首個燃油車禁售試點,已經計劃將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

另外,新能源車在最近幾年的全球汽車市場份額中一路上漲,燃油車則在逐年減小,這個趨勢已經顯示出來了。

發展電動車,掌握電池和電驅技術是關鍵要素。

首先是電池,電池堆得越多,汽車的續航里程自然就越高。

但如何在有限空間、有限成本、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去設計和布置電池,包括電池的性能參數如充放電的功率、使用壽命等方面都需要去考慮到。

零跑目前採用的電芯技術路線是18650,和特斯拉一樣。

通過採用蛇形液冷恆溫電池組,我們將電池壽命延長了20%以上,再採用一體化鑄鋁電池箱外殼使箱體減重。我們的目標是最終電池模塊的能量密度要打平特斯拉。

其次是電驅(含電控)。目前在純電動車領域,一般車企最多只能做到「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的三合一(比如特斯拉、蔚來),而我們零跑則做到了電驅的八合一結構。

電驅的高度集成設計帶來的好處,首先是減重,降低了能耗;其次是節省空間,布置更靈活。

這是讓我們非常驕傲的一個創新。

  • 中長期:從「有人駕駛」到「無人駕駛」

智能電動車,顧名思義,大家都在談智能化,談這是未來的智能出行終端,談它是移動的智能手機或者大電腦。

但車畢竟是一個龐大的交通設備,有高速運動的屬性在裡面,所以汽車智能化,不是說像智能手機一樣,能夠聯網、能夠共享、能夠安裝不同的應用APP、擴展各種功能、承載各種內容就夠了。

智能手機可以一天陪你12小時都不止,但車就1-2小時。而且你的精力投入度在使用汽車智能屬性時遠遠低於使用智能手機時——因為你更需要專註在駕駛上。

所以我們判斷:汽車作為娛樂、社交、新聞等需求的智能終端,會構成廣泛的需求,但很難構成核心技術。智能汽車的真正核心技術是自動駕駛,這是融合了車聯網、車輛自動化控制、雲計算、人工智慧的尖端技術。

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價值,全球汽車行業可以說是公認的。各方面都在積極布局,希望能在這個前景無窮、價值極高的新領域分到一杯羹。

為了加速進程,巨頭玩家們也不執著於單槍匹馬上陣,同時拉開了花樣百出的跨界合作。

比如大眾-英偉達、Uber+各車企、谷歌+各車企、寶馬-英特爾-Mobileye等等,國內的百度Apollo平台也宣布和很多車企達成了合作。

現在要判斷最終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和行業格局,還非常難。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相信任何一家有影響力的汽車製造商,都不會希望這一關鍵的核心技術完全被外界掌握。

汽車主機廠害怕類似歷史的重演:

全球PC機廠家被Windows和英特爾等少數晶元商牽著鼻子走路/全球大多數智能手機製造商在Android和高通等少數晶元商的雨傘下生活/全球大多數電子消費品,都需要在渠道上極大仰仗亞馬遜、阿里巴巴和京東。

我們零跑汽車雖然是一家初創車企,但在這方面我們有深刻的覺悟:

我們不會完全靠自己去做所有的事情,這不現實;

但也不會完全依賴供應商,在開放部分合作的同時,我們也會自己去做一部分核心技術。

零跑背後的大華在智能安防領域有著20多年的行業積累,可以在軟硬體技術層面給我們很多支撐。比如攝像頭方面,大華在人臉識別、HDCVI(可以用來輔助車輛實現更高效的視頻傳輸功能)技術上的積累可以被應用到零跑汽車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作為一個初創企業卻有底氣去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原因。

小結

最後我只想說一點:

其實誰都希望能輕鬆一點賺錢。核心技術直接採購,做一下簡單研發和組裝,就把車給賣掉。

但這種容易賺錢的生意模式早就有人做了。要做也輪不到我們!

腳踏實地,迎難而上。

聽著像一句口號,但這也是我對自己和對整個團隊的要求。

推薦閱讀:

不要輕易給汽車座椅加裝座套
汽車漆調色知識:黃/紅/綠/灰色漆如何調配?
什麼是汽車整體式橋殼,它有哪些種類?
共享充電樁,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這些新車上獨有的記號,你知道多少?

TAG:技術 | 汽車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