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字、思路可視化?魚骨圖幫你追根溯源,找出真正的「元兇」
來自專欄數據· 媒體· 技術
1 人贊了文章
魚骨圖類似於思維導圖,是一種常常利用在頭腦風暴中,整理思路的、主要以文字構成的圖表。利用魚骨圖,我們常常能找出影響事件發生的原因,或者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提高效率。
利用魚骨圖找因果
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s),因為外形極似魚骨,所以有此名。同時,它也因為發明者的姓氏,而被稱為石川圖(Ishikawa diagrams)。如果按照功能來說,也被成為因果圖(cause-and-effect diagrams)。它是一種用於顯示事件成因的圖表,是「品管七大手法(Seven Basic Tools of Quality)」之一。
註:品管七大手法,又稱「QC七大手法」、「初級統計管理方法」或者是「Q7」,為質量管理上經常使用的七種工具。這七種工具是一套固定的圖形技術,可用於確認製造過程中與產量、質量相關的問題。因為它們適合沒有接受過統計學正規培訓的人,所以成為最基本的管理方法。
一般來說,最終的事件(魚頭)會放在最右側,按照事件發生的原因種類分成幾大支(最大的魚骨),從最大方向的原因向上一級逐步追溯,形成魚骨狀的魚刺。
魚骨圖較常用在產品設計的流程中,尋找影響最終效果的潛在因素,以避免產品質量下降並追溯產品質量缺陷的原因。
實用性如此強的魚骨圖,是在20世紀60年代被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推廣使用的。
石川馨是日本「質量圈」運動最著名的倡導者,他希望能利用石川圖來幫助人們改進產品質量,用它查找、挑選和記錄生產中質量變化的原因,也可以使影響因素的相互關係條理地呈現出來。
而魚骨圖按照可視化的內容不同,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原因型魚骨圖:解答為什麼
原因型的魚骨圖用來分析構成問題的原因。其中,魚頭在右,代表需要尋求原因的問題;原因在左,通常是解答問題的各種答案。
例如,是什麼造成了一杯不好的咖啡?
追溯原因,一般都4大方面的原因,這些原因可以被大致歸類為與咖啡相關的人員、製作過程、原材料和設備。
以製作過程來說,造成不良的製作可能是放太多咖啡,或是放太多水,或是咖啡豆研磨過細。而造成水太多的原因,可能是咖啡師未經過培訓;咖啡豆研磨過細,可能是因為過濾器的大小不對。
下面這個魚骨圖則尋找「為什麼學生無法處理和完成工作」的原因。
原因總體可以分為方法、環境、人和資源。在有關「人」的原因中,除了學生之外,還考慮到家長和教師的因素,如此一層層逐級追溯上去……
對策型魚骨圖:尋找解決方法
對策型魚骨圖主要用來找出問題的對策。特別地,對策型的魚骨圖,魚頭在左,代表需要改善的問題;對策在右,通常是各類改善措施和對策。
這個魚骨圖就嘗試尋找提高學習效率的對策。我們可以從三大方面著手,分別是身體、興趣和方法。身體才是「革命」本錢,要保證睡眠時間、增加體育鍛煉,才能有好的身體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對策型魚骨圖和原因型魚骨圖,雖然兩者都是在回答為題,但是還是有所不同。對策型魚骨圖重在尋找解決辦法和可行措施,是一種向下推進;原因型魚骨圖則重在尋找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一種向上追溯。
在新聞中,我們可以使用魚骨頭去可視化影響某一事件的諸多複雜因素,方便讀者可以快速地獲取信息。
當然,魚骨圖也有它的局限性,當面對極端複雜、因果關係錯綜複雜的問題分析,成效並不大。在繪製魚骨圖時,各個分支之間的夾角應該保持在60°,以保證空間的最大利用。
更多圖表使用分析可登陸鏑數(www.dydata.io)或參看以下文章,如果仍有無法解決的問題,請發送郵件至public@dydata.io或者直接在後台留言。
往期回顧:
鏑次元數據:股票類報道必用!三步看懂K線圖,任你股市中叱吒風雲
數據量太大怎麼辦?是時候讓徑向柱圖出手了
盤點世界盃期間各大媒體最常用圖表!帶你搞定體育類可視化難題!
| 編輯:陳淑晶
| 版面:胡曼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