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你不過是我的陌生人

爸媽,你不過是我的陌生人

4 人贊了文章

錢姐:

您好!

在剛剛經歷了一場和我媽爭吵之後,這二十年來所有悲傷的思緒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淚水溢滿了眼眶。

我是一個來自南方小鎮的姑娘,自小與外公外婆生活,父母在外面打工,在身邊的日子屈指可數,也就是留守孩子。

小時候對留守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同,孩子的世界就是那麼簡單,該吃吃,該喝喝,有外公外婆的照顧,父母的陪伴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

長大後,才發現一切都變了。

小時候的記憶里根本沒有父母的存在,這種程度嚴重到有一次我在家門外玩耍,一個大叔經過,我還猜想他會不會是我爸,時間已使我快忘記父母的相貌了,和他們唯一記憶就是過年回來那幾天,之後又無影無蹤了。

這樣平平淡淡的留守歲月一直維持到我14歲,我媽因為生我妹不得不回家,我爸沒有回來,此後因為我妹的出生,她就在家中呆了4年,直到我高考後念大學又外出了,現在我妹又成了留守兒童。

在和我媽生活的四年里我並不開心,對於她的歸來,我可以理解成她只是為了生小孩才回來的,並不是為了我,四年里,她的重心都不在我身上,全在我妹身上。

初升高時候,我只是按部就班去鎮上的高中念書,我的分數去市裡也不會有好的高中,一年後,我表弟升高中去市裡念書,她這才想起我,還讓我降級去市裡,我當然是拒絕的。

當時真的很氣,我升高中的時候,她什麼都不管,不管我的分數怎樣,她至少都沒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現在看到別人做什麼,又想起來了,簡直不可理喻。

在這高中三年里,我是走讀生,從高二開始早飯是在家裡吃的,因為家中離學校很遠,我每天要起很早,春夏秋冬,早飯全是外婆給我做的,我媽只做過一頓,她那一頓因為我趕時間,都沒有吃過。

晚上呢,同行的同學回到家中有夜宵,我回去,是漆黑一片,我也很理解她,從來沒有主動要求過什麼,但是在高中那個階段,如果晚上回到家還有人在等你,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還有就是一次夏天晚上,放學後就打雷閃電,閃電感覺就要劈在自己頭上了,特別厲害,我那時好怕,回家那條路有一段是沒有路燈的,特別黑,其他的同學都有家長來接,我當時也好希望我媽能夠來接我,可是並沒有,她早就在夢中了,什麼事都不知道。

至此之後,我完全沒有對她抱有任何期望,自己能做的都自己做,很獨立。也是因為和她的相處,我變得非常冷漠,對她,對我妹。

我不知道和她的相處對我有多大影響,與我媽相處,我就很變得冷漠,試想,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的兩個人突然在一起,我是多麼不願意,話也不想和她說,她問一句我答一句,完全就把自己封閉起來,直至高中畢業同學在留言冊說我很冷漠,當時還沒放在心上。

上大學後我發現這種情況更嚴重了,我對同學也很冷漠,同寢室的也是這樣,不想和她們說話,不想和她們有任何的接觸,她們的事情我都不想過問,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周圍也沒有知心的朋友,心裡也很自卑,什麼事情也不敢做。

這個時候我才慢慢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就在想為什麼會這樣,是我的問題還是她們的問題,當我看到其他幾個室友玩得也很好的時候,發現這應該是我的問題,那時我心裡就各種揣測,我是不是得了抑鬱症,是不是有問題。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左右,大一暑假去上了一個培訓班後情況有所好轉,知道自己是內向性格,不願意過多表現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也在努力地改,但唯一改不掉的就是對待父母的態度,我對他們沒有任何的感情,和外公外婆有聊不完的天,和父母不到一分鐘就掛電話,我也知道這樣子不對,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去改變它,而且有時候特別煩他們,不想理他們,打心裡很抵觸。

我自己也很清楚,有他們才有我,也很感謝他們將我養到這麼大,而且我總是很安慰自己,父母健在已是很好了,雖然他們在我小時候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外出,他們在外面做事也很辛苦,都很體諒。

可是從小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感情基礎我也沒有辦法,我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堵牆,永遠拆不掉,而我媽現在還老要求我幹嘛幹嘛,我們沒有別人家孩子與父母那般感情深厚,她還要求我要這般對待她,臣妾真的做不到呀!

