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人類文明的坐標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坐標,對文物的認知程度和對文化的重視程度標誌著一個民族發展的水平。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憑空而來的,有些事物和現象似乎已是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但其實它是經過無數次的改造、演變而成為今天的樣子,這就需要文化的註解。
馬未都在《百家講壇》傢具篇中說:「今天的人們摒棄了許多我們自己的文化,包括傢具文化,現在絕大多數國人甚至整個民族都在用西方的傢具,這其實是本土傳統文明的一種失落,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很多本民族傳統傢具的精神內涵我們沒有享受到,更無從知道。幾千年文明流轉所形成的傢具文化能帶給我們的尊嚴、愉悅、舒適,我們都不知曉,更無法體會其中的奧妙。
馬未都現在在《百家講壇》上
因此,今天對於已經逝去的文化、遠離的文化,我們首先應該自責,愧疚,為什麼把曾經那麼美好的文化給丟棄了呢?同時,我們還應該感恩,現在全國各地的中式傢具市場佔有很大的份額。而在未來的中國傢具市場,傢具中的文化符號會越來越多,這些對普通百姓生活會有很大影響,這種影響未必體現在實際性的變化中,而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累積。
馬未都之所以選擇從傢具談起,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他那代人的特殊經歷,1968、1969年那個難忘的時代,中國社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當時馬先生全家要下鄉去往遙遠的東北,很多傢具都無法帶走,只能變賣,他把家裡的收音機賣了15元,但不能換成現金,只能在那個信託商店換一件相應等價的物品。售貨員推開一扇大門,指著一大套精美的金絲絨沙發讓他搬走,可他們連個收音機都帶不走,怎麼拿得了沙發?馬未都就在那個商店的大門後看到許多的老傢具,價格都很便宜。那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低落到最低谷的真實寫照,沒有任何要求,沒有任何意識,現在回望那段歷史,是一曲文化的悲歌。
明末清初 黃花梨南官帽椅
古玩,作為民族歷史文化沉積的重要載體,不僅是歷史的、藝術的,她更是人文精神的寄託,哲學思想的折射。馬未都就是將這件事情用最通俗、簡單的語言娓娓道來,無需賣弄,不要玄虛。比如,他認為李白的《靜夜思》——這首寫進小學課本、人人都會背誦的唐詩被絕大多數人誤讀了,人們都認為這四句詩是抒發李白的思鄉之情,夜裡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月色,聊以思鄉。實際上,李白並不是躺在床上,而是搬了一個馬扎坐在院子里。「床前明月光」的床其實是胡床,即馬扎,不是真正睡覺的床。
因為,唐代的建築和現在的建築風格完全不同,我們今天傳統意義上的民居建築是受宋朝的影響,唐時的房子是沒有隔扇窗的,沒有透光的東西,唐代的門叫板門,窗子也很小,根本透不進來光,更不要說月光了。這次馬未都在《百家講壇》說收藏,就是讓更多的人關注我們自己的文化,明白自己的文化。在他的世界中,只要喜歡收藏,不論起點是什麼,進入到這個氛圍中,都會殊途同歸,最終會走到一個點上,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
明末 黃花梨交杌
馬先生聊起他以前遇到過一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甚至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在社會上販賣古董,倒賣古錢幣。「這些人很有意思,他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對中國歷史的了解比大學歷史專業的學生都清楚,因為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飯碗。比如,歷史上的『天顯』、『天贊』兩個年號,不是研究遼史或是對歷史特別精通人是不會知道這個時間的,但那些古董小商販卻是隨口拈來,因為那個時期的錢幣最值錢。慢慢的,那些人在對文化的接觸和收藏中,文化會對他產生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然後這種影響會轉化為一種情感。那就是文化熏染出的發現美的眼睛,從最初的被迫到自覺的審美。她會慢慢感動你,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那段日子之後,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便開始持一種強烈的批判態度,甚至是抵觸和全盤否定,一直到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所以現在很多古代藝術品面臨著不尷不尬的局面,比如,現在某個物件,價值五萬元,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太感冒,他的感受很平靜。但要是一件東西價值500百萬元,以前只是花三五元就能買到,這就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所以我們的民族需要反思,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狀態出現?
