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不死?——米拉萊斯的生前身後事

天才不死?——米拉萊斯的生前身後事

4 人贊了文章

「我堅信,我們絕不能把建築當作一種通過材料和建造技術打造的建成品,而是應當把它看作一種想像的載體。」

「對我而言,建造是一種重拾回憶的方式。」

—— 恩里克·米拉萊斯

「你帶領著我們暢遊在這些卓越的旅程中,在你回歸之前,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你會帶回哪些新的規則與倡議。」

—— 阿爾伯特·比亞普蘭納

推薦語

本篇講座由EMBT前中國區負責人宋瑋推薦

思考是自由的,對於任何一個大腦健全的人來說,在同一時間構建雙線,甚至多線故事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但讀書和寫作卻因為文字編輯前後所限,同時去閱讀兩本書,甚至說兩行字都是極其吃力的。而圖像自由度大概算得上居中,雖然不會出現腦洞大開類似的說法,但是多元、多系統融合的手法卻並不少見。

西班牙文化就一直是有著多元拼貼圖像傳統的,畢加索等藝術家均在此領域頗有建樹,而米拉萊斯亦延續了這一傳統。他對建築複雜程度的把控能力從獨立從業伊始就體現在其混亂且特殊的圖紙上:平面、立面、剖面、思維路徑等等諸多信息均被融合在一個二維平面上。然而這些蘊藏著多維度信息的圖層卻又並非單純的正向疊加,平行或刻意製造出來的讀圖障礙,米拉萊斯在試圖通過一些複雜的方式來阻止圖像,以期達到重現建築師在思考項目時大腦雙線甚至多線的運動過程。我們甚至可以認為米拉萊斯是通過對二維圖像的再加工而呈現一種超二維狀態,其最終令他的作品呈現出少見的多層可讀性,或是空間軸上的延伸,亦或是時間軸上的延續。

摘自《El Croquis 100+101 Enric Miralles1990-2006》

前言

「恩里克是一個總是通過別人進行思考的人,他從不獨行。他總是通過與周圍熟悉的人(同事,學生,朋友,建築師...)交流和分享來獲取創作的力量,亦或是通過書本與那些其他時代,其他地方的創新者們進行對話。」

——貝納德塔·塔格麗雅布維

恩里克·米拉萊斯於1955年出生於巴塞羅那,1972年入讀巴塞羅那建築學院並於1978年畢業,為上世紀末在國際上最負盛名的加泰羅尼亞建築師,曾被譽為繼高迪之後,巴塞羅那誕生的最具天賦的加泰羅尼亞建築師。可惜命運弄人,45歲的恩里克在千禧年因腦癌去世,葬於其設計的位於巴塞羅那近郊的伊瓜拉達墓園。

恩里克的傳奇一生

兒童及少年時期的恩里克

不同於大多數體態消瘦的建築師,身材高大的恩里克曾是半職業籃球運動員,曾與其球隊獲得西班牙國家少年組籃球冠軍(1),在其15歲的那一年,恩里克在建築與職業籃球之間做出了一個艱難的,但卻改變了他一生的抉擇(2)。

大學期間,恩里克在各個科目都獲得了及其優異的成績。而上世紀末的巴塞羅那建築學院可謂是群星環繞,奧里奧爾·波依加斯(Oriol Bohigas), 拉斐爾·莫內歐(Rafael Moneo), 馬努埃爾·德·索納(Manuel de Solà-Morales)等當時全西班牙最重量級的建築師均為該校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們與老師的關係為絕對的服從,而恩里克卻顯示出了其獨特的個性,在1978年與該校城市設計部門教授馬努埃爾·瑞拔斯(Manuel Ribas)產生了衝突。(3)由於恩里克的作品與前一年的一個學生作業出現了細微的相似性,馬努埃爾在並未仔細研究其作品的前提下直接判其不及格,並拒絕做出過多的解釋。恩里克向學校申訴,最終,在作品複查的會議上,馬努埃爾·德·索納與拉斐爾·莫內歐兩位教授在馬努埃爾·瑞拔斯的反對下,對恩里克的作品做出了高分通過的評估。慧眼識珠的莫內歐一眼便看出了這位身材高大的學生是一個可塑之才,他回憶道,「恩里克是一位及其傑出的學生,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得想要看到他在未來將會如何發光發熱。」

