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網貸借款人上徵信的事

聊聊網貸借款人上徵信的事

下午被P2P上報「逃廢債借款人「的信息刷屏了,本著嚴謹的態度求證了相關信息後,再本著嚴謹(騙粉)的態度聊一下。


一、利好重點看療效

1、 慣例,還是先看發文單位和抄送單位。互金整治辦發函,抄送人民銀行徵信局、發改委財金司、徵信中心、中國互金協會、百行徵信。徵信局和財金司的職能都有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部分,而這次數據的主要接受個人理解應該是徵信中心、中國互金協會、百行徵信了。

2、 徵信中心,也就是大家常提的人行徵信,對於網貸機構來說還是高不可攀,印象中還沒有出現以P2P作為主體接入人行徵信的網貸機構。風控所需的徵信報告來源主要來自借款人自己查詢或者一些檯面下的「付費通道」。成本和查詢時效也限制了大部分網貸機構的借貸產品用不上人行徵信,雖然《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中要求了網貸機構披露借款人6個月內徵信報告的逾期情況(鬼知道各家機構用的什麼方式披露的)。

3、 中國互金協會,和信用有關的是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些頭部平台已接入,本人從業的一百線小平台1月份申請接入,現在8月,還在排隊對接。

4、 百行徵信,從去年底至今批准、籌建、成立。1月的時候寫過一篇挺啰嗦的東西:https://mp.weixin.qq.com/s/omVAR6vgEb9-vrbKIUQcxQ(標題是小編改的)。當時期望百行或許可以作為P2P的徵信信息官方來源。6月還是7月,協會組織過去百行參訪,結果因場地受限報名申請被拒。看新聞,除了持牌金融機構外也接入了部分頭部平台。

以上,在當前環境下特批開放報送的事不管是對整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是對於穩定投資人信心、輔助平台催收還款,確實是重大利好。但也應認識到其作用並不會立竿見影,此前並未全面對網貸機構開放的渠道此次「特批」成行,望是一個好的開端。(徵信負面對個人的影響如不了解可網路搜索相關內容,本文不述。)


二、 報還是不報,或者怎麼報

在利好之外,對於部分平台可能存在尷尬的選擇問題,要不要報或者怎麼報才合適。

經常報送數據,向街道辦、派出所、存管行、協會、金融辦,甚至一些對外的合作,對方考慮到這個目前人人喊打的行業的特殊性也會要求報點數據過來。但是報送數據一直有個尷尬問題,主動權在平台,報與不報、真報假報在非監管層面是無法識別的,即便監管層面在未將大量數據關聯後分析可能也無法發現問題。

這次的數據是惡意「逃廢債人員」名單,重點應該是七八月份的逾期借款人。理論上平台為了催收回款,好不容易有個上徵信的機會,會將平台的逾期借款人名單全部上報。但不是所有平台都有這個坦白或「自首」的勇氣。

幾個關鍵問題:

1、 平台根據信息披露指引要求,需要披露逾期數據和代償數據。這次上報的逾期、代償數據一定和已經披露的數據匹配嗎?如果是通過代償轉讓了債權,深挖下去代償方是否合格?代償資金來源是否合理?代償是否真實?

2、 此次上報的數據欄位綜合平台披露信息(如真實)如經過分析可大致了解平風控水平,雖是信息中介但實際也在做著經營風險的業務,風控能力一定程度反映了平台持續經營的能力。如果報的過多了會不會作為後期分類處置的依據被清退、取締。

3、 存在著一些自成立起沒有發生過逾期或者長期沒有發生過逾期的平台,迷一樣的平台不知會在哪次報送中會暴露。

如人民日報提及網貸行業存在先天不足,那麼例如信用體系建設、數據報送機制此類基礎建設,只有點滴積累和長效堅持,才能以後天補足。

推薦閱讀:

網貸互聯: P2P備案統一驗收標準方式|餘額寶規模超過中行活期存款
P2P平台上線了銀行存管也能爆雷?
管理團隊經驗豐富,P2P平台就安全嗎?
為啥我投的100多家P2P都雷了?
點融網怎麼樣?安全嗎?可以投資嗎?

TAG:徵信 | 網路貸款 | 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