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內一角
如果半個世紀以前,國家就很重視收藏與文化的保護,那就不會有馬未都後來的經歷,恐怕也鮮有他接觸古玩的機會了。近三代人,七十年的時間對傳統文化持強烈批判態度的時候,文化便就低落到歷史最低點,沒有人在乎她,對民族傳統與文化積澱的漠視可能超出你今天的想像。而他對文物感興趣時,恰恰是在整個文化的谷底之時。
馬未都對自己三十年收藏生涯的一個總結:像我這樣的收藏經歷是不可複製的,無法可循的,這有其時代的特殊性。時過境遷,歷史是不可能重頭來過的,我沒有任何榜樣的力量。最初接觸古玩,完全是一種好奇,一種懵懂的狀態,大家都知道,那個時代我們所受的教育是徹底的批判舊社會,舊文化,我們並不知道過去的歲月有著怎樣燦爛的文明,以為所有的東西都是黑暗的,醜陋的,後來問號就多了起來,那源於有些東西它向你挑戰,比如,我看到了一隻過去的很精美的碗,不禁問了:過去的人不是很窮嗎,怎麼民間會用這麼好看的碗。就這樣,我發覺有些事開始說不通,也許事情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好奇心一再被激起,就愈加渴望了解更多,接觸更多。
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內一角
耐人尋味的是,馬未都收藏觀的建立正是在破壞觀念肆意橫行的時代——「文革」時期。那時的馬未都十幾歲,正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階段,那十年形成了他日後對世界的所有看法。「文革」結束後,馬未都開始走向自立生活,當他能拿到每月三十元工資時,開始對古玩發生興趣,並且有了購買能力。從一元、兩元的東西買起,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為日後的厚積薄發奠定了根基。
馬未都說,他是幸運的,幸運在於他喜歡的這些東西在整個上世紀八十年代價格都很低廉,即使有所上漲,也是與他荷包的增長是同步的,而那十年間筆耕不輟的寫作也讓他有充足的稿酬來支付他日益擴張的視野。但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出現了困難,尤其是1995年後,古玩市場價格飛漲。現在回首三十多年的過往,頗有些感觸:「可謂十年一代,七十年代是破壞的一代,八十年代是淡漠的一代,九十年代是關注的一代,到了二十一世紀則是一個蜂擁而起的時代了。」馬未都的幸運得益於八十年代,那時的他充滿熱血與激情,年輕而澎湃,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徜徉於收藏的天地。
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內一角
因為對傳統文化長時間的踐踏,那時大多數人對於古玩這些事物是心存憚意的,所以,才會出現琉璃廠的櫥窗里一件雍正時期的大官窯盤子只賣幾百元,卻長時間無人問津的局面,這無疑使有著強烈愛好和前瞻眼光的馬未都撿了許多「漏」。當馬未都回憶起年輕時的往事,彷彿又回到了那令他心醉的時光。他說,有一次,他看中一個人家中乾隆朝的瓶子,那個人提出要用一台電冰箱來交換,但冰箱在當時還是罕見的家電,馬未都就想方設法弄來一台單開門的舊冰箱與對方交換,最後終於捧得寶貝歸。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忽略甚至破壞傳統文化,而今,國人在逐步了解自己文化的燦爛之處,對文化的尊重也在加深。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誌就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在全世界面前,都展示著中國文化的魅力。
雖然「地球是平的」,地球村的概念在逐漸擴大,但是對從小看方塊字長大的中國人來說,也許很難駕馭西方文化,也很難深入理解,我們就是要立足本民族,放眼世界。當面對祖先璀璨的文化遺珍時,應該感到心靈的富足與安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