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數據不是複雜城市問題的救命稻草

大數據不是複雜城市問題的救命稻草

6 人贊了文章

近日,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關村新型城鎮化大數據技術服務聯盟理事長尹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將自己一段時期以來的系統思考和盤托出,全面、深入、理性地闡述了大數據與城鎮化建設的關係,並詳細分析闡述了大數據對城市規划行業的影響。


一、大數據技術使人類在描述城市現象上第一次有可能無限接近於真實世界

城市自誕生以來,經歷過很複雜的過程,究竟應該如何定義,至今也沒有絕對一致的看法。在許多人看來,城市既可以稱作經濟聚合的產物,也可以認為是人口聚集的產物。而從環境的角度講,城市則完全是由人工營造出的環境,有別於傳統的自然環境。

"但是,就城市的建造過程而言,不論是早期的小型居民點,還是現代的人口達數千萬級的超大型城市,有兩個進程是最值得關注的。"尹稚認為,這兩個進程一個是城市的自然組織進程,另一個是他組織進程。

"全球的城市,不管有沒有規劃、有沒有人工干預,在具有人類發展的基本訴求時,都會自然聚集長大,並不一定有太多的成熟的規劃干預。所以,這種自然的城市化進程,被稱為自組織進程。他組織進程則是指人類有意識地按照某些所謂規律,對自組織進程進行干預,使得它更高效、負面效應更小、發展的更公平合理。"在尹稚看來,儘管他組織進程的出發點很好,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城市規劃學科,但是,"即使人類科學進步到今天,他組織進程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的,一直是一個不斷的試錯進程。干預出來的東西究竟適不適合人類未來發展,至今仍然毀譽參半。"

從干預的科學性分析,他組織進程無非是從兩個角度干預,一個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干預,另一個是從追求更理想目標的角度干預。

無論哪個角度,都需要首先摸清家底、清楚城市的自組織規律,實現第一個層面目標,即建立規劃學所稱的描述性理論。

需要實現的第二個層面,是把這種現象的、表象的描述提升到科學層面,要有能力解釋和分析這些現象,建立解釋性理論或分析性理論。第三個層面則要建立規範性理論,也就是如何確定干預路徑和干預程度。因此,與實際工作相對應,這三個層面恰恰是規劃師要乾的三件主要事情。

大數據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事關規划行業的三個層面理論貢獻巨大。

首先,數據採集能力的提升,在相當程度上擺脫了傳統的定式化模式或某些苛刻的技術路徑限制,觀察城市可以不再依賴海量的人力資源、人工觀察方法培訓,以及所謂的專業化隊伍的投入。

其次,過去研究城市由於受數據採集的限制,在構建所謂的城市科學體系或科學系統時,常常不得不忽略難以識別和難以觀察的要素。如此一來,構建的系統或體系並不等於真實世界,通常都是對真實世界一定程度的簡化。而新的數據技術的出現,使人類在描述城市現象時,第一次有可能無限接近於真實世界。

"當然,目前的大數據採集方式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城市人工調研,只是在觀察城市中觀到宏觀現象時,相當程度上取代了人工模式。至於微觀尺度的城市觀察,由於跟人的文化習慣、個體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等密切相關,因此還不能完全通過全自動化的數據採集解決問題。"尹稚特別提醒說,儘管可以量化分析的城市觀察指標已經可以依賴大數據獲取,但是與人類情感相關的城市觀察尚需依賴一些傳統的方式方法。

二、是城市發展目標決定大數據的抓取選擇,還是大數據收集內容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

"相對而言,城市裡確定性的問題並不多,相當一部分是不確定性的。在不確定性問題或者不確定性因素下做決策的時候,永遠不要指望計算機給出滿意答案。"談到大數據與城市發展的關係,尹稚強調,在城市發展實踐中,選擇路徑很重要,從A→B既有可能是試錯的產物,也有可能是預製的產物。而在試錯過程中靈活應用大數據,則可以壓縮試錯時間。

對此,尹稚舉例稱,"現在,之所以說中國用20年、30年的時間走了別的國家100年的路,就在於如果沒有人家走的100年路擱在那兒,你20年也走不出這條路。因為,前人已經歷過無數次試錯,除非不願意接受任何前人的經驗教訓,否則後人在干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比前人幹得更快、更高效。"

