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唯一還在場上的奧運冠軍 林丹:我的敵人依然是自己
來自專欄騰訊體育PLUS11 人贊了文章【奧運十年】林丹:十年心態起伏 求勝慾望讓我繼續戰鬥_綜合賽事_騰訊視頻
撰文/張蕾 張楠
林丹現在有三個對手,第一是心態,第二是勝率,第三是時間。
他嘗過所有羽毛球賽事冠軍的滋味,兩遍。「雙圈大滿貫」,羽壇為他發明了這樣一個詞。
他是北京奧運會上奪冠的中國運動員里唯一一個還奮戰在賽場上的人。
人們拿著秒錶,給他的職業生涯倒計時,他卻說:還有兩年,我要破釜沉舟,為了自己的第五屆奧運會。
每一天都要說服自己
林丹反覆說,採訪時間只有十分鐘。
這一幕很熟悉。他又開啟了自己與媒體之間的距離控制。
「2004年雅典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第一輪就輸了,當時媒體和外界會有很多不滿。之後的四年會承受更多,當然也學會了成長。到了08年的時候,懂得去拒絕別人。我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我不會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那個時候我只想讓自己更專註地去準備奧運會,僅此而已。」
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羽毛球館大廳里,掛著幾位近年來的世界冠軍大照片。林丹的照片在最右邊,那是他2012年奧運會在倫敦奪冠時的樣子。但在球衣的國旗下面,簽著一個醒目的日期:2008.8.17。
「那是我四屆奧運會中,不能說印象最深,但一定是我最完美的一屆奧運會,在家門口,而且恰恰能在最後的決賽中戰勝最強的對手李宗偉。最後一刻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那麼的美好。」
林丹表情嚴肅。只有在說到2008年的中國奧運冠軍們,只剩他一個還留在賽場上時,他才情不自禁地笑笑,是一種按捺不住又想有所克制的得意。
「我為自己感到非常驕傲。」他說,「每當林丹再堅持一年,再打一個新的周期,他的話題就會有些變化。」數了數歷屆的對手——幾代隊友,當然,還有李宗偉。
他有時候會用第三人稱表述自己,帶著自省,也帶著自豪。
「對手都在變。對手越來越多。對手也一直在努力。」
鐵打的林丹,流水的對手。如果非要對這個情形加以概括的話,別人的更迭和他的堅持,都是實情。
但他並不享受其中。
「每一天更多地是去說服自己。」
不復年輕的身體要跟小他至少六七歲的隊友較勁,要跟密集的積分賽賽程較勁,要跟從來沒停下來的掌聲和質疑聲較勁。
「每天你都要面對這些東西。每個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都有結束的那一天。我不希望把有限的職業生涯浪費掉。」
這十年間,他從未想過退役。雖然那些疲憊他是真切感受到了的。
「感覺永遠停不下來的節奏。」
大的比賽要奮力為國爭光;小的比賽也不太敢輸,怕別人批評。榮耀以及被榮耀所累,這個運動天才不得不同時承擔。
「那個時候會覺得,打球就是為了別人在打。」
2015年世錦賽,林丹時隔一年重返世錦賽賽場,但那段征程沒有了往日的驚心動魄蕩氣迴腸。八強戰面對已經狀態下滑的約根森,林丹12:21、15:21乾淨利落地輸掉。比賽下來他沒有之前輸球的懊惱,甚至面對記者說:「不應該把一場比賽的勝負看得太重了!」
那段時間,林丹看似無欲無求。他甚至不想去關注哪場比賽誰拿了冠軍,誰又輸了。
「當你到了一定位置的時候,你不能迴避你得到了很多,但是你也要承擔更多的東西。」林丹回憶那段時間,帶著疲憊和興趣索然——真的厭倦賽場了,「特別希望自己能過普通人的生活,不被任何人打擾,有點兒退隱江湖的意思。」
因為多年征戰而無法體會的日常生活,深深地吸引著他。
父母從龍岩搬到北京,跟林謝夫婦住在一起。林丹每天訓練完按時回家吃飯,像個循規蹈矩的上班族。想來從8歲離家,進八一隊,林丹一年都跟父母在一起待不了幾天,媽媽做的菜反而成了奧運冠軍最難及的東西。原本不太會做飯的謝杏芳也跟婆婆學著做菜。看著婆媳倆在廚房忙活的樣子,兒時的缺失彷彿被一下子填滿了。那段時間,林丹幾乎逢人就會講起家裡的事情。
