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任何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來自專欄心理學·哲學·批判性思維87 人贊了文章

H. L. Mencken是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美國作家之一,被譽為「美國尼采」。

他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For every complex problem there is an answer that is clear, simple, and wrong.」

翻譯成中文:任何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之所以想引用他這句話,是因為我剛剛看到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的AI Euler在知乎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討論「微小的操作如何產生重大的影響」。

她說:一個對世界之複雜性有深切認識的人,絕少會期望對複雜性超過真空中的球形雞的任何事物,給出不容任何質疑的結論;對他人針對此類事物的觀點,也很少會給出極端的批評,除非是純粹的邏輯問題。若他/她真對複雜系統有深切認識,卻還那麼做,那是因為某種類似信仰的緣由,而非源於理性思考。(推論:一個合格的杠精,至少要麼對複雜系統缺乏認識,要麼擁有某種類似信仰的「元信念」。)

AI Euler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可能預知複雜系統未來會如何演變,因為世界上時刻都在發生微小操作產生重大影響的情況,只是我們不知道哪些微小操作會產生哪些重大影響。不管是個人的成長,還是社會的發展,其中有太多不為人知的因素,我們不知道哪只蝴蝶在哪個地方扇動翅膀會引起哪個地方的一場颶風。

任何對於未來的完美預言,要麼源於欺騙,要麼源於愚蠢。任何嚴謹的人,嘴上常掛的模態運算元,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任何一個合格的心理學人,常說「如果保持其他變數不變,那麼X變數的增加,很可能導致Y變數的增加/降低」。這話對普通人很不友好,沒上過大學的人,聽不出這話里的潛台詞。將這話翻譯成日常用語,其實就是:X的變化至少是導致Y變化的原因之一。

問題來了,為什麼搞研究的人總是不說人話呢?為什麼不直白地說,X是Y的原因,而非要說什麼保持其他變數不變,X變化,Y很可能跟著變化呢?

因為嚴格地說,我們不知道X是不是Y的原因。或者說,「原因」這個概念,更像是模糊的哲學概念,而不是嚴謹的科學概念。科學家們喜歡用那些有著操作性定義的嚴謹概念。對於科學家來說,一個概念有了操作性定義,就像是一個產品有了合格證書一樣,可以放心使用了。

要是一個概念還沒有操作性定義,那用起來就很不放心,就像洗澡時使用劣質的電熱水器一樣,時刻都要提心弔膽,擔心自己因為觸電而死。

另外,當我說「科學家」、「搞研究的」、「心理學人」、「物理學人」等辭彙時,我並不是專指那些在大學和研究所里就職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具備這套嚴謹的思維模式。在我的觀察中,常常發現,一些專業的法律人、高水平的程序員、理工科出身的企業高管等等,思維都是非常嚴謹的。

他們可能是天生思維嚴謹,邏輯縝密,後來大學時選擇了法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等專業。也可能是四年的法學或計算機科學的專業訓練,給了他們嚴謹的頭腦。總之,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塑造作用,絕不等於零。

如果你周圍的人,整日想著如何裝神弄鬼,如何弄虛作假,如何斬釘截鐵地說一些並不確定的事情,如何讓別人誤以為自己很優秀,那你可能也會變成這種人。或者說,你本來就是這種人,然後才會和那群人同流合污。

如果你周圍的人,每天都在了解新信息、新知識,說話時講究概念的嚴謹,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十分嚴密,評價任何複雜現象,都會試著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那你很可能會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也會斤斤計較某些概念的定義,死扣事實判斷與模型計算中的細節,澄清隱含的價值判斷預設。

這就是環境對於人的塑造作用。環境無處不在,無時無刻都在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環境影響了我們說話時如何遣詞造句,影響了我們決策時是追求風險還是規避風險,影響了我們是害怕某樣東西還是喜歡某樣東西。

人類所處的環境實在是太複雜了。我房間里的溫濕度,我朋友圈中有那些人,我書架上的書,這些全都是我所處的環境。分別叫物理環境、社會環境、信息環境。我可以通過空調來調整溫濕度,也可以主動和某些人交朋友,不和某些人交朋友,還可以主動了解某些信息,不了解某些信息,這就是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選擇與控制。

與環境相比,個人的力量太過弱小。環境像是巨人,個人則是個小矮人,兩人在拔河比賽中,小矮人偶爾能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妙招,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會被環境牽著鼻子走。

那個四兩撥千斤的妙招是什麼?

這個妙招,大多數人心知肚明,只是不肯承認。

我們只能將自己放置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中,如此一來,自己才會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和行動。可惜的是,人人都想身處更好的環境中,可那個好環境的容量有限,無法包容這麼多人。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一年只招幾千名學生,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也是如此。在任何一個行業中,最優秀的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時,總是會受到數以千計的簡歷,最終可能只有個位數的人被錄用。

而且,等你真的進了這些頂級的大學或公司,還是會發現,在這麼優秀的環境中,真正優秀的人,依然是少數。

好的學校環境、公司環境、家庭環境都是很稀缺的。蘇格拉底在雅典的廣場上和年輕人們討論各種奇葩問題,但蘇格拉底只有一張口,他每次最多和兩三個人對話,人再多就插不進來了。換言之,蘇格拉底能提供的陪聊服務機會很有限,但想要和蘇格拉底聊天的人卻非常多。

我們都知道,如果別人比自己更優秀,那就要向別人學習。但我們又不肯承認別人比自己更優秀,於是我們就不去向別人學習。

最後,讓我們回過頭來思考一下本文的標題:任何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為什麼人們傾向於給複雜問題提供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呢?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複雜問題,可惜時間有限,我只能給出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因為有本事思考複雜問題並給出複雜答案的人,太稀少了。

絕大多數人的知識量太有限,不足以理解世界究竟有多複雜。

絕大多數人的心胸太狹窄,不足以承認自己的知識量有多有限。

絕大多數人所處的環境不夠好,不足以強化這些人思考複雜問題的能力。

環境不夠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國家會試著為本國的公民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可優秀的老師需要幾十年才能培養出來。家長會試著為自己的子女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可前往一流學校讀書,要花很多錢,而且還不一定考得上。老師也很想把學生教好,但學生要忙著打電腦遊戲,沒空讀書,那你能怎麼辦呢?

慢慢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懶惰根本就不存在
熊孩子猛推孕婦,怎麼「收拾」才好?
默默祝福
5大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五>
語言與認知

TAG:哲學 | 行為心理學 | 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