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情中的完美受害者

男女之情中的完美受害者

來自專欄阿九的湯罐頭29 人贊了文章

趙薇拍的《致青春》不是一部讓人特別印象深刻的電影,但是鄭微多年以後在阮婉墓前說「只有你的青春永垂不朽」那一幕我一直記著。兩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因為抑鬱症離世,這件事情對我有著比較大的打擊,而每每想起她時,彷彿時光不前我們都還是少年。

但是我很少繼續去深思她離開的原因。其實我們朋友們都心知肚明,直接誘因是渣男騙感情完了拉黑不管,再加上另外一些打擊讓她情緒低落一度停止用藥和治療,在大家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我想她也是深思熟慮過她的決定,有條不紊的提前安排好了所有的後續事情,還給最親近的幾個人寫了信。但是剛得知消息的我們仍有無處發泄的憤怒,於是把矛頭都對準了男方。在這件事情之前他也是我們的好友,但當時我們情緒失控到想physically動手打人。我男朋友拉住了我說,「你罵再多也沒用。而且感情的事情怎麼是一兩句說的清楚的。」

男方在群里為自己辯解了幾句。沒有為葬禮出一份力,沒有參加葬禮。

再次聽說他的消息時佳人在側,喜訊將至。新人笑顏如花,當然不知道曾經發生了什麼。

後來我什麼也沒有做。

因為我知道感情的事情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楚的。

不過今天看到想法裡面關於李嘉暉那個瓜的事情,很多人花樣的對女生進行非完美受害人的指責,讓我看著還挺難過的。引用一段柯晗「令人作嘔的完美受害者」文章中對此的定義(1),

解釋「譴責受害者」思路最眾所周知的理論是「公平世界謬誤」(Just-world hypothesis)。這種理論認為,傾向譴責受害者的人陷入了一種邏輯謬誤,他們假設世界是完全公平的,災難從不無故降臨到人頭上,只要行為得當就絕不會遭受不幸,因此受到傷害一定是因為受害人本身有錯

於是就出現了很多「不要迷戀大V標籤就不會受騙」之類的言論。我覺得把這事兒和穿的少被強姦比的類比性還是很強的。我贊同在平時宣揚「透過粉絲數看本質」的道理,或者告訴朋友或者女兒為了保護自己最好獨自出行強姦犯多的地方時穿的多一點注意保護自己。我也寫過類似於很多文章「看名校標籤找對象容易被騙(附往案例指南)」。

但是如果一個人被強姦了,這個時候跑出來廣而告之「看吧這就是穿的少的下場」就有譴責受害人的意味了。這種譴責只能讓其他受害人不敢站出來,從而讓施暴者受到懲罰,也讓社會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存在從而在未來進行改變。表達這種人的心態也很好揣摩,例如江歌案中「我不會有這麼奇怪的閨蜜」,章瑩穎案中「我怎麼會隨便上陌生人的車」等等——只要我沒有這些缺點,我就不會受到類似的傷害。

當然說這些的前提是女生是「受害人」的基礎上,前面也說了感情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對於誰對誰錯我仍然保持中立,但說一句不管怎麼說妹子加油希望早日走出來。

但是普遍的來講,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還是希望大家對抑鬱症患者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從自己角度來進行的揣測。你可以獨立堅強有主見,面對渣男時不委曲求全給個巴掌轉身就走,但是這對一些病人來說很難。而把這些心路歷程寫出來本來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艱難剖析,卻還要接受更多的拷問。

在我朋友被渣男冷暴力以後,她和我們表達過她對渣男的依賴性,我們都希望她能夠早日走出來。但是事實是她表面上過的很好,心裡到底有多煎熬我們也不知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抑鬱症患者談戀愛自己是什麼感受?

前次有一對夫妻在知乎上撕逼的時候大家就說過了,別什麼雞毛蒜皮感情上的事兒都拿來給大家看浪費大家時間。所以我也對道德評判,反轉實錘沒有什麼興趣。這篇文章不想針對這件事,更希望針對類似的現象吧。

因為懶得與人爭論所以直接把想法都寫在這兒。

算是自己的碎碎念吧。

引用:

(1)令人作嘔的「完美受害者」

推薦閱讀:

TAG:情感 | 完美受害者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