那段時間,他也會把這種對賽場的無欲無求講給朋友和家人。大家都順著他:你已經拿了這麼多世界冠軍,完全可以看開了。
只有阿芳在看了比賽後,說了句:「你現在怎麼打球像個紳士?」
作為妻子、隊友、共同經歷賽場悲喜的多年摯友,謝杏芳對林丹的意義難以幾句話道盡。她不太習慣眼前的這個球手:「不像原來有一種隨時要爆發的感覺。」
距離里約奧運會只有一年的時間。妻子的話讓林丹猛地意識到,沒有野心和慾望的林丹,不是自己。
他開始調整,賽場上燃燒鬥志,賽場下歸於平淡。於是才有了里約奧運會上那個半決賽跟李宗偉殺紅了眼的林丹。
好勝心在林丹DNA里。
李雪芮拿到2013年國際羽聯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盃的時候,非常苦惱獎盃上印錯了她的名字,把「LI」拼成了「LEE」。她糾結於要不要退回去,讓國際羽聯重新做一個。林丹是這麼開導她的:「你就舉著這個獎盃跟他們說,你們印錯了!明年我再拿的時候別給我印錯了!要是明年再印錯,後年我再拿一個給你們看看!」
對勝利的飢餓感回來了,林丹就回來了。
「反正自己已經決定了要回到競技賽場上去,要跟更新的年輕人共同去競爭,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他說,「求勝慾望對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一點的話,我也不會願意再回到這個賽場上,去陪他們玩兒。」
破釜沉舟
好勝心硬幣的另一面,是「急」。
林丹特別讚許自己2008至2012周期的心態,「能夠接受任何的好與不好」,心態放鬆但不鬆懈。
「可是到了2016年,又回到了2008年之前甚至是2004年的心態,太想去證明、急於去證明,證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可能。」
雖然嘴上說著很多地方「不能跟年輕球員比」,但林丹內心是不服老的。體能訓練的成績從來不比年輕人差,是他樂於跟朋友談起的話題。
這種在意,便意味著他心態又不那麼鬆弛了。
「有些場次上面有些心態會有微妙的變化。一個運動員,無論他多成熟,他每一天面對不同的挑戰,都是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去年格拉斯哥世錦賽,林丹的紀錄片團隊跟著他,進行了很細緻地拍攝。大家都以為他可能就此退役——如果拿到冠軍的話。
他離冠軍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很可能成為最遠的距離。
今年的南京世錦賽,他在16進8時,輸給了隊友石宇奇。
「可能需要新的突破和更細的改變。」林丹總結說,「從自己來講,包括中國羽毛球隊,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吃老本吃得比較多,創新不夠。」
林丹認為自己還能夠突破,而且必須突破。
「也許只是心態上面的,也許是某一個技術上面的。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去找,要把它挖出來。」他說,「我希望林丹還能夠再創造奇蹟。」
時間緊迫。林丹的時間表沒有變化,「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下一屆奧運會理所當然地在他的計劃里。
「對於林丹來講,可能更多的是要做到,破釜沉舟。」
第三人稱的林丹再次上線,更多的是審視,以及鼓勵。
他把密集的賽程看做當前最大的敵人,他要以最有性價比的方式去賺積分。
在中國男單中,林丹現排名第三。國際羽聯對參賽國單打人選限額兩人。如果不在奧運前把排名打上去的話,「那一切就只能停留在你爭取的過程當中。」
巔峰時期的林丹,遇神殺神,遇鬼砍鬼,他偶爾輸掉的比賽,「就是他不想贏。」一位長期跟蹤報道羽毛球的記者說,「那時根本沒人能打敗他。」
曾經獨孤求敗的林丹現在要放下身段,「要更細地去針對我的對手(做研究),把我的排名和勝率提上去。這是接下來我和我的教練組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個方向。」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悲涼嗎?
