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得,創造一所沒有圍牆的醫學院

醫得,創造一所沒有圍牆的醫學院

自2017年9月以來,北京大學醫學部引入了新的教學方式,即通過在線醫學教育平台—醫得進行備課、上課和複習。

切入痛點,推陳出新

眾所周知,人體標本一直制約著解剖學這一重要課程的發展,由於標本資源非常稀缺和標本自身的易耗性,很多醫學院無法實現一對一的理想狀態,不得不面臨每5-6名學生使用一具標本的現象,甚至存在幾十名學生共用一具標本的情況,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解剖操作能力,同時對教學質量和未來的實際臨床治療形成隱患。長期以來,不少院校的解剖課藉助圖譜和人體模擬模具進行教學,這種方式無法立體直觀地展示人體真實結構,特別是神經系統等模型,難以用平面圖形或簡易模擬模具表現出來,進而導致學生無法快速理解和掌握。曾經身為醫學生的醫得創始人張博揚對此深有體會:「記得上系統解剖學第一節課時,張衛光老師就告訴我們:人體解剖學是醫學課程學習和醫學工作的基礎。臨床醫學的發展、新的手術方式和操作的開展、新醫師的培養等均需要解剖學的支持。人體解剖學是基礎醫學學科中與臨床聯繫最緊密的學科之一。」「正是在北醫老師們的諄諄教導下,培養出了我的北醫情懷,並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自身努力去改變中國基礎醫學教育事業。」在家人、大學老師和朋友的鼓勵下,張博揚本科畢業之後,選擇出國留學深造。2016年,張博揚學成歸國,帶領一批醫學及互聯網等行業英才,於2017年研發出應用於醫學教育領域的在線教育交互平台—醫得。醫得平台中的模型是中國第一版基於真實人體斷層掃描的3D生物數字化人體解剖模型,並與北京大學醫學部解剖學系建立合作,成為教師可講解、醫學生可學習的線上教學平台。

虛擬操作,科技智學

醫得採用國際先進的人體斷層掃描及三維模型重建技術,細節逼真,環境真實,為廣大醫學生帶來福音,在北醫引起好評。一位來自臨床醫學的學生說:「醫得能夠讓我更真實的了解各器官組織在真實人體中的解剖學位置,尤其『手術刀』功能讓我提前體驗了一下主治醫生的感覺。」「非常切合醫學生的學習所需,並且因為有3D模型和文字講解,能夠使我們更容易建立立體結構的概念,由於課本只有圖片,醫得能夠很好的幫助醫學生學習。另外醫得的界面設計很有邏輯性,能能讓使用者一目了然。」另一位來自台灣的學生說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速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一些地方醫學院也開始逐步使用醫得教學平台,不少老師反映到:「醫得的引進,確實對平日授課有所幫助,通過更形象的3D模型講解,更好的讓學生們理解了解剖學知識。」「之前授課中遇到的如『對顱腦做解剖,該如何形象地跟學生講解12對腦神經的具體位置?所支配的肌肉和功能有哪些?』等一些問題,不僅困惑著我們,也成為往年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醫得的引進,正好解決了此類的題。」醫得網站平台通過結合自身3D技術、VR及AR技術,幫助用戶在虛擬場景下觀察人體各結構,腦部重要結構和神經的分布情況也輕鬆展現。就目前版本而言,用戶使用醫得 3D版或VR版教學平台時,均可體驗真實操作環境,除了基礎的模型瀏覽、圖譜對照、文字講解等功能,用戶可通過一把虛擬手術刀真實體驗對模型的解剖操作,「親自」把模型切開並還原,大大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性。例如:一名肝癌患者,如果前期將真實病例錄入至醫得病例庫中,模擬患者病情,便可通過虛擬技術模擬手術現場,給學生提供場景再現和實踐操作的機會;同時,文字和圖譜的實時對照,以及即將上線的模擬題庫、名師講解視頻等功能,將真正實現無紙化教學這一設想。受目前VR技術的制約,目前的技術難點仍在於「觸覺」的實現。據悉,下一步醫得將著手攻破這一問題,打造完美的教學體驗。張博揚表示,醫得團隊將一直秉承「大健康,大教育」的戰略目標,幫助中國培養出更多優秀合格的醫生。中國醫學教育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這一願景將不再是一個夢。他說道:「這將是醫學的新紀元,也是教育的新紀元。」

推薦閱讀:

《醫學三字經》講解
《一個醫學叛逆者的自白 CONFESSION OF A MEDICAL HERETIC》
十二辟卦、傷寒欲解時與時間醫學
宮頸癌疫苗真的有用嗎?

TAG:醫學院 | 解剖學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