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68:走勢預測的精確意義
轉載:教你炒股票68:走勢預測的精確意義_纏中說禪_新浪博客
今天說說預測,何謂預測?一般的預測是什麼把戲?而科學嚴密的預測究竟是怎樣的,本ID的理論是如何成為最精確最當下預測的,這都要在這裡說明。真正的預測,就是不測而測。當然,這和一般通常的預測不是一個概念。在通常預測概念的忽悠、毒害下,很多人那根愛預測之筋總愛不時不自主地晃動幾下,這裡也算給那些被預測毒害的人治療治療,也算死馬當活馬治一治了。
市場的所有走勢,都是當下合力構成。例如,前幾天,認沽權證突然停牌導致的走勢,就是由於規則分力有了突發性改變當下構成的。由於一般情況下,政策或規則的分力,至少在一個時間段內保持常量,所以,一般人就忘記、忽視其存在。但無論是常量還是隨著每筆成交變化的變數,合力都是當下構成的,常量的分力,用F(t)表示,只是表示其值是一個常量或者是一個分段式常量。對於任何一個具體的t來說,這和變化的分量在合成規則與合成的結果來說,沒有任何的區別。
但這些常量的分力,並不是永恆的常量,往往是分段式的,其變化是有斷裂點的,很多基本面上的分力,都有這個特點,這些斷裂點,構成預測上的盲點。當然,進行基本面分析,對宏觀面進行大面積的考察,可以盡量減少這些盲點,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這因素的存在,已使得所有一般意義上的精確預測可能變成一個笑話。
更重要的是,基本面上的因素,也是合力的結果。政治、經濟等等方面,哪個不是合力的結果?現在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就是眾多合力的結果,一個國家裡的就更是這樣了。很多人一根筋思維,總是假設政策是一個上帝,是不需要合力的,裡面沒有各種利益的鬥爭,所有結果都如同一個預設的機器給出的。所有一般意義上精確預測的理論,實質上都是以類似的一根筋思維為前提的。
比前面這些更深刻的,站在哲學的角度,預測也是一個分力,就如同觀察者本來就被假定在觀察之中,所有觀察的結果都和觀察者相關、被觀察者所干預,以觀察者為前提,預測也是同樣的方式介入到被預測的結果之中。正如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任何關於預測的理論,其最大的原理就是測不準。
有人可能在說,很多人都有預測準確的經歷,這是為什麼?其實,這不過是一個概率事件。因為走勢可以發生的情況,按任何標準來分類,其可能情況都是有限的。一般來說,就是三、四種情況。而喜歡預測遊戲,到處宣布自己預測如何如何準的人比全世界正在被面首的人都多,瞎貓還能碰到死耗子,就算有人連續碰對了,也依然在概率的範圍內,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而所有號稱自己預測如何如何的人,不過都是玩如此的招數或被如此的招數玩而不自知,至於那些把爛的藏起來,只把忽悠對的到處晃悠,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其實,預測一點都不神秘,甚至連某男都可勝任(注意,這涉及不可知事件預測,本ID對此的準確性沒有任何信心)。所有預測的基礎,就是分類,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進行完全分類。
有人可能說,分類以後,把不可能的排除,最後一個結果就是精確的。這是腦子銹了的想法,任何的排除,等價於一次預測,每排除一個分類,按概率的乘法原則,就使得最後的所謂精確變得越不精確,最後還是逃不掉概率的套子。
對於預測分類的唯一正確原則就是不進行任何排除,而是要嚴格分清每種情況的邊界條件。任何的分類,其實都等價於一個分段函數,就是要把這分段函數的邊界條件個確定清楚。例如下面的函數:
f(X)=-1,X∈(-∞,0),f(X)=0,X=0,f(X)=1,X∈(0,∞)
關鍵要搞清楚f(X)取某值時的X的範圍,這個範圍就是邊界條件。在走勢的分類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可能取負值,也就是從[0,∞)進行分類,把該區域分成按某種分類原則分為N個邊界條件。