阿爾伯特·比亞普拉娜和埃里歐·皮諾

而在此之前,另外兩位教授早已同時看中了恩里克的才能,並向其發出了實習邀請,他們便是埃里歐·皮諾(Helio Pi?ón)和阿爾伯特·比亞普拉娜(Albert Viaplana)。恩里克在大學二年級進入皮諾與比亞普拉納事務所後,在第三年為這個七年未獲得任何一個實際項目的事務所帶來了第一個實際性項目。1978年夏天,恩里克以優異成績畢業,並以重要成員的身份加入皮諾與比亞普拉納事務所。事務所的項目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多了起來,不斷有新的項目中標,也正是那個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巴塞羅那的建築師們在世界上開始顯露頭角,巴塞羅那學派為代表的加泰羅尼亞建築被認為是後現代建築泛濫問題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案。(4)

與此同時,恩里克在教學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畢業的第一年便以設計科助教的身份在母校開始授課,並於第二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哥倫比亞大學進修,隨後多次代表學校參與歐美各地的學術論壇,成為歐洲和美洲多所大學的客座講師,並在執教第七年升為正式教師,更是在1996年以41歲的年齡成為巴塞羅那建築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

巴塞羅那建築學院

卡門和恩里克

恩里克與其第一位妻子卡門·皮諾斯(Carme Pinós)的結識源於阿爾伯特,當時,項目眾多的皮諾與普拉納事務所缺乏人手,阿爾伯特便向好友的事務所「借」來了卡門幫忙完成一些緊急的項目。或是源於兩人的刻苦工作,阿爾伯特對兩位年輕人照顧有加,時常在下班後邀請兩人共進晚餐。

卡門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和恩里克的關係是皮諾與普拉納事務造就的。當時我在納達爾(Lluís Nadal)事務所工作,在完成自己事務所的工作以後,我便前往皮諾與普拉納事務幫他們完成他們的工作。阿爾伯特總是在工作之餘與我們交談,我們不僅僅是談論建築,他會給我們講解很多建築以外的美好的事物,或許他希望與我們分享自己的生活。」(7)

在以訪問學者的身份旅居紐約的那一年,恩里克與同樣是訪問學者的好友卡門結為夫妻,並在第二年,兩人一同遊歷了北美東海岸,參觀了路易·康,密斯·凡·德羅,沙里寧等諸多建築師的作品。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通過參觀羅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和詹姆斯·隆(James Long)等人的大地藝術展,恩里克確定了自己以表現當地地貌文化為特徵的建築的方向。(5)

回到巴塞羅那後,恩里克在1983年離開了皮諾與普拉納事務所,並在卡門家中創辦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事務所。

卡門回憶到,「由於一開始我們還各自就職於不同的事務所,所以,我們只是在夜間和周末一起參加競賽。恩里克是一個永遠不會疲憊的人,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人能像他那樣不知疲倦的工作,彷彿隨時全身都充滿了能量。除此之外,他的博學,激情與創造力也總是讓人著迷。我們能夠互相理解,我們之間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說的,從來不會擔心失敗與犯錯,那種相互的信任也許是讓我們最後走到一起最重要的因素吧。事務所一開始是創辦在我家裡的,就在一間小小的書房,那時我們工作的時候,我的家人便生活在書房之外。我們人手非常得少,也許是那個房間根本塞不下別的人了,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完成了相當重要的一個項目,伊瓜拉達墓園。」(7&10)

貝雅提斯(Beatriz Colomina)曾明確表明,卡門絕對是恩里克職業生涯中成長的基石。(6) 我們可以這麼認為,卡門和恩里克造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加泰羅尼亞最傑出的建築作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由於伊瓜拉達城區的人口增長和城市發展,老墓園基本處於在飽和狀態,因此該市政府於1983年對新墓園的建設提出招標。最終,年輕的米拉列斯與皮諾斯事務所在眾多事務所中脫穎而出,奪得頭籌,由此便有了如今的伊瓜拉達新墓園。

伊瓜拉達墓園場地平面

伊瓜拉達墓園入口斜坡

伊瓜拉達新墓園位於伊瓜拉達市郊的一處山谷斜坡上。不同於傳統墓園走廊兩側均為靈柩的傳統模式,為了適應當地的山地地形,恩里克與皮諾斯使用了一種巔峰式的全新設計,沿著山谷緩坡而下的走廊將訪客引入山谷深處,在走廊沿山一側,一座座靈柩鑲嵌式的陳列於土地中,而另一側從山坡向山谷外側村落的景觀將一覽無遺地直接呈現給到訪的客人。

恩里克的墓園手繪

恩里克曾經說過,「一座墓園不僅僅是一座墳場,有生之年我們總是在靜止不動的景觀上移動,在生命結束之際,當我們走向一座墓園的時候,它便使我們也成為這個靜止的景觀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恩里克有著這樣的理念,他將這個墓園的設計作為了一次大地與建築之間的一場對話,建築與大地之間該以一種怎樣的關係存在呢? 也許是深受遊歷北美東海岸時參觀的大地藝術展覽的影響,恩里克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建築與大地不應該像現代建築那樣以一種對立的方式存在,而是應該以一種與大地共存的方式融入其中。景觀,建築與大地之間不應該存在著一個明顯的邊界,建築既是景觀,又是大地。

