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網文大神月入60萬: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137 人贊了文章
作者:龍妮妮(富書籤約作者)
前兩天在梨視頻上,偶然看到了一個90後網文大神「會說話的肘子」的採訪。
他是90後,竟然月入60萬,讓我羨慕不已,但是他未滿三十卻已頭髮半百,曾壓力大到深夜痛哭。
看完才明白,他寫網文的辛苦程度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從開始在網上寫小說,除了結婚當天和兒子出生那天,他始終堅持每日更新一章小說。
我們總是很容易去羨慕同齡人的驕傲,但是卻從來沒有思考別人成功的原因。
年輕人追夢難免浮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好這3件事,會讓自己更有方向。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
你是不是每天都忙忙碌碌,早出晚歸,加起班來甚至沒日沒夜,可是事業卻毫無起色,而你身邊有些人,看著特別輕鬆,卻可以比你收入高、升遷快?
一開始,你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所以你告訴自己要加倍的努力,一定可以達到別人的程度甚至超過他人。
殘酷的社會現實卻是,你把自己累垮了,結果還是比別人差。
時間久了,你的情緒就會很糟糕,甚至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很努力,卻什麼也改變不了。
有一點你忽略了:努力的程度越高,期望值越大,但失望值也越大,因為只有深度思考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努力。
「會說話的肘子」說,自己剛開始寫網文的時候,也是毫無頭緒,寫出來的文章也沒有人閱讀,至於說打賞、訂閱更是寥寥無幾。
寫了一段時間後,他實在寫不下去,乾脆棄文了。
他靜下心,探究造成自己文章閱讀慘淡的原因。
之後他利用自己善於寫故事的優勢,和適應網文發展潮流的風格,很快在網文界打出自己的名聲,連續三個月打榜第一名。
回想自己的成功經歷,他說:「研究熱點文章,卻不去研究讀者的口味和趨勢,是愚蠢的。」
「會說話的肘子」熬白了頭髮,也熬到了讀者的認可,事業的轉折,而很多人卻熬得鬥志全無,滿腹幽怨。
網文大神「會說話的肘子」
為什麼同樣在努力,有的人卻收效甚微呢?
東京大學物理學教授上田正仁認為這些人欠缺一種能力:思考力。
思考力,是一種理想掌握思考過程的力量,它的核心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會在工作的過程中,擦亮眼睛,思考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
知乎網友@蝸牛學院 的高贊文章里,提到一個從事新媒體寫作的朋友,每天都在寫寫寫,發表的文章卻很少。
當被問到為什麼一直忙碌,卻很少見到成效時,朋友說是因為寫出來的文章領導不滿意,只好推翻了重寫,重寫還不滿意,再推翻了重寫。
別人勸她應該和領導多溝通,主動去了解領導的認可方向,再下筆就會事半功倍了。
結果這個朋友說哪有時間溝通呀,溝通的時間都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了。
問題是,沒有溝通,不去思考總結領導需要的文章內容,自己埋頭寫寫寫,寫的越多,廢品越多。
有人說:「花半秒鐘就能看清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看不透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 逃避思考的努力,都是無效的努力,不入腦的努力,最終都會徒勞無功。
努力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沿著對的方向深耕
一次和同事聊天,提到了她的一個好朋友小魚。
小魚大學畢業已經兩年了,可還沒找到工作,整天吐糟工作不好找。
我同事說這都是小魚自找的。
小魚大四的時候,既想考研究生,也想考公務員,還想考招教。
無論是哪個方向,她認為都需要嘗試一下,但是嘗試都是需要付出努力,並且有複習的時間保證的。
小魚兩天複習一下考研資料,三天複習一下公務員資料,再兩天複習一下招教資料。
天天忙的焦頭爛額,馬不停蹄,可是效果甚微,各種知識總是在她腦海里打架。
最終因為攻取的方向過多,專註度不夠,小魚一個都沒有考上。
即使這樣,小魚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畢業之後,她沒有找工作,發誓要重來一回,一雪恥辱。
只是,失敗一回的小魚依然堅持三個方向一起努力,抱定多方撒網的原則。
很不幸,這一年裡的考試,每一個都是差那麼一點點分數。
今年,小魚依然還是堅持這樣的原則,在家裡努力複習。
