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俠肝義膽傅青主

俠肝義膽傅青主

4 人贊了文章

一、傅山生平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後改為青主,山西太原陽曲縣人,我國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書畫家、醫學家。傅山一生,於學無所不通,熟讀經史子集,長於書畫醫學,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稱為「清初六大師」。

傅山出生於書香世家,其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其祖父傅霖,叔祖傅震傅霈兄弟三人都先後進士及第,榮登科甲,人稱「三鳳凰」,為此,太原府為傅霖、傅震、傅霈築「三鳳坊」,並為傅震、傅霖築「黃甲聯芳坊」,為傅霈築「青雲接武坊」。其祖父傅霖曾官至朝議大夫、壽州知州、河南僉事、山東遼海參議,其父傅之謨終生不仕,精於治學,於家鄉開館授徒。清代著名史學家全祖望曾稱讚傅山說:「先生之家學,大河以北,莫能窺其藩者」。

傅山年少時,聰明好學,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博聞強記,讀書數遍,即能背誦。後來,傅山就讀於三立書院,受到山西提學袁繼咸的指導和教誨,是袁氏頗為青睞的弟子之一。而且,傅山在中國自古「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觀念影響下,非常擅長醫道。

袁繼咸為江西宜春人,明代天啟五年進士,曾官至兵部侍郎,因為官清廉,為人耿直,敢於直言,得罪權貴魏忠賢,被貶為山西提學。崇禎九年,魏忠賢的黨羽山西巡按御史張孫振,捏造罪名誣告袁繼咸,致使袁繼咸被捕入獄,陷於京師。傅山因為替袁師鳴不平,遂與薛宗周等聯絡當地生員百餘名,聯名上疏,並步行赴京為袁繼咸訴冤請願。到達京城後,傅山帶領眾生員在北京四處印發揭貼,申明真相,並兩次出堂作證。經過長達七八個月的不懈努力,方使袁繼鹹的冤案得以昭雪,而張孫振亦以誣陷罪受到懲罰。這次救袁鬥爭的勝利,震動全國,傅山遂名揚全國。後來袁繼咸到南方做官,曾多次邀請傅山擔任要職,都被傅山謝絕。

袁案結束後,傅山返回家鄉太原,因無意官場仕途,遂尋城西北一所寺廟,闢為書齋,大量閱讀經、子、史、集、佛經、道經等著作,悉心博極群書。崇禎十六年,傅山受聘於三立書院講學,沒多久,李自成起義軍攻打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輾轉於平定嘉山。隨後幾年,起義軍、清軍先後攻佔北京,明朝滅亡。傅山聽聞噩耗,寫下「哭國書難著,依親命苟逃」的悲痛詩句。

為表示對清廷剃髮的反抗,傅山拜壽陽五峰山道士郭靜中為師,出家為道,道號「真山」。因身著紅色道袍,遂自號「朱衣道人」,別號「石道人」。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對亡明的懷念;石道者,如石之堅,意示決不向滿清政府屈服。可見,傅山出家並非出自本心,而是藉此作為自己忠君愛國、抗清復明的寄託和掩護。他還以行醫作掩護,四處雲遊,進行秘密的反清活動。

清軍建都北京之初,全國抗清大潮此伏彼起,氣勢頗高,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強大,早日北上驅逐滿清,匡複明室,並積極同桂王派來山西的總兵官宋謙聯絡,密謀策劃,積蓄力量,並約定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從河南武安五汲鎮起義,向北發展勢力。

然而,機事不密,宋謙潛往武安不久,即被清軍捕獲,並供出了傅山。於是傅山被捕,關押在太原府監獄。羈拘期間,傅山矢口否認與宋謙政治上的關係,即便是嚴刑逼供,也只說宋曾求他醫病,遭到拒絕,遂懷恨在心,藉以誣告。傅山入獄一年有餘,幾經嚴訊,仍抗詞不屈,並絕食九日,抱定必死的決心,後清廷因始終不得傅山口供,遂以「傅山的確誣報,相應釋宥」的判語,將其釋放。

傅山出獄後,反清之心不改,一直期盼可以恢復大明江山。順治十四至十六年間,傅山曾南下江淮了解南方的反清形勢。當他看到滿清統治日趨鞏固,復明無望時,遂返回太原,隱居於城郊僻壤,自謂僑公,寓意明亡之後,自己已無國無家,只是到處做客。「太原人作太原僑」,正是傅山當時痛苦心情的真實寫照。

此時的傅山,是遺民魁楚、詩文泰斗、書壇巨匠,大明遺民以傅山為精神領袖,結識傅山先生已經成為大家感懷故國、砥礪鬥志的人生寄託。無數的詩人、士子以傅山為一種強大的文化象徵,爭相以一睹其真容、面臨教誨為幸事,於是在傅山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來自天南海北的文化名人。

康熙二年,已經參加南明政權的顧炎武至太原拜訪傅山,兩人抗清志願相投,結為同志,自此過從甚密。他們商定組織票號,作為反清的經濟機構。以後傅山又先後與申涵光、孫奇逢、李因篤、屈大筠以及王顯祚、閻若璩等堅持反清立場的名人和學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東領導起義的閻爾梅也來太原與傅山會晤,並與傅山結為「歲寒之盟」。

康熙十七年,清廷為籠絡人心而頒詔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員推薦「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皇帝將親試錄用。時任給事中的李宗孔、劉沛先推薦傅山應博學宏詞試,傅山稱病推辭。時任陽曲知縣戴夢熊奉命促駕,強行將傅山招往北京。

