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和建水柴燒究竟有幾種及其燒制方式解析
想必大家對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並不陌生,那麼對建水陶和建水陶柴燒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建水陶和建水陶柴燒的一些相關知識。
建水制陶歷史悠久,建水制陶種類繁多,各個時代,各類陶瓷製品有著不同的工藝特點「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清代細陶」。建水陶從製作工藝上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建水粗陶,建水青花,建水白陶,建水紫陶。
建水粗陶:陶土沙質感明顯,坯體整體偏輕,一般多用於做花器,酒器,泡菜壇等,用料為目數60-80左右的泥土製成,因密度大,土質粗,所以需要施釉,否則會出現滲水的現象,因成型比較容易,成本低,燒制時成品率高,整體實用性強沒有多大的藝術價值。
建水青花始於元明時期,陶器圖案裝飾紋樣具有鮮明的建水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一是器物一般均為砂底,部分有時會有流釉漏底現象,胎內呈現灰黃色,胎中含鐵量約為3%左右;二是除大罐為淺底寬圈足或平底外,一般器物均有圈足和卧足,胎體較厚,造型古樸莊重;三是釉中含石灰量最高,燒成後收縮比例很大,開裂的情況十分常見,由於含鐵量在3%左右,鈉和鉀的含量很低,所有釉顯得不是很清亮,不是呈現青綠,就是有點泛黃;四是在鑽土礦料中,錳和鐵的比例較高,因而燒成的青花呈現鐵灰色。
建水白陶是由建水當地白泥和青土兩種泥料配比而成。最初白泥很少用來製作器具,一般用作陶土配料、顏料,其胎質純凈、潔白而細膩,再加上延續了建水陶的獨特刻填工藝及磨光工藝,經1200度高溫燒成,成品成色有象牙黃、煙灰黃、還有青黃間的。白陶填出的畫面效果清馨素雅、色調古樸、文人氣息濃郁,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建水紫陶一般指的是建水細陶(泥料由建水當地特有的五花土、黃土、紫土、白土、青土五種陶土按不同配比製作而成,成品泥一般在200-300目左右),是目前建水最為常見的陶類,也是建水陶的代表,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建水陶泥料安全保真,含鐵量高,泥料質地細膩,成形率底,成器後硬度高,強度大,表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
建水陶柴燒從目前從泥料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白陶柴燒、建水土陶(粗陶)柴燒、建水其它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可以分為裝飾性柴燒(書畫裝飾、根藝、浮雕等坯體帶有裝飾性的柴燒)及坯體無裝飾的素器柴燒。建水紫陶柴燒溫度燒結點在1160攝氏度左右,建水紫陶柴燒泥料含鐵量高達百分之十五左右,泥胎成紫紅色,高含鐵量的陶土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不同的燒制氣氛它的釉色、肌理變化更豐富。
建水白陶柴燒:建水白陶柴燒溫度燒結點為1250攝氏度左右,建水白陶柴燒泥料含鐵量在百分之三左右,泥胎成白色,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釉色呈青白色,還原氣氛中呈灰褐、米黃色。
建水粗陶柴燒:建水粗陶柴燒溫度燒結點為1280攝氏度左右,主要依託大型龍窯進行燒制,以釉燒、日用陶器為主。
建水其它柴燒:是指在建水五色泥料的基礎上添加其他的地區的陶土(如添加:瓷土、高嶺土等),提高建水陶土的耐溫度和可塑度,一般燒結溫度在1300以上,已經瓷化。釉色一般呈金黃色,坯體呈瓷白色。
建水陶從燒制工藝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龍窯柴燒、現代柴燒。汽窯燒制、電窯燒制。
龍窯柴燒:龍窯柴窯一般依山而建,整體窯口體積、容積比較龐大,一次燒窯前的備貨時間大約在3個月左右,龍窯窯倉一次滿窯能裝下大大小小上千件的坯體,一般以燒制土陶、花器、酒罐、泡茶壇等使用器具為主。
現代柴燒:現代柴窯可以根據自身產地的大小設計建設,常見的有馬蹄窯、梯形窯、無煙窯、饅頭窯等窯形,窯體體積一般在兩個立方左右。一次滿窯備貨時間大約在40天左右,窯體貨倉一般能容納上百件大小不一的坯體,主要以燒茶葉罐、壺、杯、花瓶等茶器為主。
汽窯燒制:汽窯是目前最常見、實用的窯口,燒制穩定性強,建窯成本相對比較低。汽窯主要是以方形窯為主,體積大小不一(有半個立方、一個立方、兩個立方等,可根據自身需要調整窯體大小),汽窯的運用範圍比較廣。
電窯燒制:常見的電窯一般體積比較小(0.4立方到1個立方之間),容易搬運,燒制穩定而成本低。由於電窯體積小,一般用來燒制杯、壺、小花器等小物件為主。電窯基本是全封閉的沒有氣門,燒制過程中不能做更多的還原動作,所有燒制的氛圍比較單一。
不同的窯口,不同的窯體結構,所用的燒制燃料不同,燒制的氛圍不同,燒制出來的陶製品也是各有千秋。每個做陶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定位需求選擇窯口、窯形、陶土類別來表達和實現自我對陶的理解。
推薦閱讀:
※喝好茶,用蓋碗茶具
※{中西對比} 為什麼中式茶杯沒有柄,西式下午茶杯有柄呢?
※喝茶新手的入門必備茶具知識
※紫砂茶具與瓷器茶具的區別
※茶具:一撮泥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