今天和我媽的通話又讓我想起這些事,讓我打開電腦含淚敲打出這些字眼,也想著或許這是一次機會,我從來沒有對別人談及過我的家庭,甚至會選擇保持沉默,現在真的很想傾訴一下,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很重要,我也想藉此信表達我的心情,感謝聆聽。

半夏

半夏:

你好!

你的來信,主要在講兩件事:

1,你從小是留守兒童,父母回鄉後,你感受不到父愛母愛,與父母溝通困難。

2,你認為自己對人冷漠,疑似有抑鬱症,覺得可能主要是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問題。

你已經在念大學了,應該知道留守兒童是很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廣泛的社會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

1,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開始放開,人口可以自由流動,成年人可以到遠方工作,獲取更多報酬。

2,但是,我們的戶籍壁壘沒有放開,異地工作的人們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問題都沒法解決。

大部分情況下,為人父母者都願意把嗷嗷待哺的孩子帶在身邊養育,但是,政策限制了人性,讓無數邊遠地區、農村地區的父母被迫做出這種違背人心常理的選擇。

插幾句社會現象的分析,主要是希望你理解,你的遭遇並非是鮮見的孤例,這個世界上,還有成千上萬的同齡人跟你同病相憐。

隨著留守兒童增多,人們開始普遍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這種好心的關心,又帶來另外一些偏頗的刻板印象(主要是媒體造成的偏見),比如:

1,留守兒童普遍心理不健康,人格發育不正常;

2,留守兒童的父母都是只顧掙錢,對子女不負責任的人。

……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我也是農村孩子出身,我自己雖然不是留守兒童,但我身邊的朋友,我的堂表兄弟姐妹、我教過的學生……很多人都曾經是留守兒童。

如今長大了,他們大部分都成為了人格健康、勤奮努力、積極陽光的人。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於自己過去經歷的看法,會受到我們目前狀況(準確說,是對目前狀況的評價)的影響。

我舉個例子:

有一個老師,對班上所有學生都非常嚴厲,二十年後學生們再相聚,回憶往昔時,學業事業有成,對自己現狀較為滿意的同學,哪怕當年是差生,不受老師待見,此刻也會傾向於感謝老師當年的嚴厲教導;

而生活不如意,認為自己過得不好的同學,即使當年成績尚可,也還是容易暗暗埋怨,是當年老師的嚴厲批評,傷害了他的自尊和自信,給他帶來一生的不幸。

而我身邊那些事業有成或生活幸福的前留守兒童,他們的記憶里,往往充滿了對兒時快樂時光的懷念。

他們常說,童年時父母不在身邊,沒有人在耳邊嘮叨說教,沒有人催逼作業,可以盡情跟小朋友們自由撒歡,養育自己的長輩,也比父母更加溺愛自己;

他們甚至還會說,正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事事要靠自己,才讓自己比其他非留守兒童的同伴更加獨立、成熟、善解人意……

所以,重要的不是「過去如何」,而是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我以前也發過意在表達「生活不如意,不能全賴原生家庭」的文章。我瀏覽了一遍之後,發現它們忘記解釋一件事:

為什麼我們願意信奉那些「原生家庭決定論」的觀點,把原因推給原生家庭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這個好處就是,可以推卸掉我們自己的個人責任,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原來我這麼糟糕是有原因的,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本來的那個自我其實沒那麼糟」——這樣,有助於我們重建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這是「原生家庭決定論」的魅力所在,當然,也是它的危險所在。

它的危險是會讓人們很自然地推論:「過去已然如此,這不是我的責任,我只能接受如此命運,我沒法改變,我註定就是一個不幸的人」。

「我沒有責任」這五個字,我認為是人生中藥力最強的「精神鴉片」。當我們生活不順的時候,會習慣性地、下意識地去找這種葯喝,而且容易上癮。一旦喝下這劑「爽葯」,就很難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一言以蔽之,「原生家庭心理創傷論」,從根本上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我們不願承認不如意的現狀也有自己的責任和不敢承擔改變後失敗的結果而創造出來的借口。

反之,如果你想擁有快樂和幸福的人生,正確的思考方式是——在這樣的處境下,我可以做點什麼?

