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瑜伽究竟要不要學解剖?
來自專欄瑜之初心4 人贊了文章
文:瑜之初心
近些年來,瑜伽逐漸流行並被大眾所接受,瑜伽受到的熱捧讓這門運動成為香餑餑,無關乎性別、不在乎年齡,大家對瑜伽的熱愛也曾將這門運動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不過大多數伽人對這種負面言論有的只是不屑。不過另一種言論又在瑜伽圈裡引發了一場熱議:學瑜伽究竟要不要學解剖?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課程,為了製造噱頭都會加入解剖相關的東西,就感覺瑜伽只要沾上了點解剖就顯得高端許多,課程也會更暢銷一些,也會更貴一些。一方面有人對瑜伽解剖全力追崇,瑜伽的學習交流過程中總要沾點解剖的影子,大師即視感油然而生;而另一邊又會有人對解剖嗤之以鼻,瑜伽解剖無用論呼之欲出,認為解剖學只會誤導伽人,毫無用處可言。誰是誰非,孰能判斷?
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都走向了某種極端,任何一種新鮮事物的誕生總會引發某種爭議,而觀點持有方為了極力證明自己的觀點容易走向某種極端,人們容易抵觸與自己看法相違背的東西,還未細究潛意識裡就已開始持批判態度。就像辯論一般總想辨贏,人的本性本如此吧,趨於爭強鬥勝。
而我向來比較中庸,主張的觀點都是採用用接納性為主,批判性為輔,任何一種事物誕生總歸是有它的道理,但接納並不代表全盤接收,我們是有思想能思考的個體,帶著辯證的眼光去接納,精華的部分我們去接納,糟粕的地方要學會摒棄。
我個人覺得瑜伽練習者學習解剖學不能單純的用好或壞來界定,你不能說它完全無用,更不能說它就代表瑜伽的權威。瑜伽和解剖是兩個不同圈子的事物,只是因為人而使他們產生了某種聯繫,但它們之間是互相代替不了的。
如果你是瑜伽練習者,那麼解剖學只是你的一種輔修工具,它能讓你更好的理解瑜伽,就跟資深瑜伽老師還會學習一些養生學、醫學之類的知識一樣,你始終要記住你學瑜伽,那瑜伽就是主要目的,其他任何的相關學習都是輔助性的作用,換言之,瑜伽是主角,其他都是配角,配角的定位決定了它無法搶走主角的光環。
同時你不能因為解剖難學,詞語晦澀難懂你就斷言它無用,瑜伽的主體是人,而解剖學能讓你對人的各方面構造有一定深入的了解,而這種了解會讓你在瑜伽練習過程中更容易找到覺知,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瞎練。
當你做下犬的時候,你知道啟動哪裡的肌肉防止肩胛骨下壓,你也知道如何保持後背的長直而有力,你更知道身體各處順位的位置。
如果你想要知道每個體式的原理必然是要先從構造學起,有點解剖基礎會讓你覺得每個體式都是那麼的簡單,覺知是那麼的容易獲得。
當然學習解剖不是讓你拿本書從頭到尾把每塊骨胳,每處肌肉的名稱背下來,那不叫學習,先拋開記憶這些生澀的名詞有多難,即使你都記住了也未必知道如何運用,會學習不意味著死讀書。
我還真看過網上有老師照著每個肌肉骨胳的名字進行教學,全程只有陌生的名詞,而無任何延伸講解,就這樣的課程還有那麼多人追捧也是納悶了。你這樣的課保准你學完還是蒙的。
在這裡分享點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我沒有系統的去學習解剖,也不是科班出身,只是源於對瑜伽的愛好,喜歡專研瑜伽,每次瑜伽練習的過程中,我都會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的體式下身體是哪些肌肉骨頭在做功,不懂的我就會去翻書或者網上查閱,就針對我疑問的點去找答案。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一直給大家在灌輸瑜伽學習方法,文章講的也大多是乾貨,而這些乾貨的來源便是自己的思考,所以大家凡事都多問個為什麼總歸是好的。
初心碎碎念:其實後台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朋友會對我有的觀點提出質疑,我都會虛心聽取,而對於與我觀點向背的我都會查證後予以回辯,是我錯了我就虛心請教,對方錯了的話同樣我會據理力爭,瑜伽告訴我要時刻站在真理的那邊,我不會為了討好任何一個伽人而趨於認同對方的觀點。
當然咯,一般別人對自己質疑的時候心裡是會有那麼一下膈應,人嘛,潛意識裡都喜歡聽好聽的,要不然怎麼有拍馬屁這麼一說,哈哈哈,所以後台朋友覺得文章里有任何疑問的地方歡迎提出,不要覺得冒犯,有疑問說明動腦子了,而一番探討之下於你於我都是一種成長。
瑜之初心,一個愛生活,愛瑜伽,愛分享的傻姑涼。
業餘喜歡結合自身的學習寫一些關於瑜伽的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瑜之初心",每周都有更新哦,希望能讓喜歡瑜伽的你少走些彎路~
推薦閱讀:
※髖部解剖——來自《格氏解剖學(第41版)》的權威講解
※胸鎖乳突肌觸診 | 觸診解剖學&我們的功能運動
※【知識園地】頸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 第078集-脛骨與腓骨的連結
※上肢肌,解剖學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