墓園走廊處的採光點

當你走入這座墓園,你會發現這裡猶如一座安靜的自然城市,周圍的一切都是如此恰到好處的陳列在你眼前,你會發現你走入了大地,或是對於死者的尊重,亦或是對於大地的尊重,你會靜下心來,放慢腳步,彷彿所有的一切盡在不言之中。格奧爾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延長生命的方式。第一種是延長生命的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距離,很多醫學專家都在這種方式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另一種方式似乎更加容易實現,那便是放慢我們前進的腳步,讓上帝來決定我們的起點和終點的位置。」也許恩里克是在以這樣一種建築的方式來呈現出這樣的生活哲學。

墓園牆體通過使用蛇籠等材質使建築融入場地

由於感情上的隔閡,恩里克與卡門在1990年離婚,同時結束了這對夫妻檔的建築合作。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恩里克度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時光。儘管手中任然握著數個項目需要推進,但是與卡門的分道揚鑣導致恩里克失去了進行基本工作的辦公室。恩里克只好求助於自己同是建築師的好友羅伯特(Robert Brufau),希望能夠藉由好友事務所的一個小房間作為臨時的辦公場所。儘管當時羅伯特的事務所並沒有任何可用的空餘空間,看到自己好友的處境,他也不好拒絕恩里克的請求。他將恩里克帶到了自己的事務所,給他找到了唯一的一處空餘的可用空間——廚房。(巴塞羅那埃桑普克區的老式公寓多是以一條十多米的走廊橫穿街道面與內側庭院面的外立面,這樣的格局造就了公寓有著面積十分大的開間,因此當時大多建築師便租用市區這樣的公寓作為事務所來辦公。)恩里克對羅伯特道謝之後沒有多說什麼,買來了桌椅,在這個十來平米的空間內打造了自己的臨時事務所,招來了幾個助手,便立刻投入了手頭上的工作。

巴塞羅那埃桑普克區的老式長條形公寓

在自己一個人發展的這段時間,恩里克也在教學領域開始獲得更大的進展。時常以客座講師的身份前往紐約眾多大學任教,在一次受邀參加庫伯聯盟建築學院的學術研討會的時候,認識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義大利建築師貝納德塔·塔格麗雅布維(Benedetta Tagliabue)。

恩里克和貝納德塔

此時的貝內德塔正在準備自己的論文,由於論文的議題正是自己感興趣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紐約建築,恩里克便協助了貝內德塔來完成論文。(8)也正是這次接觸,讓雙方都被彼此的魅力所吸引,兩人在離開紐約以後任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貝內德塔在威尼斯建築學院獲得建築師執照以後便搬來了巴塞羅那與恩里克共事,最終在1995年,兩人成立了大名鼎鼎的EMBT建築師事務所。

韋斯卡體育館(奧運會),1988-1992

伊卡里亞大道涼棚(奧運會),1990-1992

在一篇專題文章中,貝內德塔寫道,「在我們設計的韋斯卡射箭運動館項目完工之前,我們便察覺到了當時西班牙建築界到達了一個瓶頸時期。由於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大部分城市可建項目均已完工,建築師們獲得新項目變得越發困難。而恩里克還是一個很年輕的建築師,他應該在更多的項目上發光發熱。既然西班牙不再存在這樣的機會,我們便開始參與歐洲甚至是歐洲以外的其他國家的項目。」(11)這樣正確的決定讓EMBT開始在西班牙以外的市場大放異彩,通過韋斯卡體育館摘得199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將後,EMBT事務所在世界上的名聲越來響亮,來自日本,德國,荷蘭,義大利和蘇格蘭等地的項目接踵而至。

阿姆斯特丹的六棟住宅設計,1996-2000

烏德列支市政廳改造項目 1997-2000

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恩里克仍然保持著他一直以來的超負荷工作狀態,可能是由於過度透支,恩里克在正值巔峰之時身患疾病,並悲劇性地於2000年因腦瘤發作突然離開了人世,一代巨星由此隕落。

恩里克的葬禮在同一年的7月4號舉辦於自己設計的伊瓜拉達墓園,該墓園如恩里克所願那樣,成為了一個安靜平和的地方。葬禮上,莫內歐,馬努埃爾·德·索納等曾經的老師兼好友都參加了他的葬禮。那一天莫內歐來得比其他人都晚,在恩里克的朋友,親人及家人離開以後他才到場。他陪伴著貝內德塔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出口,在離開前停頓許久後,他對貝內德塔語重心長地說道,「貝內德塔,現在輪到你來撐起這一切了,你一定要完成恩里克留下的那些作品。現在你還不必去思考在這之後你該做什麼。我們的職業是一個成長非常緩慢的職業,你將會需要四到五年的時間去完成你和恩里克設計的這些建築,慢慢地,你會發現你想要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毫不費力的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建築道路。」(10)

