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悅爾耿明暄:職業覺醒,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

希悅爾耿明暄:職業覺醒,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

前言

20年前,他走出大學校門,奔赴工作崗位。想到前幾年畢業的師兄師姐都是去財政部、人民銀行、商務部這些「好地方」, 而自己這一屆的人只能到國企落腳,耿明暄不由得感慨:時運不濟,自己怎麼沒有趕上好時候!

時光荏苒,已經上大學的兒子偶然和他聊起未來,說到他們這一代運氣太差,真羨慕上一代人,等他們畢業什麼機會都沒有了,房價也高,壓力也大……,耿明暄恍如隔世,這不就是我當年說的話嗎?

歷史驚人的相似,折射出人性的規律。那麼作為職場老兵的耿明暄,如今怎麼看待這個命題呢?

機會不期而遇

那年,在不是很好的機會下,帶著很大心理壓力,耿明暄進入了國企,然後就進入了長達一年的見習期。當時國企還有很多返鄉知青,三代同堂擠在一起,從他們身上,耿明暄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進入上海感覺物價很高,生存壓力很大,那時候在上海闖蕩的年輕人也是同樣的感受,甚至更甚。那時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也不高,平時比的是你打算盤的水平,數錢的速度,這些大學生根本拼不過中專生,而企業領導對大學生的期望又很高,這讓耿明暄非常尷尬。國企里的人大多一輩子就在這裡,論資排輩根本輪不到自己,想到這些,本來躊躅滿志的耿明暄情緒日漸低落。

好在當時自己還是想有一點發展,就在外面找了個兼職講師的差事,總算是讓自己有個目標。那時候會計專業招生在擴張,中專學校缺少老師,耿明暄就去當老師,兼職教授財務、金融課程。事實上他也不是完全懂,但當別人問他行不行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之後他每次先把要講授的內容自學一遍,然後在上課時根據理解講給學生,這些都是在工作之餘擠時間完成的。辛苦自不必說,那時候一次課的酬勞也才6塊錢,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一次上課回來的路上,正好路過人才市場,他就想進去看看。碰到一家公司看著派頭挺大,和負責招聘的香港人聊了聊,對方了解了他的基本情況後,邀請他幾天後到一個酒店去面試。他則提出能否當天面試,因為平時要上班,還有一周三次授課,時間安排不過來。最後對方就安排了他當天的面試。也是因為剛上完課,耿明暄狀態非常放鬆,雙方交流的很順暢,包括後面的英文測試 ,他精明地選擇了把「英譯中」部分盡善盡美,而把沒把握的「中譯英」直接放棄了,推說有事急著走,來不及寫了。他自己也沒想到,竟然獲得了複試的機會。複試中,他在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教授專業課程的經歷讓他顯得與眾不同,得到了面試官的青睞,最終獲得了加入這家外企的機會。這家公司是瑞典的製藥巨頭阿斯特拉。

一個無心插柳的努力,竟然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或許偶然中也有著必然。

多次處變不驚

第一次加入外企,他當時覺到來自理念、工具、方法等全方位的衝擊。把算盤收起來,開始學習使用電腦,學習新的工作流程和財務技巧,學習語言……他說自己每天都在學習,很辛苦,經常晚上10點鐘以後下班,但是感覺很新鮮。在這裡一做就是9年,成為財務經理,經歷了很多的業務崗位。他說,真正的財務管理是在這裡學習到的。

98年的時候,公司發生了重大變故,阿斯特拉與另一家巨頭捷利康合併,也就是現在的阿斯利康。當時有很多員工離開了,耿明暄選擇留了下來,並且毅然賣掉了無錫的房子,隨公司遷到上海。他前後花了2年的時間,負責處理合併後的兩家公司財務的整合問題,有人員的問題,制度的問題,系統的問題……,「我每天都是帶著行李箱出發,以應對隨時可能的出差」,他如此形容當時的工作狀態。這2年完整的併購處理經驗,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亮點,隨後他得到了新的工作機會。