林丹擔心過,自己的職業生涯不能以勝利結束。
「如果是十年前,特別是2012年前後,我會有這樣的擔心,因為那個時候我希望我自己永遠不要從高處跌下來,永遠都是別人觸不可及的狀態。」他以看透了自己的口吻說,現在他並不以此為意。
在什麼都經歷過之後,他看重的是「我的職業生涯,故事精不精彩」,以及那些喜歡他的球迷們,在林丹奪得世界冠軍的那20個比賽中,「哪一次的比賽感動了他們」。
做時間的朋友
林丹是個標榜個性的人。以前他的標籤是張揚、霸氣、捨我其誰,發微博不打標點符號,他說因為這樣速度快,就跟他的職業要求一樣。現在,時間也成了他的個性標籤。
2013年世錦賽之前,沒人知道巔峰過後的林丹接下來要怎麼走,很多商家都在觀望。當他再次問鼎,「商業合約全找了過來。」一位接近林丹經紀團隊的知情人士說,「他保值了。」
從市場角度而言,成績是體育明星價值的防腐劑。
林丹身邊的朋友跟他表達過,「留在賽場與離開賽場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他完全認可這一點。朋友們也會猜測,出於對市場價值的維護,林丹也會更希望繼續打下去,這或許可以看做支撐他堅持的動力之一。
團隊曾經奔著把林丹打造成中國的貝克漢姆,這樣,在他退役之後,依然可以是一個符號。
奪得奧運冠軍之後,林丹開始注意將自己的形象化作品牌。
「2008年之前,他還是體制內運動員。08年之後,賽場上已經沒有太需要他考慮的了,他就開始把自己往巨星打造,走商業路線。」前述的那位羽毛球專項記者說。
鮑春來退役後,林丹有次與記者聊天,問起小鮑在娛樂圈的發展,記者回答,「反正挺辛苦的。」那時還沒颳起真人秀的風潮。林丹細數了體育轉型娛樂的幾個人,發展都不算好。超級丹那時已經在考慮個人品牌的系列服裝,「還是把這個做好最現實。」
「敢想就敢做。」他的一位朋友評價他。
林丹有自己簽約的運動裝備品牌,為此,他跟國家隊的贊助商李寧之間偶有摩擦。雙方經過多次來回,爭取彼此的權益。在爭得李寧公司同意的情況下,林丹曾在全英公開賽個人比賽中啟用自主品牌LD的服裝,也是為退役後的生意做準備。
至於越來越多體育明星選擇的娛樂路線,現階段的林丹還處於玩兒票心態——在不耽誤訓練和比賽的前提下。
林丹的朋友、萬博宣偉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劉希平認為,林丹未來也不太會走娛樂路線,即便是退役之後。劉是公關高手,眾多娛樂IP的背後推手。
「他的個性直接,好惡分明,他可能不太會為了拍一個戲,去委屈自己。比如說上一個秀或者一個戲,可能要做一些迎合觀眾口味的遊戲,他不喜歡這個樣子。所以要讓他走娛樂(路線)的話不是那麼容易,他要去改變他自己。」劉希平說。
有的時候跟不是特別熟的人一起吃飯,如果因為什麼事林丹一下子不開心了,他可能會當即離席,並不太顧及那些不熟的在場人員里,有些什麼身份的老闆。
「我也有跟他提過,他說如果他退役的話,他就會改他的脾氣。」劉希平說,「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改得了。」
時間是運動員的敵人。但林丹正在努力讓其成為自己的朋友。不管是在球場上,還是在未來的人生規劃中。但終究其間纏繞著各種迷茫,在逐漸遠離炫目的光環時,林丹要面對更加真實的人生,那裡有日常的溫暖、家庭的依賴和兒子的思念,也有他必須要調整的心態、擺正的位置以及與時間和解的耐心。
2012年衛冕奧運冠軍成功,林丹出版自傳《直到世界盡頭》,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成功者對自己半程職業生涯的回望。
如今如果再寫,林丹有了更成熟的思維,他不想「只告訴大家,我有多優秀,我手上有五顆星,我拿過所有人沒有拿過的冠軍。對於我來講,那只是某一刻的意義,但跟所有球迷去分享的話,那個意義並不大。」他顯然深思熟慮過,「其實我很願意把好與不好都完全地呈現出來。只有這樣的話,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推薦閱讀:
※林丹2-1李宗偉首奪亞運冠軍 成就職業生涯全滿貫
※學會靈活移動 你也可以像李宗偉一樣「殺氣騰騰」
※有林丹在,李宗偉就只能是亞軍命
※林李6年恩仇畫句號 悲情李宗偉嘆既生瑜何生亮
TAG:林丹 | 李宗偉 |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