至北京後,傅山繼續稱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馮溥並一干滿漢大員隆重禮遇,多次拜訪誘勸,傅山靠坐床頭淡然處之。而且傅山以病為由,絕食七日,拒絕參加清廷所舉辦的博學鴻詞科考試,又在皇帝恩准免試、授封「內閣中書」之職時,仍不叩頭謝恩。康熙皇帝面對傅山如此之舉並不惱怒,反而表示要「優禮處士」,詔令「傅山文學素著,念其年邁,特授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

傅山出京回鄉後,地方諸官聞訊都來拜望,並以內閣中書稱呼。對此,傅山低頭閉目不語不應,泰然處之。陽曲知縣奉命在他家門首懸掛「鳳閣蒲輪」的額匾,傅山凜然拒絕,毫不客氣。他仍自稱為民,避居鄉間,表現了自己「尚志高風,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氣節。

在傅山青年時,其妻不幸去世,其子傅眉年僅5歲。從此,傅山發誓不再娶妻,與兒子相依為命,艱苦度日,父子感情深厚。在傅山漂泊流離的隱居生涯中,傅眉一直相伴在他身邊。然而,康熙二十三年二月,愛子傅眉突發疾病去世,已是風燭殘年的傅山悲痛異常,經受不得如此打擊,揮筆寫下了《哭子詩》十四首,後於當年六月就撒手人寰,與世長辭,時年77歲。

二、醫學成就

傅山在醫學上有著巨大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諸科,而尤以婦科為最,在中醫藥史上有「大師」級地位。尤其是他極重醫德,對待病人不講貧富,一視同仁,在相同情況下,則優先貧人。對於那些前來求醫的闊佬或名聲不好的官吏,則婉辭謝絕。

傅山臨床重視陰陽互根,突出補陰扶陽,強調「治陰之中,即有以治陽;治陽之中,即藏於補陰」,並據此立方。傅山豐富發展了五行學說,並將其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提出五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六種情況。臨床診治時,他重視臟腑辨證,尤其治療婦科諸症時,多從調理肝、脾、腎著手,扶正解郁,舒理肝氣,育陰養血,益氣健脾,療效極好。   傅山有著作《外經微言》、《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訣》、《石室秘錄》等傳世。其創製的完帶湯、生化湯、兩地湯、清經散、固本止崩湯、清肝止淋湯、養精種玉湯等名方,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至今仍被中醫師廣泛應用。《辭海·醫藥衛生分冊》共收錄中醫中藥學界重要人物71人,其中山西僅有一人,即傅山。

三、書畫成就

傅山一生淡於名利,勤於讀書。他學富五車,積學深厚,精通諸體書法,人謂「草楷篆隸俱造絕頂」,尤其對顏真卿的人品書品推崇備至,寫大字、小楷喜用顏體。鄧散木《臨池偶得》中說:「傅山的小楷最精,極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書應人求索,但他的草書也沒有一點塵俗氣,外表飄逸內涵倔強,正象他的為人」。

傅山在書法藝術理論上是有很大貢獻的,他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所提出的「四寧四毋」理論極其精闢,「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對整個藝術範疇有著普遍意義和深遠影響。

傅山的草書《為毓青詞丈作詩》手卷曾在中國嘉德2010的秋拍上以4872萬元成交,《草書李商隱詩》在北京匡時2013年的秋拍上以 828萬元成交,楷書《金剛經》冊在西泠印社2015春拍的「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上以1782.5萬元成交。

傅山的畫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其所畫山水、梅、蘭、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畫征錄》就說:「傅青主畫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勝,墨竹也有氣」。他的字畫均滲透自己崇高的氣節,流溢著愛國主義的氣息,在中國古典書畫藝術中,博得後人的高度讚賞。

四、文學成就

在學術思想上,傅山的學問文章帶有強烈的進步傾向,沒有當時學者重理學的傾向。他讚揚具有革命新精神,被明朝統治者視作洪水猛獸的李贄學術思想和劉辰翁、楊慎、鍾星等節高和寡之士的文風。明王朝滅亡後,傅山獨辟子學的研究途徑,衝破宋明以來重理的羈絆,開拓了新的學術研究領域,成為清朝之後研治諸子的開山鼻祖。

傅山的詩賦,繼承了屈原、杜甫以來的愛國主義傳統,他主張詩文應該「生於氣節」,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為衡量標準。傅山一生文學著述頗豐,可惜大都散失,只存書名和篇名,留存於世的僅《霜紅龕集》《兩漢人名韻》兩部。

五、結語

傅山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跨越了兩個朝代。其前半生處於朝廷黨爭不斷,農民起義烽火遍地的一個矛盾交織、天崩地裂的時代;後半生又趕上滿清統治中國的初期,清軍野蠻鎮壓、屠殺和掠奪,漢族人民頑強起義,南明王朝苟延殘喘,清廷企圖對漢族知識分子進行思想統治、文字獄和籠絡收買,這一段血腥而動蕩的歷史。

傅山作為在野思想文化界的領袖和代表之一,其內心的痛苦、迷茫、無助、期盼、失望、堅持,都讓人深深感嘆。就連後世著名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中,也以其為原型創作了傅青主這一武藝高強、醫術精湛、俠肝義膽的武俠形象。傅山這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氣節,毫不愧對「志士仁人」的評價。


推薦閱讀:

【轉載】中醫皮膚病辨證要點
中醫火神派部分醫案全解
中醫暖宮養巢!搓腳心抗卵巢早衰
善解中醫

TAG:中醫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