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一個品牌故事的六大黃金定律!
來自專欄企業品牌推廣指南4 人贊了文章
品牌為什麼要講故事?對於故事而言,這本身就是一種很高明委婉富有情商和創造力的做法。好的故事作為一個良好有效的品牌介質,讓品牌更有說服力,更水到渠成的傳遞品牌信息。
無論大品牌還是小商店,貌似都要拎出來一個故事。比如最近很火爆的淘寶套路「滯銷大爺」大家都聽說過吧。甘肅酒泉的這名「滯銷代言人」老大爺火了。滿臉皺紋、飽經風霜的老農民被代言了一把。蘋果、橙子、茶葉,甚至是燈具都拿大爺做宣傳。雖然,這個事件後來被人民日報批評稱「這是過度透支消費者愛心的道德綁架」。但是作為一個「不是很正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產品加上老大爺這個元素,就是品牌講故事的簡化版。
話說話來,真正想要講好一個品牌故事,我們需要怎麼做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講好品牌故事的六大黃金定律!
1、情緒調動法:好的故事能讓你在情緒上產生共鳴。
「滯銷老大爺」的例子其實就是能引起大家情緒共鳴的,雖然後期好像被「玩兒壞了」。說到情緒調動法,江小白不得不提了,可以說就江小白的每句文案基本都涉及青春、夢想、親情、友情、愛情、詩和遠方、都是個精彩的扎心的能調動消費者情緒的文案,每句文案都是個豐滿有畫面感的橋段。最近江小白又出了個「早知道」系列。早知道很多人走散就不會再見/就該說出那句吞回肚裡的話/給出本該給予的擁抱;早知道老同學很難再聚/寢室熄燈後的故事多說一點/新朋舊友的邀約更多一點。
2、具象描述:拒絕乾巴巴,故事要有血有肉。
在這裡,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哈:
題干:如果現在有兩個關於阿富汗難民的捐款箱,分別配有引導文案。一個是數據很詳實地展示阿富汗災難事實的數據統計情況;另一個文案是講述了一個9歲的孩子經歷重重艱險只為了喝口水的故事,然後還有一張小男孩的配圖。
問:哪個捐款箱會打動你?
這個問題就很像我們小學時候的課本里,一名乞討者的乞討文案是「我什麼都看不見」,文案很平。後來一個詩人在乞討者的文案前面加了幾個字「春天到了,我什麼都看不見」,之後,很多人紛紛捐款。前後差別就是,後面的一句文案相比前者而言,內容更豐富,春天的美景都看不到難道不是一件讓人心疼的事情嗎?
- 故事要從品牌的一個點切入,故事和品牌並非獨立。
之前做事件營銷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情況,策劃的營銷事件有些落地困難,有些太過生硬,有些巧妙結合的並且落地難度不大的會發現這個故事和品牌沒有任何關聯性。
「只要心中有沙,哪裡都是馬爾地夫」的這個梗大家都知道吧?其實這個病毒事件營銷其實是這樣的:
照片火爆之前,他只是個安靜的美胖子,但是事件引爆之後...
第一波:各大微博轉發:張歆藝、沙溢、男人裝、Happy張江都紛紛轉發
第二波:品牌聯合借勢營銷 效仿
第三波:照片中主人公真實照片曝光
第四波:自來水UGC傳播,網友加入惡搞大戰
這個故事就是這樣爆發的,最後金主露出,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場途牛網的夢想旅行show,每四個中國人去馬爾地夫,就有一個人來自途牛。故事本身其實和馬爾地夫的聯繫是十分緊密的。這就是強調的,故事本身和品牌是不能割裂的。
- 好的品牌故事一定要有戲劇衝突。
這裡的衝突,其實就是指的節奏要緊密,不能拖拖拉拉,就跟小品一樣,密集的包袱、緊張的節奏才能產生好效果。
2018年春節,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這個「Michael王今早趕飛機遲到了...」刷屏了?H5中老王慌亂的背影,在飛機場光滑的地面摩擦~緊張的BGM、職場小白的緊迫感、因為賴床遲到趕上老闆不斷催促的衝突,好不容易趕到機場發現走錯了的無奈和窘迫,用2分鐘的視頻還原了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生活場景。最後的一番,是神州專車金主出現,在暈頭轉向舉目無親之際,神州專車幫你解憂。
5、好的故事要結合好的傳播形式
其實當今的品牌故事早已不再拘泥於口口相傳這種唯一的形式了。直播、語音、視頻等傳播形式也在與時俱進。除了不斷更新打磨故事本身之外,找到適合自己的傳播形式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好的故事結合最佳的創意表現形式,才是我們更希望看到的。
比如當時2016年6月新世相的那次「凌晨四點北京」的策劃就大膽嘗試了用直播的方式詮釋故事。「深夜的孤獨」是大城市漂泊者的通病。當時這場有預謀有組織的策劃活動引來了近30萬人的觀看。
好的故事彷彿就是催化劑,直戳人心的話能讓人瞬間好感爆棚。在當今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好好講一個故事,講好一個故事,講一個好故事,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推薦閱讀:
※長清:打造「靈山秀水,休閑長清」旅遊品牌
※生產線上為何滿眼「洋品牌」?
※胡潤發布2012年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
※什麼品牌的前懸架後懸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