有人可能要說,股票怎麼可能變到0?這有什麼奇怪的,股票停了算什麼?別說股票,錢都可以變成0,你說1950年時候的金元券值多少?當然,如果你的子子孫孫能把一張金元券守到宇宙爆炸的最後一刻,那時候,這金元券會值N元的,這個N,大概也會趨向一個恐怖數字的,那就等著吧。
不僅股票是廢紙,本質上貨幣也是廢紙,其所謂的價值區間和股票是一樣的,0同樣是可能的取值。甚至按最精確的理論來說,還可以取負值,例如,如果有某朝或某國政府規定,私藏前朝或別國錢鈔股票的一律死罪,那你說這錢鈔或股票是不是負值?至於具體股票變0的情況,在權證上就經常發生。
邊界條件分段後,就要確定一旦發生哪種情況就如何操作,也就是把操作也同樣給分段化了。然後,把所有情況交給市場本身,讓市場自己去當下選擇。例如,前幾天,本ID用前期兩高點和10日線進行分類,那自然就把走勢區間分類成跌破與不跌破兩種。然後預先設定跌破該怎麼干,不跌破該怎麼干,如此而已。這就是最本質的預測,不測而測,讓市場自己去選擇。最後市場選擇了不跌破,那就繼續持有。
有人說,萬一他上去後又跌破怎麼辦?這是典型的腦子水多瞎預測思維。任何一個市場的操作者,一定不能陷入這種無聊思維之中。市場不跌破是一個事實,你的操作只能根據已經發生的事實來,如果跌破,那就等跌破成為事實再說,因此在本ID意義下的預測里,你已經把如果跌破的情況該幹什麼預設好了,這種情況沒成為事實,就是另一種情況成為事實,那就該幹什麼幹什麼。
一般來說,喜歡預測的人,通常都是神經過敏,腦子水多,操作低下,喜歡忽悠之輩。那些從2000點就開始測頂的,如果說錯一次割一塊肉,現在都可以去當假冒羊蠍子了。股票是用來面首的,不面首股票,就被股票面首。面首股票,可不能光是忽悠,而是要實際操作。所有的操作,其實都是根據不同分段邊界的一個結果,只是每個人的分段邊界不同而已。
因此,問題不是去預測什麼,而是確定分段邊界。例如,前兩天用前期兩高點分類有意義,現在再用,就沒什麼意義了,現在就可以完全用均線系統來分類,所以本ID就接著強調5日、5周、5月的原則。有了分段的邊界原則,按著操作就可以,還需要預測什麼?又有什麼可預測的?
世界金融市場的歷史一直在證明,真正成功的操作者,從來都不預測什麼,即使在媒體上忽悠一下,也就是為了利用媒體。真正的操作者,都有一套操作的原則,按照原則來,就是最好的預測。
那麼,本ID理論中的分型、筆、線段、中樞、走勢類型、買賣點等等,是不是預測呢?是也不是。因為本質上本ID的理論,是最好的一套分段原則,這一套原則,可以隨著市場的當下變化,隨時給出分段的信號。按照本ID理論來的,其實在任何級別都有一個永遠的分段: X=買點,買入;X=賣點,賣出;X屬於買賣點之間,就持有,而這持有的種類,如果前面買點,賣點沒出現,就是股票,反之就是錢。按照分段函數的方法,本ID的理論就有這樣一個分段操作的最基本原則。
因此,如果你真學習和按本ID的理論來操作,就無須考慮其他系統,或者說其他系統都只能是參考。本ID解盤的時候,之所以經常說均線,高點連線之類的,只是為了照顧沒開始學本ID理論的人,並不是本ID覺得那種分類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本ID的理論,任何時候都自然給出當下操作的分段函數,而且這種給出都是按級別來的,所以本ID反覆強調,你先選擇好自己的操作級別,否則,本來是大級別操作的,看到小級別的晃動也晃動起來,那是有毛病。
給出分段函數,就是給出最精確的預測,所有的預測都是當下給出的,這才是真正的預測。這種預測,不需要任何概率化的無聊玩意,也沒有所謂預測成功的忽悠或興奮。這種預測的成功每一當下都發生著,每一下都要忽悠興奮一下,這人腦子早銹掉了。所謂碧空過雁、綠水迴風,哪個是爾本來面目?參!
推薦閱讀:
※最好的交易就是不交易,低頻交易的精髓
※發掘6隻MSCI潛力股 特朗普退群油價暴漲
※我是如何選股的(三)
※一位有良心的操盤手告訴你:別讓「專職炒股」耽誤了你的前程
※20180328想賺錢還是要買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