回到巴塞羅那的第二天,貝內德塔向所有人宣布,EMBT事務所將繼續運行。她說道,「我明白我該做的就是像往常一樣堅持下去,不去過多地思考恩里克的離去。雖然這樣很難,但我應該將這個陰影抹去,像我們一直以來做得那樣,將新的建成品與場地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像我們從內部去尋找建築與場地的聯繫那樣,我會把恩里克留給我的這些理念堅持下去,他充滿連接性的藝術手法會與時間永存的。」(10)

貝納德塔·塔格麗雅布維

此後的幾年間,貝內德塔帶領EMBT完成了眾多高質量的建築作品。2012年6月,在貝內德塔多年的籌辦下,恩里克·米拉列斯基金會成立,該基金會的主旨為維護和管理恩里克為世人留下的文化遺產。貝內德塔出任基金會主席,莫內歐,波依加斯和磯崎新等著名建築師均為該基金會榮譽會員。

後現代主義之光 ——不規則結構與建築形態

「我堅信,我們絕不能把建築當作一種通過材料和建造技術打造的建成品,而是應當把它看作一種想像的載體。」

——恩里克·米拉萊斯

「你帶領著我們暢遊在這些卓越的旅程中,在你回歸之前,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你會帶回哪些新的規則與倡議。」

——阿爾伯特·比亞普蘭納

如何測量一個可頌麵包

20世紀末,現代主義建築出現了危機。由於能源危機的爆發,人們開始對建築的能耗與可持續性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現代主義建築並不比傳統的古典建築更環保。與此同時,由於技術與產業的革新,建築的建造周期逐漸縮短,使大量同質化的現代主義建築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原本各有特色的城市天際線被相似的水泥森林取代。人們開始對現代主義權威提出挑戰,各種新穎的建築模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於世界各地,如開創參數化設計流派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解構主義大師法蘭克·蓋里(Frank Gehry)等備受爭議的人物均為後現代建築這個議題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恩里克也向我們展示了他自己對於後現代建築的理解。

1991年的一天,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恩里克與曾經的同學伊娃(Eva Prats)對如何測量一個複雜形態的物體進行了一次理念性研究 - 如何測繪一個可頌麵包(9)。通過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恩里克對幾何與形態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理解,即任何形態複雜的物體都可以通過簡單穩定的幾何圖形簡化後進行測繪。在本案例中,恩里克用三個三角形(穩定的幾何體)從平面上將可頌麵包分成了三個部分,再通過三角形三邊上的垂線向外延伸,將麵包的平面輪廓精準的通過理性測量描繪了出來。與此同時,連接重要節點處測量線兩頭的端點得到一些代表性的切面,通過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切面作為輪廓,便可以將可頌麵包的形態在縱向上具象化的描繪出來。也許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並不算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但在那個信息技術還未波及建築業,建築師們都是通過作圖工具徒手製圖的年代,這可是顛覆性的技法。雖然在實用主義的建築師眼裡這也許只是一次茶餘飯後的遊戲,但恩里克從中看到了實現自己建築理念的可能性。

在建築師心中,繪畫是第一層級的建造,如果一個設計可以被建築圖紙表現出來,它就有了被實現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一個複雜的不規則物體可以通過拆解成多個更簡單的規則幾何體,並將他們以某種精確的方式聯繫起來的方式表現出來,那麼通過疊加元素設計出這些簡單幾何體與它們之間的聯繫,同樣也就可以建造出不規則形態的建築。這就好比說可頌麵包的那些測量切面為該不規則形態的結構,在找到這些結構面之間的聯繫之後,我們便可以以一種理性的方式精確地重建這個形態。(與三維建模軟體犀牛中的loft命令有異曲同工之處)

射箭場內部透光的預製水泥牆

射箭場結構平面

從1991年建成的巴塞羅那奧運射箭場我們便可以看出,恩里克早早地將這樣的理念運用到了實踐中。由於接到該項目時所剩建造時間已經不多,恩里克創新性地使用了預製水泥牆來縮短施工時間。這個一半作為訓練場地,一半作為比賽場地的臨時建築在本世紀初由於地鐵的修建被拆除,但她的圖紙卻在建築界廣泛流傳開了,以至於使其成為了少數圖紙比實物更出名的項目。從平面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恩里克將他的造型理念運用到了其中,在A,B,C,D,E五處節點性位置安置基礎結構部件以構造其不規則造型。

