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大數據的運營

政務大數據的運營

來自專欄政務大數據4 人贊了文章

宇塵埃 2018-3-15於京

自2018年1月,「漫談政務大數據」系列文章陸續在《大數據與雲計算社區》發表以來,得到了社區發起人朱潔,以及很多同仁、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按照原定的創作計劃,從《淺談政務大數據的本質》開始,以「政務」和「數據」的雙重視角,依次還有九篇文章分別是《政務大數據的全景圖》、《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範圍》、《政務大數據的概念模型》、《政務大數據的邏輯模型》、《政務大數據的物理模型》、《政務大數據的部署結構》、《政務大數據的安全體系》、《政務大數據的價值鏈》和本文——《政務大數據的運營》。

一、政務大數據運營的根本宗旨是有益於民

不得不承認,大數據並非萬能。大數據的本質也仍是數據,數據結構、數據挖掘、數據倉庫以及線性代數、離散數學這些基礎學科仍是基礎中的基礎。其價值最終還是要根本上去解決應用問題,而非製造新問題。一些看不懂的「炫」,和一些說不通的「玄」,最終只能成為一個個笑話而已。政務大數據的本質就是「政務」本身,政務大數據的運營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一種政務工作模式。對政務大數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數據、不是演算法、更不是應用場景,而是干係人(相關各方)認可的、可以感受到的價值,也是提供者所能獲得的綜合收益。簡言之,政務大數據首先要服務於人民百姓並對之有益,這也是其運營的本源意義與核心價值吧。政務大數據在運營過程中,無可迴避的是以政務互聯網+為特徵的智慧政務,有益於民是政務大數據運營的根本宗旨。

二、政務大數據的運營基礎在於服務提供能力建設

按照通常的觀點,運營(operations),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運營在流程上有運營內容的數量、類別、變化和可見性四個要素,它們相互作用、共同構成運營的模式。模式相對比較成熟的當屬基礎設施的運營,傳統的如供水、供電、供氣,又如電信和金融等,基於互聯網的如電子商務、社交、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產品等。運營內容的供給、運營能力的建設以及對目標客戶的服務提供是運營的主要任務。以互聯網金融為例,分類監管的有六種基本業務:網貸、支付、保險、基金、眾籌、信託和消費金融,其他類型多是這些基本業務的組合或變型。

政務大數據的運營基礎在於服務提供能力建設,而這個服務提供能力,有賴於由政務互聯網+支撐的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政務互聯網+是連接政務系統到服務於民的實施路徑。無論是從業務架構還是從技術架構上來講,政務大數據與政務互聯網+緊密相連,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政務互聯網+強調的是互聯網模式在政務領域中的應用,正好覆蓋政務對公民、對企業的對外服務和對社會發展的宏觀治理。因此,互聯網+的政務是政府在行使職能過程中的對外「介面」,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這個「介面」的作用和價值會越來越大。在2017年1月18日最早發布在個人新浪博客中的文章《淺談「政務互聯網+」&「政務大數據」》中講到,「政務互聯網+」打造的就是全新的「電子政務」,在技術手段上來有效保障「政務為民,為民政務」,來有效拉近政府和人民的距離。其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政務服務的觸手可及:以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目標,「三網四庫十二金」在邏輯上要形成面向社會的「一網一庫一金」即「政務互聯網+」準直連需求側,讓公眾和企業得到「精準」和「便捷」的服務。其次,要解決政務服務的協同、高效和創新:各級政府部門、各個行政機構更廣泛協同,更有效的提供「一站」式服務。這個「協同」不再僅僅是行政辦公自動化,而是這個政務服務提供流程和規程的再造,通過服務創新來提高政務服務的水平,來確保政務服務提供的高效。這個「一站」可以就在網上、就在雲端,「窗口」實體將只是一個重要補充而不再是主要途徑。「政務互聯網+」本身是「政務大數據」的重要生產者,也會是「政務大數據」服務的重要提供者。