只不過因為多次考試失利,小魚的心態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樂觀了,整天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稀缺》這本書里提過一個概念:心智寬頻,指的是一個人的時間可以管理,也可以分解,但是心智的寬度有限,不能分解。
當一個人的心智過於分散,就很難聚焦一處、集中發展,這種情況下,付出的努力越多,人生越迷茫。
所以在付出努力的同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明確自己的人生定位,規劃好人生的上升路徑和最終的落腳點,沿著選定的方向深耕,才可以讓你走的每一步路都不白走。
如果你對數字感興趣,喜歡從事金融行業,那就要打磨業務能力,然後學習與之相關的管理知識,就把自己的金融能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如果你對教師行業感興趣,那就把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提高,然後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並且持續進行教學反思,那成為教育專家的希望就會很大。
我們熟知的木桶理論,講究的是短板效應,但是一個人的發展,講究的長板效應。
將自己的能力打磨到最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無可替代,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更從容淡定,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說:「人的一生,不該是隨機遊走,也不該是按部就班,而是在確定了坐標的象限內越走越遠。」
借勢發力,讓努力的成效疊加
作者沈小星說過一句話:
起初我們普通人,都是靠學的一技之長,賣勞力掙錢,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越往後你會發現,最終都是靠混圈子。
所謂的圈子,就是一個好平台,好的人脈。
優秀的人,懂得借平台、借他人發力,讓努力的成效疊加。
之前聽到過一個故事。
一個出版商,手裡積壓了一批書,原本想要大賣掙大錢,沒想到滯銷了。
他苦苦思索之後,決定送總統一本,並且聽一下總統的意見,但是忙於政務的總統當然沒有時間接見他,也不願意和他糾纏,於是就回復了一句:「這本書不錯。」
出版商便利用總統的這句話大打廣告,拿「總統喜歡的書」這個噱頭來營銷,果然吸引了很多讀者的眼球,積壓的書大賣,很快銷售一空。
之後,出版商又有一批貨積壓在手裡,他依然想要使用之前的手法。
結果總統因為上次被利用而惱怒,回復了一句:「這本書糟糕透了。」
結果,出版商又利用這一點,借著總統不喜歡的書這個噱頭很快把書銷售一空。
沒想到,出版商又遇到問題,這一回,總統說什麼也不予表態,防止自己再被利用。
沒有想到出版商借著「一本讓總統也很難做出評判的書」這個由頭,很快將書銷售一空。
這個故事不管真假,但說明了一個問題:懂得借勢發力的人,會更好地利用機會成就自己。
作家孫圈圈在自己的文章提到自己創業的故事。
她說自己當初辭職單飛之後,並沒有單槍匹馬一個人闖,而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個鬆散的公司。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分工很細的情況下,一個人很難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她和朋友抱團發展。
遇到不擅長的領域,帶著擅長的朋友把項目談下來,然後再分給公司的其他人做,同樣,其他人也會幫自己談一些項目。
孫圈圈說:「一個人的努力、能力、天賦都很重要,因為這些構成了一個人的基本價值,但是如果有一個合適的平台,卻可以幫助你達到另一個高度。」
就像「會說話的肘子」說的一樣,他很感謝自己寫作的平台,因為網站會及時給他兌現稿費,這就極大地調動了他寫作的積極性。
當一個人的努力有了外界的支持,動力馬力會成倍增長。
有句話說:「好風憑藉力,送君跨青洋。」
借力分三層:
向比自己能力高的人(平台)借力,是借上力;向和自己能力一樣的人(平台)借力,是借中力;向比自己能力差的人(平台)借力,是借下力。
一個人的事業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成長的速度有多快,在於自己的能力和平台的高度。
社會學上有一個「二八原則」,指的是成功的人往往只是其中的20%,剩下的80%並不是不努力,但是他們往往是埋頭努力,做一百件事還是當初的水平,即使做的再多,成效也甚微。
那些成功的20%的人,都是會思考、堅韌不拔又懂得借勢發力的人。
作者簡介:龍妮妮,富書籤約作者,中學教師一枚,始終堅持用文字將平凡的生活過成心中的詩和遠方。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推薦閱讀:
※唯一的漢字
※交通銀行的題字居然是漢奸寫的?!
※一杯烈酒敬餘生,願有人陪你看遍山川河流,與你一起走過暮年白頭
※為什麼古裝劇中皇帝稱自己為真「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