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作「日漢譯音表」
來自專欄荔灣尼亞文化宮114 人贊了文章
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其人名地名絕大多數都使用漢字表記,因此翻譯成中文時,只需將其字形改成符合當地標準的即可。於是,自然會有不少人思考:如果忽略漢字字形,使用單純音譯的方法將日語的人名地名翻譯成中文,會怎麼樣呢?(知乎上有過相關問題。)
本文便對此作出嘗試——根據日語的音系特點,並結合新華社發布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後的既有譯音表用例,製作出一張符合現有規範的「日漢譯音表」。
日語的音系比較簡單,傳統的「五十音圖」便揭示了其大致的格局。在此之上,隨著不同時期的古漢語對日語的影響,以及日語自身的語音變化,其音系又產生了拗音、撥音、促音、長音等元素,使得音素的組合形式更加多種多樣。本表將大致以日語的一個「音節」為單位,來與漢字對譯。
日語中語音學意義上的音節有兩種:短音節和長音節。短音節含一個莫拉(等於一個音拍),很容易處理;長音節含兩個莫拉(等於兩個音拍,有兩個假名),是本表處理上的重點。細分起來,長音節有以下幾種情況:
1. (C)V? 音節,即一般說的「長音」,包括羅馬字的 aa、ii、uu、ee、ei、ou、oo 等情況。本表中,將長音和與其對應的短音合併,即不區分長短音。
2. (C)VC 音節,其中後一個 C 是促音,其音值不固定,與後續音節的輔音相同。本表中,將促音和與其對應的 (C)V 音節合併,即不譯促音。
3. (C)VN 音節,其中 N 代表撥音,其音值也不固定,受後續音節的輔音影響。本表將這種音節視作一個單位來譯寫。
4. 二連母音音節,通常是舌位上有「低→高」或「後→前」變化的兩個相鄰母音,包括羅馬字的 ai、ae、oi、ui 等情況。本表將這種音節分開譯寫。
將上述情況列成表,並從各譯音表中尋找同音或近音的例子,填入漢字,最後得到的結果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本表僅旨在對日本本土的人名地名進行譯音,因此理論上存在、但本土辭彙中沒有的音節(外來語專用音節)——如 /di/、/tse/、/?a/ 等——則不在本表的範圍之內。若遇到這種音節,一般先將該詞轉換為源語言,再按照源語言與漢語的譯音表來翻譯。
另外,本表在部分譯字上做了一些微小的靈活處理。
- /?i/、/?i/ 這兩個音節,按照譯音表慣例都應譯為「希」。然而現代日語本土音系中沒有 /si/ 這個音節,所以這裡將 /si/ 的譯字「西」用在了 /?i/ 上,將兩者區別開來。
- /s?/、/ts?/、/dz?/ 這三個音節,因其母音 /?/ 發音時並不圓唇,所以譯字上選用了韻母為舌尖母音「斯」「茨」「茲」,而非圓唇母音的「蘇」「楚」「祖」。
- 日語並不區分輔音 /r/ 和 /l/,因此在選取 ? 段譯字時同時參考了這兩者。
自然,這份表只是一個有趣的嘗試。現實中由於有漢字作為紐帶,我們在轉寫日本人名地名時可以直接取其形而略其音。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漢字仍將在推動中日文化交流中起著積極而活躍的作用,而這份表也將繼續停留在民間的「有趣嘗試」中。
亞庫莫·尤卡莉帶著自己的侍神:蘭、朋友:薩伊吉奧齊·尤尤科,以及尤尤科的隨從孔帕庫·約穆一同出現。地下室的沙灘一下子變成了盛大的宴會。
「哦,真是奇怪的酒呢。」蕾米莉亞不假思索地感到驚訝。 「真沒禮貌,我還沒下毒呢。」聽到這句話,尤卡莉答得牛頭不對馬嘴。蕾穆和瑪利莎本來還懷疑酒里有毒,直到確認女僕喝了之後才敢跟著喝。 「咦?好像在哪裡嘗過這個味道……」蕾穆似乎有些印象,但卻想不起來。不知為何,尤尤科望著蕾穆瞧。「這酒喝起來好純呢,簡直完全讓人猜不出原料……這種是在哪裡釀的酒啊?」對於瑪利莎的問題,尤卡莉再度回答了一句「酒里沒下毒啦。」
其實尤卡莉帶來的酒是有秘密的,因為這是在月都釀製的酒。 亡靈沒有生死之分,因此與沒有污穢的月都十分契合。這讓尤尤科在月都足足停留了一個月,而且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然後尤尤科堂而皇之將酒偷出來,等到下次滿月時,才由尤卡莉再度開啟月面與地上的通道,回到地上來。
尤尤科將酒偷出來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避免和月亮住民衝突,向曾經慘敗的瓦塔茨基姊妹報一箭之仇。 一千多年前,進攻月都的尤卡莉以慘敗收場。之後月都就鎖定尤卡莉,對她特別提高警覺。 所以尤卡莉才策劃假裝以吸血鬼進攻為誘餌,自己更進一步充當誘餌的雙重誘餌作戰。只要將尤卡莉封印在地上,就沒有人具備能往來月面與地上的能力。這是讓瓦塔茨基姊妹掉以輕心的最佳方法。 不過讓尤尤科偷酒,難道就是尤卡莉策劃的第二次月面戰爭真相? ——節選自奧塔·准亞著《東方儚月抄》
推薦閱讀:
※Sucungga的滿語學習筆記(二)——賓語從句
※разный, различный, разнообразный?
※求索記 |「佩戴」還是「配戴」?這是個問題。
※兒童語言學理念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