他加入了國民澱粉,全球知名化工集團帝國化工旗下公司,全面負責該公司的財務管理。這是一家原本做貿易的企業,要轉型做生產,困難很多,公司在上海陸續建了5家工廠,但團隊能力弱、人員不穩定、系統建設滯後的問題一直限制著財務工作的開展。耿明暄花了五六年的時間,讓財務工作步入正軌,並且逐步提升財務在公司的戰略價值。他的這些努力得到了老闆的認可,公司準備派他去美國總部歷練,耿明暄把接替的人都找好了。這時候上帝又開了個玩笑,總部傳來消息,國民澱粉被漢高和阿克蘇諾貝爾聯合收購,一切工作都要為合併工作服務。耿明暄沒有過多抱怨,按照總部要求,國民澱粉的14項業務被切分成3塊,一部分由漢高接收,一部分由阿克蘇諾貝爾接收,剩下的代售。這中間的工作非常複雜,牽扯到幾方,而且英國、德國和荷蘭公司間的文化差異很大,都給業務的劃轉和團隊的融合帶來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耿明暄儘力把所有合併工作都完成了,並且在漢高工作了一年,之後來到現在的公司——希悅爾,擔任北亞區財務總監。

雖然在這兩家企業都遭遇變故,看似是不幸,但耿明暄的職業發展好像並沒有被打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危」中有「機」,此為「危機」之義也。

把握時代機遇

包含在希悅爾自己操盤的一次併購整合,耿明暄已經經歷了3次「血淋林」的合併,其他不可預知的變化更是數不勝數,這使得他危機感極強。他經常問自己:我為什麼能在這裡活著?他想,唯一的理由就是創造價值,而且是差異化的價值。比如他操作併購的經驗、迅速組建團隊的能力、高效的核算及報表能力、工廠管理的能力等。比如他們在青浦的工廠,管理效率極高,在人工成本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產品成本連續多年持續下降。如今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挑戰,企業管理者的壓力也很大,他每天卻帶著激情和輕鬆愉快的心態走進辦公室。問及原因,耿明暄說:「我在公司業務中的影響很深,很清楚自己如何在不同的階段以何種方式為公司創造價值,不管將來發生什麼變化,都能從容應對。」

那麼如何獲取應對危機的能力呢?耿明暄給出了3點建議:

一是在經歷動蕩時,當別人沮喪、難過、迷茫時,你要做點什麼。一個小小的行動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比如他從國有工廠跳槽到跨國公司,就是得益於兼職當講師。而當時這個廠里有1500多人,大學生也不少,大家都很迷茫,但是真正會做些事情去改變的人很少;

二是克服誘惑,把基礎打好,這樣以後遇到發展機會時才能夠抓住,順理成章的發展。比如現在工作中很多技術性的東西他都能信手拈來,就是因為當初都親力親為過,基礎非常牢靠;

三是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變化和挑戰。當時企業被併購帶來很多的不可知性,但他無所謂是否會被調整崗位或者辭退,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這種積極的心態會傳遞信息給身邊的領導和同事。「當你是擁抱變化的,就會做正確的決定,你的眼神都會是堅定的」,耿明暄說,「心態好,思路好,不管什麼時代就可以沒問題」。

人生就像在海邊游泳,總會有波浪湧來,但水其實並不深,經常看到有人被海浪撲倒以後驚慌失措亂撲騰,半天站不起來,實際上只要憋著一口氣等波浪下去了很容易就站起來了。所以耿明暄認為,面對變化不要定死計劃,目標可以不變,但計劃要因勢而變,要學會享受這個上下顛簸的過程,早一年晚一年實現目標又能怎樣。

有勇氣改變能改變的,用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用智慧去區分這兩者的區別,就不會被「海浪」吞沒。

回到開篇的話題,年輕人經常給年長的人講,你那個時代機會很好,現在就沒有機會了。殊不知,每個人在不同時代都有機會,只是機會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永遠只有部分人能抓到。當你在嘆息沒有過去的機會時,可能會錯過把握新的機會,而這又印證了你沒有機會的結論。

點擊了解更多CFO訪談>>>


推薦閱讀:

swot分析工具,可以助你做出選擇
職業「討債人」要失業了嗎?
醫生是女人最好的職業選擇嗎
五行屬性與征途職業選擇的關聯

TAG:職業 | 職業發展 | 職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