射箭場結構切面

在縱向上,恩里克則是通過對不同材質在不同高度上進行對接以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多條圓形鋼柱以穩定的三角形結構對上部的水泥板進行支撐,為緩解鋼柱過度受力,在兩個不同水泥板之間通過鋼結構將其拉緊以穩定整體結構。通過這樣一種手法,輕型結構將重型頂棚支撐,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彷彿整個建築漂浮在場地之上。

射箭場照片

在一次訪談中,恩里克曾提及過關於他對自己造型理念的解讀,「我設計不同層面的平面圖,平面最終自動構建起剖面。三維形式只出現在整個進程的結尾,而不是產生在這些平面之前。這一系列連貫的處理最終賦予建築以意義。」(13)

隨後的幾年裡,恩里克在韋斯卡體育館等多個項目中都對他的不規則造型理論進行了演練,而在聖卡特琳娜市場改造項目中,恩里克在融入城市紋理和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深化了他的造型理念。

聖卡特琳娜市場位於巴塞羅那哥特區中心,是一座建於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市場,由於年久失修,其環境與質量逐年惡化。同時,由於哥特區街道擁擠而狹窄,市場的老式布局導致其缺少開放的公共空間職能,巴塞羅那市政府在1997年對其設立了改造項目競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恩里克領攜的EMBT事務所贏得了頭獎,一舉拿下了這個重要的項目。

聖卡特琳娜市場

建築頂棚細節

該項目中恩里克對於建築最重要的思考在於建造與毀滅之間的關係和拆除與修繕之間的關係,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恩里克在保留建築的新古典主義外立面的同時,為她添加了一個全新的立面—色彩繽紛的頂棚,在當年,這是巴塞羅那最早的有頂市場,整個頂棚通過木質結構與金屬結構交融的方式來支撐。這個由多個大小不同的拱形對接而成的不規則頂棚上每平方米作為一個色塊單獨存在,每個色塊由36個相同顏色的六邊形瓷磚組成,整個頂棚使用了325000塊瓷磚鋪制而成。頂棚色彩的設計是與西班牙著名陶藝大師安東尼·古媒雅(Antoni Cumella)共同完成,寓意在於以一種馬賽克的藝術形式來直接表達出建築的內容物—菜市場,同時給周圍區域一個暖色調,既與周圍建築的色彩形成呼應(色塊的取色源於周圍建築的外立面),又與周圍缺乏活力的街區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與此同時,市場尾部建築原有外立面與頂棚的銜接處,恩里克使用了木質窗框加以填充已防止金屬結構與木質頂棚形成過於鮮明的對比,其設計細節把握得可謂是相當到位。

定製的頂棚瓦片

工人正在拼貼頂棚瓦片

建築尾部

平面構圖

市場內部

在建築的內部,恩里克將自己的一個城市規劃方案的理念運用在了其中,商鋪與各功能塊之間形成了一種城市尺度上的空間聯繫。通過這種方式,彷彿將老城區的不規則街道與建築布局濃縮到了菜市場內部,由此達成一種與城市紋理內外呼應的關係。同時,在後來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古城遺址處,用玻璃將古迹包圍來達到其即可在內部參觀,又可從市場外部進行觀賞的特點。

市場尾部的古迹

建築與城市紋理的呼應(橘黃色為市場,紅色為主教堂和海之聖母教堂)

最後在城市的尺度上,恩里克同樣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由於市場周圍街道過於狹窄,以至於儘管其位置處於老城區的核心區,其可達性與人氣都達不到其應該達到的水平,因此恩里克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完善方式—除留下一條單行道外,將市場入口正前方寬敞的街道全部改造成人行街道,並將市場的地下停車場入口移動至此街道與拉耶塔納大道(Via Laietana)的交匯處。這一舉動不僅讓市場的正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廣場,同時打通了一條橫向上的走廊,將西側的巴塞羅那主教堂廣場連接在了一起,與此同時,市場南側哥特區下城區的海之聖母教堂(Basílica de Santa Maria del Mar)通過蒙卡娜街(Carrer de Montcada)形成了一條視覺上的連線。與老城區最重要的兩處景點連接以後,這裡的人流量發生了質的變化,通過不同人的到訪與在這裡的交匯,這片區域被徹底激活,從此成為了巴塞羅那另一個重要的城市名片。

建築頂棚

建築頂棚結構(圖中橫向上為主結構,縱向上為附結構)

最後我想提一下這個項目的造型與結構,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這個建築頂棚的造型構思已經不能通過之前運用在射箭館的理論進行理解了。恩里克沒有通過在重要節點設計截面的方式來實現這個更為不規則的造型,取而代之的是首先設計出不同截面之間的聯繫,並以這個聯繫直接鑄造頂棚主結構,再通過細化具象附屬支撐結構的方式來完成頂棚的設計(此處與三維建模軟體犀牛中的多軌掃掠sweep有異曲同工之處。)