城市並不是機器,城市發展也不能完全進行機械性控制。一個穩定的能正常運轉的系統,通常是有冗餘的。系統傳導之間也一定有延遲,關鍵是如何減少延遲。

"傳統技術條件下,城市中長期規劃之所以五年才有可能調整一次,近期規劃只能做到年度性檢討,問題就出在信息傳導、採集、反饋上,難以實現很高的效率。"尹稚認為,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天地間的各種數據採集基本可以做到實時化。如果能承受正常投入,三到六個月就可以對城市規劃涉及的所有數據進行全面更新。

數據採集能力的進步大大增強了兩方面的能力,即對系統的前饋控制能力和反饋控制效率。但是無論怎樣,大數據應用在城鎮化發展和規劃中,仍然只是一個手段。

"未來,大數據會成為一個改進城市規劃工作、提升規劃工作效率越來越有用的手段,卻不能指望它包打天下。儘管它在相當程度上會取代很多已有的專業技能,但是,說機器會取代人,成為規劃決策主體則基本是胡扯,只有技術狂人才會產生這種想法。"尹稚特別指出。

事實上,城市系統有兩個指征,一個是效率、一個是穩定。

從科學推理上來看,越簡單的系統效率越高,越複雜的系統越穩定。城市是個複雜系統,城市的穩定性正是由於自身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帶來的,之所以在完全沒有或者很弱的人工干預情況下,歷經千百年戰亂、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摧殘總能自愈,總能重新聚集起來,其實跟它的系統複雜性有很大關係。

因此,當把城市看成一台機器,僅僅從效率優先的角度,把城市系統變成越來越上傳下達、高速並且簡單的系統時,就會破壞城市系統本身的穩定性。從這個角度講,所有的人工干預最忌諱的就是簡單粗暴。

"如果深究,其實就是自組織進程與他組織進程各佔多大比例?城市是催化出來的還是個體行為創造出來的?這是完全不一樣的觀點。"尹稚堅信,創造出來的城市與規划出來的城市環境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政治家還是技術專家,認為城市可以按照某種理想藍圖,可丁可卯地建設出來,本身就不是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心理。

"精英政治和精英群體不能決定城市發展,簡·雅各布斯撰寫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和芝加哥學派是這個體系的摧毀者。"尹稚認為。

三、技術進步與大數據發展使得結果更有利於接近公共價值

「對從事規划行業、研究城鎮化發展的人來說,選擇應用城鎮化大數據時,同樣要考慮到使用人和評價人。"

"精英政治引導下的城鎮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是,他們試圖對城市問題予以全覆蓋性解決:題目由自己出,答案是自己給,評價尺子也是自己定,這就是所謂的精英政治,這件事本身就不靠譜。"對精英政治,尹稚的觀點鮮明。

"城市是一種創造出來的環境,那麼,究竟是誰創造的?我們老講人民創造歷史,但實際上做事的時候,卻又覺得是精英創造的。"尹稚表示,人民不是抽象概念,包括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差異化行為等五花八門的行為,最後形成一個複雜的混合體。"這些行為的大數據會產生集總效益,與一些偶發性行為產生的大數據,都是引發城市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在城鎮化發展中大數據可以讓描述更準確、更精細化,效率可能會更高,代表的公共價值觀的判定可能會更好。"結合多年從業經驗,尹稚認為,城市規劃絕不能在學科裡邊自圓其說、自我封閉。"技術進步與大數據發展使得結果更有利於接近公共價值,更加貼近老百姓心中的那桿秤。"

"歸根到底,大數據就是個工具,不要把它神秘化,弄成虛無縹渺的東西;也不要認為技術發展到今天,就可以重回單一技術路線、單一技術價值、單一工具類型,這是不可能的事。"

在隨後回答大數據對城市群發展將起到什麼作用的問題時,尹稚指出,發育中的城市群可以避免重複已發育成熟的城市群走過的老路,應利用大數據從現在開始,就在城市群之間的區域協同、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面為未來走向成熟做硬體和軟體準備。"城市群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政集成概念,大數據分析可以明晰城市群內部不同級別城市之間的真實關係,促進各個城市在制定發展政策時跳出城市看區域,跳出行政邊界看實質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聯。"

"大數據為個性化、專業化認證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可能,虛擬空間集聚可以彌補物理空間集聚的不足。未來,小城市可能在全球具有大作用,大城市也可能在全球化中衰落。"最後,尹稚如是說。


尹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推薦閱讀:

在大城市裡如何種好茄子
那座城市 — 台北
這樣的天氣,大家「濕」了嗎城市通上找點祛濕防潮小竅門·杭州日報
¤. 中國105個城市必吃菜【精美圖文】
除了香港,英國還歸還了另一座城市給中國,如今此地富的讓人羨慕

TAG:大數據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