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對心血管疾病的調節作用
來自專欄食品放大鏡
2018年一篇發表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的文章,對微生物對心血管疾病的調節作用進行了綜述。
摘要:
儘管我們很早就知道飲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原因,但是近十年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食物攝入、腸道微生物代謝和宿主相互作用能夠對調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和微生物相關的分子模式被人體宿主受體所感知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宿主體內的微生物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代謝物例如三甲胺-N-氧化物、短鏈脂肪酸和次代膽汁酸,這些物質都能夠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最近的研究發現支持一個觀點:對宿主和微生物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靶向干預可以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產生一定的作用。這篇綜述總結了腸道微生物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機制,並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干預進行了重點闡述,未來有必要找到微生物通路與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的因果關係。
關鍵點:
(1)微生物菌群特別是腸道微生物菌群,和人體宿主息息相關。它能夠影響宿主代謝,從而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在小鼠模型中,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可以通過腸道微生物的移植而轉移過去。
(3)與微生物相關的分子機制能夠被宿主機制識別受體所感知,從而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產生。
(4)普通膳食營養物的微生物代謝,都能夠產生抵抗動脈粥樣硬化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代謝產物,這些物質能夠參與宿主的受體系統,從而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產生影響。
(5)腸道微生物代謝物—三甲胺-N-氧化物的血液水平與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結果的發生概率有關。
(6)來自微生物的短鏈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能夠參與宿主的受體反應,從而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產生潛在影響。
(7)來源微生物的次代膽汁酸能夠調節膳食脂肪的吸收、細胞表面的信號傳導和核激素受體水平,從而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產生潛在影響。
(8)針對腸道微生物的靶向治療方案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產生一定的作用。
圖1:微生物分子機制與宿主識別受體相互作用,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產生。
圖2:腸道微生物代謝物—三甲胺-N-氧化物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圖3 次代膽汁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微生物產物
推薦閱讀:
※人的這個器官被稱為 「第二大腦」,快來檢測它是否健康!
※畢英佐:動物腸道微生物及微生態製劑發展動態!
※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你的健康
※你身體90%都是細菌 腸道微生物決定你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