建築頂棚建造過程(鋼製的主結構和木質的附結構)

建築頂棚建造過程(鋪制木板)

頂棚建造過程(鋪制瓦片)

頂棚建造過程(完善細節)

位於愛丁堡的蘇格蘭議會大廈是恩里克最後的傑作,無論是在結構與造型上,還是在與周遭環境的融入上都達到了一個巔峰。其複雜抽象的外形,豐富的標誌性意義,細緻的工程質量以及其飽受爭議都讓該建築成為聞名於世的傑作。和巴黎埃菲爾鐵塔,巴塞羅那米拉之家等大多數地標性建築一樣,由於嚴重超出建設預算和反對設計師不是蘇格蘭人等民族主義的原因,她的出現一開始是遭到本地市民強烈反對的,但到最後卻成為了凝聚蘇格蘭人民的歷史,景觀及文化符號。

蘇格蘭議會大廈

該建築的設計背景具有濃厚的政治意味,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蘇格蘭終於在上世紀末獲得了更加廣泛的自治權,因此,在1997年,當地政府立項建設新蘇格蘭議會大廈。當時眾多知名建築師事務所參與了投標,最終蘇格蘭政府將入圍追中角逐的五個作品展示在公眾的眼前來徵求群眾意見。雖然拉斐爾·維尼歐麗(Rafael Vi?oly)的設計獲得了最多的群眾支持,但蘇格蘭政府卻直接採納了第二名的EMBT的方案。

蘇格蘭議會大廈鳥瞰圖

蘇格蘭議會大廈遠觀

蘇格蘭議會總平面

該方案的成功在於她用一種激進的方式表達出了深厚的蘇格蘭文化,方案的靈感來源於蘇格蘭的自然景觀和當地的造船文化。建築的體塊被分割成片狀花瓣式造型用於致敬蘇格蘭傳奇英雄般的建築大師查理斯·麥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畫作花(Flowers)。(14)同時,恩里克將蘇格蘭的國旗的十字通過隱喻的手法展現在了如建築屋頂之類的細節當中。正如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的那樣,平面作為信息載體的意義。「平面圖的目的是為了給閱讀它的人提供建造建築的必要信息。我總是努力使所有的構件元素包含所有建造的必要信息。對於平面的理解並不在於平面本身,還在與閱讀它的人;這些平面圖也不止是平面圖,而是豐富信息的載體。」(13)

我們可以從總平面中清晰的看出在該方案中,恩里克的造型理念與他的大地藝術理念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結合。在將建築體塊分割以製造複雜外形的同時,恩里克將綠地空間也進行了體塊分割使其與建築產生體量上的聯繫,豐富的層級聯繫使得議會大廈彷彿與當地景觀有機地連接在了一起。恩里克說道,「蘇格蘭議會大廈雖然位於愛丁堡,但它卻屬於整個蘇格蘭這片土地,而蘇格蘭這片土地絕非都市的連續,我期待在此自然形態上創造出建築與土地,土地與市民,市民與建築之間的一系列同一性形式。」(15) 通過這樣的理念,該建築的成像如同周圍的眾多山川一樣屹立於亞瑟王寶座的基盤之上,再綿延至城市之中。

蘇格蘭議會總平面

底層連接空間

不同於多數議會類建築的單一式結構布局,恩里克將辦公區,會議區,就餐區等不同功能的風區通過不同體量的建築模塊將其分離,並在底層平面通過一個充分透光的水平空間將這些不同的模塊連接在了一起。於此同時,恩里克也給該項目在空間含義上注入了精神與政治層面的思考。「我將土地塑造成適於人們集會的形態。它既不是公園中的一座建築,也不是一個花園。人們像議員一樣在一個相似的位置和場所,或坐下,或休息,或思考。」(15)這樣的理念在更深層次的表述便是恩里克希望通過建築的形式淡化議會建築作為一個政治功能性建築的排他性,鼓勵人們聚集與參與到其中。(16)