三、政務大數據的運營本質上是其價值產生、傳遞和創新的過程

在運營架構方面,電信領域的NGOSS(Next Generation Operations System And Software,下一代運營支撐系統)方法論很值得參考。NGOSS從Need、Model、Validate、Run(業務-->系統-->實現-->運行)四個方面劃分知識體系,形成相應的業務視圖、系統視圖、實現視圖和運行視圖。其中,業務視圖用流程化的思維來描述電信運營的業務需求,eTOM(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增強的電信運營圖)是其重要內容。作為基於模型的業務流視圖,eTOM-NGOSS的業務視圖給出了戰略(含基礎設施、產品,即SIP:Stategy,Infrastructure & Product)、運營和企業管理三個縱向的流程區域,以及運營支撐與準備、業務提供、業務保障和業務計費四個垂直分組。在水平方向,ETOM還被分成了市場、產品和客戶過程,服務過程、資源過程、供應商/合作夥伴過程四個條塊兒。政務大數據的運營要解決的問題與之有相通之處,一些理念、知識體系很值得參考與借鑒。

政務大數據的運營本質上是其價值產生、傳遞和創新的過程。政務大數據的運營模式也是服務於這三個過程的,可以將其歸納為「一個核心、兩個支撐、兩個服務、兩個手段、一個目標」。一個核心指以「業務驅動」為核心,兩個支撐指「業務支撐」和「運營支撐」,兩個服務指「外部服務」(對企業、對公民提供政務相關的數據服務)和「內部服務」(對各級政府機構、部門提供內部數據協同服務),兩個手段指「數據規劃」(自頂向下)和「數據治理」(自底向上),一個目標是指「數據自治」(自我優化)這個終極目標。

政務大數據的運營是其價值的運營、而非資產的運營。政府數據開放是政務大數據需做好的當前要務,而非資產化。把「土地財政」轉換為「政務大數據財政」是缺乏實質意義的,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政務大數據的三個價值運營過程和八項運營要素共同構成政務大數據的運營模式。下面就政務大數據的「一個核心、兩個支撐、兩個服務、兩個手段、一個目標」這八項構成要素,分別進行討論。

業務驅動:是政務大數據運營的核心,所有政務大數據的運營過程和運營活動都是圍繞政務業務展開的。

業務支撐:是政務大數據運營的兩大支撐力量之一,重點實現政務業務本身的體系化、系統化,提供政務大數據運營的內容。

運營支撐:基於業務驅動,進行政務大數據的運營管理,實現業務服務的產品化和價值鏈管理。

外部服務:對企業、公民等服務對象提供政務相關的綜合數據服務,完成數據層面的G2B & G2C等政府對外服務。如醫療衛生、環境氣象、教育科研、戶籍人口、交通運輸、旅遊觀光等。

內部協同:橫向同級部門(管理職能域)之間、縱向各級部門(業務職能域)之間的數據傳遞、共享和協同。同時,也將包括城市、城區、園區、社區等的功能群組的內部數據協同。

數據規劃:基於業務主題的政務大數據頂層設計、規劃是政務資源目錄製定,政務元數據、政務數據元相關標準制定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務大數據彰顯價值的原動力。同時,這個規劃雖然是自頂向下的,但也需要隨著政府數據開放的進程持續完善、優化和調整。

數據治理:是政務大數據運營準備的兩大手段之一,通過對元數據標準、數據元標準實現對數據採集質量的控制與保證過程,並通過主數據管理實現對綜合業務的支撐。

數據自治:在《淺談政務大數據的本質》一文中曾指出「自治是未來」。隨著政務數據的積累、政務數據分析模型的演進,政務大數據一定會越來越擁有自學習能力,甚至擁有一定程度的智慧。進而,政務大數據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是可以實現自我治理的,並能夠基於業務變化自我學習、完善。

簡言之,政務大數據運營的本質是政務大數據價值的運營,業務驅動是其核心,數據自治是其最終目標。

至此,「漫談政務大數據」系列文章第一部的正文告一段落,後續會補充三篇根據去年個人博客文章(2017年1月後陸續發表)修改的「番外」(《再談「政務互聯網+」&「政務大數據」》、《再談政務大數據的七大痛點》和《再談政務大數據的技術支撐體系》),並結合「漫談政務大數據」第一部的系列文章,就一些未深入展開的內容做幾篇補充專題。然後,會著手啟動「漫談政務大數據」系列文章第二部,屆時也歡迎相關專業人士、各界朋友同仁就第二部的內容給出意見和建議。

文章發表:

政務大數據系列10:政務大數據的運營?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深度】首屆中國超級書店論壇:大數據時代城市精神地標的價值
推02,就算是非技術人員也都有必要了解的一些推薦系統常識
「數據引導你的行為」:大數據背後的權力與不公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7.01.20)
科技和文化:新經濟的左右腦

TAG:大數據 | 電子政務 | 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