換句話說,當你理解到「原來我這麼糟糕是有原因的,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本來的那個自我其實沒那麼糟」的時候,接下來要做的事應該是「努力成為那個本來不糟糕的自我」,而不是沉溺在「如果我不是這樣的成長經歷,我就可能更加優秀更加合群」之類的迷魂湯里。

「努力成為那個不糟糕的自我」,這句話有兩個要素:

1,要靠你自己「努力」去行動,這是你自己的責任,成功的喜悅歸於你,失敗的風險也歸於你。

2,是要成為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別人眼中期待的那個人,而是做你真心喜歡做的那個自己。

到這裡,道理就講完了。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你信中具體所談的兩個困惑都與人際關係有關。一個是與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關係,一個是與同學的關係。

留守兒童最常見的問題,是無法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這是一個「父母常年不在身邊」與「子女與父母應該親密無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沒法細緻地去解,而應該用一把剪刀直接剪斷。

這把剪刀就是:「父母常年不在身邊」,那他們就是「陌生人」。因此,沒必要強求「陌生人」跟自己親密無間。

小時候,家裡會養雞養鴨,把一顆鴨蛋給母雞孵化,小鴨子破殼而出第一眼,如果見到的是母雞,那它一輩子都會把母雞當成母親,而視母鴨為路人。

這是動物的天性,也是人的自然天性。所以,每次都要重新從一個友善的陌生人開始做起,來建立我跟她的親密關係。

相反,常年在外的爹媽,一回家就要求兒女這樣那樣,對兒女不親近自己出言抱怨苛責;或者兒女打心眼裡不願意親近爹媽,卻又總覺得他們應該像別人的父母那樣細緻關愛自己,那麼就會出大問題。

你曾經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但你現在成年了,念大學了,能明事理了,那就可以嘗試從自己開始改變——

首先,不勉強自己做作地去親近父母;

其次,不苛求父母必須為我們做些什麼。這也是我們最初接觸陌生人的正常表現。

然後,如果我們想跟素昧平生的人建立好的關係,一般會做些什麼呢?

會盡量給對方一個好的印象;會去欣賞對方的優點;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你願意交往的人……

別人如果有所回應,我們會心存感激,感到快樂和幸福,然後做進一步的回饋;被拒絕或者被無視的時候,我們也會自然地往後退,退回到陌生的界限上來。

跟父母打交道也無非如此。如果你把他們當「陌生人」,那麼——

爹媽對你好,你要心存感激,並有所回應,而不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甚至還認為他們做的比你理想中的爹媽少;

爹媽對你冷漠或者有所不合理的強求,你同樣報以冷漠當然可以,不必自責自己不孝,不想打電話,說兩句就想掛,這都很正常,不必強求自己改變。不想親近爸媽,就多打電話跟外公外婆聊聊天。

當然,也不必生氣。你想想,你會因為陌生人不理解你而生氣嗎?

用現實而不是理想的眼光看待爹媽,你會更容易發現好的感情連結點。而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你自己與同學的交往。

你也知道,你就是內向的性格。我不知道你希望自己成為很開朗很會交朋友的願望有多麼強烈,站在我的角度看,內向無非就是一種性格特徵,它無所謂好壞。

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自己太內向,那就去嘗試改變。

而改變的關鍵是,即使你的努力沒有達到效果,也要勇敢地面對自己。

比如,你試圖在舍友面前講個笑話讓大家開心,結果大家都覺得沒趣,氣氛很尷尬,你也要能做到淡然接受自己,而且過後還能繼續想辦法朝這個方向努力。

否則的話,還是先死了這條心吧。

比較自然的辦法,是先從跟一兩個你比較欣賞,對你也比較友善的同學做朋友開始,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去欣賞、去幫助她們,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慢慢地去建立友誼。

關鍵是不強求自己,也不強求他人。

沒有哪本書上寫著「留守兒童沒法交友」,也沒有哪本書上寫著「在人際關係中不夠熱情的人都該去死」,如果你看到了這樣的書,立刻把它燒掉就好了。

我經常講一句歪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人際關係困惑就屬於這類難事,在不傷害他人,不妨礙他人正當權益的情況下,按照自己舒心的方式去與人交往,放棄對他人、對自己、對結果的強求,自然會在人群中找到屬於你的空間。

有句話說:「功夫在詩外」。交友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怎麼跟人打交道,而在於你自身有多少價值。對外界保持必要的開放和友善,然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實力和能力,才是在人際網中自在生活的關鍵,這才是你大學生活最最應該在意的事。

最後回應一下你結尾的話:

家庭環境,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此時此刻,那個對自己處境有所不滿,想要改變和提高的自己。

如果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別浪費時間去上什麼「如何跟人搞好關係」的培訓班了,好好念書吧,姑娘。

錢某某

-End-


推薦閱讀:

其實落單並不可怕,人群集中的地方才是最危險的。
讀心術:讓壞女人快樂的三個原因,你懂嗎?
朋友借錢怎麼委婉拒絕呢?
心理學:容易生氣的人,大多是由於這5個原因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 | 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