議會大廳桌椅

休息區

辦公區

外立面

議會大廳

會議室

外立面側面

外立面一側

該建築唯一被人指責的地方在於她在建築預算上的嚴重超支,工程開始的時候預計將會耗費1億英鎊,但最終卻以超過4億英鎊的造價完工。但這不全是EMBT的失誤,事實上,超支的大部分原因是由於蘇格蘭政府內部的搖擺不定和對施工細節在建造過程中逐年變化的要求。(17)在建築落成之後,儘管大部分專業評論人都對蘇格蘭議會大廈驚人的細節給予了極高肯定,但某些媒體為了博人眼球,居然做出了諸如將她評選為全英國最應該被銷毀的建築之一這樣荒唐的報道。(18) 一個好的建築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的,最終經過十年的消化,她終於迎來了大眾的支持,當然這主要歸功於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對其頒發的斯特林獎。該獎項的評委之一,查理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曾這樣讚揚這個建築的感性設計,「在建築地標化的時代,蘇格蘭議會大廈創造出了一種融入自然與周遭環境的標誌化方式,將複雜的建築語言以簡單而感性的方式清晰的表達了出來。作為一個國家首都的紀念性建築,她以一種有機的方式將蘇格蘭的自然與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同時,這樣一座建築如同自然景觀一樣融入了蘇格蘭大地。」(19)

後記

2010年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

巴塞羅那天然氣公司總部大樓,1999-2006

漢堡音樂學院擴建,1998-2000

EMBT在隨後的時間裡完成了諸如西班牙維哥大學校舍,漢堡音樂學院,巴塞羅那天然氣公司總部,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等傑出的項目。歐債危機以後,西班牙建築市場空前蕭條,一大批大師級事務所走到了倒閉的地步。EMBT也同樣遭受了重創,在連續的幾年內幾乎沒有落地建造一個實際項目,同時關閉了在上海的唯一一個海外事務所。但所幸在西班牙漸漸走出危機的2017年,建築市場的復甦讓EMBT重新回到了大眾的事業,讓我們一起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EMBT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

引用

(1)『Entrevista con Enric Miralles』 por Fernando García Mongay en el café-gourmet de WAM, septiembre de 1996.

(2) 『Un hombre excesivo』 por Anatxu Zabalbeascoa, Diario el País , 4 de julio de 2000.

(3) 『Etapas en la ETSAB: 1972-1985』 por Josep M. Rovira, pág. 31. Enric Miralles 1972-2000 arquia/temas 33, 2011

(4) 『Cosas Vistas a izquierda y a derecha (sin gafas) Tesis doctoral Enric Miralles Moya, 1987, por Rafael Moneo DC 17-18 / Enric Miralles 1955-200

(5) 『Mirada Retrospectiva』 Entrevista a Carme Pinós, DC 17-18 / Enric Miralles 1955-200

(6).」Los arquitectos buscamos dioses para adorarlos」, entrevista a Beatriz Colomina por Anatxu Zabalbeascoa, El País 20 abril de 2000

(7)「Conversación con Carme Pinós」 en Scalae [pliego] documentos periódicos de arquitectura y Podcasts no37, 2003

(8)「Conversación con Benedetta Tagliabue」 en Scalae Podcasts no127, 2008

(9)「Cómo acotar un croissant. El equilibrio horizontal」 en Croquis, 1991

(10) 「?Y el tiempo? ?El tiempo que se las apa?e! por Bendetta Tagliabue. Revista 「EL Croquis」 no 144, 2009

(11) 「Presencia estructural y otras cosas relevantes, 1983-1986」 por Carme Pinós. Enric Miralles 1972-2000 arquia/temas 33, 2011

(12)「Alegorías, formas y monólogos relevantes, 1991-1994」 por Benedetta Tagliabue. Enric Miralles 1972-2000 arquia/temas 33, 2011

(13) Una conversación con Enric Miralles, El Croquis.72.II.-.Enric.Miralles.

(14)The Scottish Parliament. 「About the Parliament Building.」 Accessed 12 Sept. 2014

(15) El Croquis. Enric Miralles. 1990-2006

(16) 孔媛. 恩里克·米拉雷斯建築作品及思想解讀[D].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09

(17)"The Holyrood Inquiry: A Report by the Rt. Hon. Lord Fraser of Carmyllie QC." Sept. 2004. Accessed 17 Sept. 2014

(18) Mills, Rod. 「No Horray for Holyrood 『ugly』 partliament parliament building should be razed, says poll.」 14 October 2008. Accessed 12 Sept. 2014

(19)"RIBA Stirling Prize Winners: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2005)." Architecture.com. Retrieved 17 Sept. 2014

文中圖片來自El及谷歌

END

推薦閱讀

左:El Croquis 30+49/50 Enric Miralles 1983-1990右:El Croquis 72 [II] Enric Miralles 1995

左:El Croquis 100+101 Enric Miralles 1990-2006右:El Croquis 144 Enric Miralles 2000-2009

孔媛. 恩里克·米拉雷斯建築作品及思想解讀[D].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09文中綜合大量資料深入解讀米拉雷斯的作品思想,並對米拉雷斯的英文相關研究做了詳盡的綜述整理,文末特別附有米拉雷斯於1995年和2000年的兩個珍貴的訪談稿英文原文和作者譯文。

作者介紹

許正宇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建築學本科在讀,目前於RMIT交換,曾在巴塞羅那De Sola - Gori事務所實習一年,研究興趣為混合性住宅和城市設計。

正宇的個人作品

柏林混合住宅設計

哥本哈根市郊法院

巴塞羅那老城區住宅設計

通過老城區街道的視覺連線組成網格對建築體塊進行切割來塑形,對米拉萊斯造型理念在平面上的借鑒

前方有宋瑋博士帶來的混凝土材料趣味科普,

千萬不要錯過——

推薦人介紹

宋瑋

「相比於有辨識度的建築語言來說,項目作品首先應該是好用且合理的。我們的定位是希望我們的設計作品被認為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產品。」

——一個職業且克制的材料主義者的自白

我 是宋瑋。

2015年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建築項目及其理論博士畢業,同年以西班牙建築事務所Enric Miralles Benedetta Tagliabue EMBT 中國區負責人的身份回國,結束6年留西的讀書工作生涯。在Enric Miralles的策略里,傳統意義里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被全面拆解,建築部分之間就像是立面上的不同材料並置在一起。而習慣並逐漸學會使用這一理念,大概是我在EMBT不足兩年時間中的最大收穫。(詳見《灰常想說 | 一個材料主義者的自白》)

EMBT設計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

也許是巧合,2015年自己完成了第一本介紹西班牙當代建築的簡史類中文書籍《黃金時代-西班牙當代建築全景》,我將其看作是一種史學「材料」的再組織實驗。

宋瑋著《黃金時代——西班牙當代建築全景》,2015

兩年前,我離開EMBT,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朋友(合伙人蘇鵬)和自己共同創辦的灰空間工作室,試圖以建築師的角度重整作為最經典建材-混凝土的技術與產品。灰空間工作室的服務內容涉及設計、施工、材料、傢具家居和餐飲。這個員工平均年齡90後的「小作坊」,能做到在諸多領域裡游來游去,同樣也是將工作內容視作是某一種「材料」,並以加工與拼貼材料的方式來定義一種屬於我們自己的LAB。跟Enric Miralles相比,我們沒有那麼傲人的天賦,卻惟獨不缺勇氣。

宋瑋博士關於混凝土的科普文章

混凝土,人造物還是第二種自然?| 格物致知-我們的材料宣言 | 從幕後到主角-混凝土與現代建築的相愛相殺 | "消失"的建築-快閃咖啡館項目搭建

灰空間旗下MIXGREY產品「冰桶」(白葡萄酒和啤酒款式)及第一批4款混凝土板(經典混凝土、木紋混凝土、安藤系列混凝土、純凈系列白色高強混凝土)

在第一年裡我們跟近10家工廠打過交道,跟三家研究單位簽署過合作協議,開過一家在材料界頗有影響力的混凝土餐廳。然而鬼使神差的市場又將我們推回了建築與設計領域。

一年過去,灰空間事務所已經成長為一家跨規劃、建築、室內、景觀、產品設計等於一體的泛設計團隊,尺度覆蓋商業企劃、規劃、商業、住宅、酒店、歷史建築改造等多個領域,落地項目覆蓋北京、上海、山東、浙江等多個省市。

一家賣水泥的酒吧——灰Concrete Bar,由灰空間一手打造,2016年年底於上海開張,被稱為「混凝土博物館」。上圖為透光混凝土磚、水泥窗帘、「光影成像水泥板」黑科技。

地址:上海虹口區東大名路713號灰Concrete Bar

圖片來源:《這個建築師開了家酒吧,竟然是為了賣混凝土?!》Assbook設計食堂

作為一個本土經驗與國際眼界兼顧的團隊,一個重視概念更重視落地的團隊,一個基本不加班、完全不打卡的團隊,灰空間等你一起創造那個動人、不可知的未來。

辦公地點位於:上海市國定東路233號,綠地能源大廈909。

灰空間事務所招聘

請將個人簡歷和作品集以pdf格式(單個文件小於10M)發送至song.wei@igrey.cn;郵件標題煩請註明姓名及申請職位;請於正文內註明起始工作或實習日期。

全球知識雷鋒簡介

全球知識雷鋒」(微信號:gkleifeng2000) 為中國建築界唯一純原創公眾號。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榕老師發起,全球五大洲57所名校200餘知識雷鋒整理提煉,每周為你快遞當代建築最in新知,10分鐘洞悉世界建築最前沿講座精華。


  • 歡迎雷鋒轉發,謝絕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建築學保研經驗?同濟大學/東南大學
你需要了解的8本建築書籍!
彩色建築給人靈感~
當下中國獨立建築事務所都在思考些什麼?
建築剖面的快速畫法

TAG:建築 | 建築學 |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