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生存現狀:每天都很焦慮,但不想回去上班

自由職業生存現狀:每天都很焦慮,但不想回去上班

來自專欄土土土槽21 人贊了文章

某天,在我建立的自由職業群中,一個已經自由職業4個多月的女生問:「你們都焦慮嗎?我想重新回去上班了。」

問其原因,才知道她最近採訪完一些優秀的職場人士後,開始感到自卑。

「我現在可以靠自由職業賺錢,但是真的有進步嗎?」她說。

「要不要回去上班?」這大概是每一個自由職業者在自由途中,腦子裡都會閃現的一個問題。

因為對於大多數自由職業者來說,外人眼中自由美好的自由之路,每一步都走得無比掙扎。

賺不到錢的時候焦慮,懷疑自己的能力,思考要不要重新回到職場上班;

賺到錢了更焦慮,思考自己的長遠規劃,思考當一個人脫離了社會與公司為你搭建好的職業發展坐標系後,未來的發展道路該朝著哪個方向走,才不會在社會上失去競爭力。

「花更少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可以賺到比上班更高的工資,擁有大把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也許是大部分不想上班的上班族們心中最理想的自由職業狀態。

的確有部分自由職業者正在過著這種生活,卻不是普遍現象。

前陣子,我在網上發起了一個自由職業生存現狀問卷調查,說實話,部分調查結果挺令我吃驚的。

我將他們分類整理成文字和圖表,一起來看看這群無畏追求自由的年輕人,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吧。

正式開始閱讀文章前,請先了解下此次調查的樣本數據:

樣本數量:94人

樣本來源:"土土土槽"公眾號、豆瓣、微博、知乎

年齡分布:22-25歲 36.56%;26歲-30歲 40.86%;30歲以上 22.58%

地域分布:一線城市 54.84%;二線城市 26.88%;三線城市 18.28%

(註:下文數據僅體現參與此次調查的自由職業人群,不代表全部自由職業者)

什麼樣的人在從事自由職業?

美國作為自由職業大國,Upwork (一個自由職業者找工作的平台)在2016年發布的報告就顯示,美國有5500萬自由職業者,佔總勞動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隨著互聯網化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傳統企業坐班式的工作制度正在遭受一些新興、靈活的工作方式的挑戰。比如零工經濟,比如國外的谷歌、微軟等公司,已經開始實行開放性的遠程工作模式。

隨著自由職業這一獨立工種在全世界的發展成熟,這幾年也湧現了越來越多服務於中國自由職業的機構和組織。

Elance-oDesk 平台的CFO透露,中國的自由職業者已經在其平台上賺了5千萬美元,未來,全球的自由職業市場規模將達2-3萬億美元。

那麼,在自由職業仍然比較小眾的中國,什麼樣的人在從事自由職業?

在上文的樣本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此次參與調查的自由職業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77%,也就是本科畢業8年以內的人。

在這些人之中:

一半以上自由職業者自由時長不滿一年。

佔比第二多的是工作2-3年的自由職業者。基本規律是:自由時間越長,人數越少。

這很正常,畢竟自由職業在國內被越來越多人知曉認可,也是最近2-3年內的事。

和國內一些為自由職業者提供服務的組織機構一樣,大部分中國的自由職業者們仍處在探索期。曾經有人說: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已發展成熟,看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否健全就行。

如此來看,無論是社保還是納稅都沒有相應健全的保障體系的自由職業,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由職業種類top3:寫作、設計、開店

經常有讀者問我:什麼樣的人才能做自由職業?我都會告訴他們:要麼有一項可以變現的技能,要麼有錢。

在美國的5500萬自由職業者中,大多是作家,攝影師,程序員,編輯,設計師以及諮詢師等技能型選手,他們既可以獨立接活,也可以團隊合作。

而在此次調查中,自由職業種類排行的前三名分別是:寫作、設計和開店。

寫作和設計都是技能服務型自由職業,開店則是先有資金,後自由的類型。

這三種職業也充分應證了我說的那句話:想要做自由職業,要麼有變現技能,要麼有錢。

自由職業的收入如何?

這可能是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花更少時間,賺更多錢」是大部分人對自由職業的美好幻想,然而現實卻是:

接近一半自由職業者比上班時賺得更少。

這其中有29%的人雖然賺得更少,但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這些人雖然賺得更少,卻樂於享受現有的生活狀態,並不急於重回職場。

「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

「更能看清自己的內心,因為每天都在和自己交流。」

「痛並快樂著。」

「事業上的收穫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自律和熱愛生活。」

這些都是他們選擇繼續自由下去的理由。

而剩下17%不能維持生活開銷的人中,超過一半人表示1年內會重新回到職場上班。

「脫離了上班的束縛,自己反而一下子放縱起來,就像考上了大學就丟開書本一樣,自律什麼都是說說的,完全做不到,很焦慮很不安。」

一位自由一年內,從事寫作的自由職業者在問卷里這樣留言。

但即便如此,仍有36%的自由職業者賺得比上班更多,並且:

一半以上自由職業有穩定收入。

自由職業者們在焦慮什麼?

即便有穩定收入,焦慮感仍然時刻圍繞著自由職業者們。

在「自由職業是否焦慮」這個問題中,43%的人選擇了每天都在焦慮,53%的選擇了偶爾焦慮,只有3%的人從不焦慮。

他們都在焦慮些什麼呢?

焦慮排行top3: 經濟收入、長遠規劃、自我成長

「我能不能靠自由職業養活自己?」這是每一個想從事自由職業的人首先會考慮的問題。所以,經濟收入是自由職業者一切焦慮的源頭。

為了緩解這部分焦慮,一部分人在工作外收入已經比較穩定,或者與工資持平時才敢正式開啟自己的自由職業之路。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自由職業在剛開始自由的1-3個月,還是會因為收入的不穩定而陷入恐慌之中。

「我自由職業第一個月的收入是超過工資的,但我更焦慮了,擔心下個月賺不到這麼多錢怎麼辦。」一個辭職後從事自媒體創業的朋友告訴我。

有時自由職業發展到中後期,經濟收入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職業規劃和自我成長的問題又會冒出來。

「我要一輩子都做這件事嗎?」

「我現在做的事,幾年以後還有競爭力嗎?」

「沒有老闆和職場環境的督促,怎樣在工作的同時快速成長?」

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的自由職業者,常常會陷入孤軍奮戰、沒有方向感的焦慮之中。

「因為從事的是一個人完成的寫作工作,所以自認為比以前更需要社交,並以此來緩解工作的壓力。」

一個從事寫作的自由職業者這樣留言說。

自由職業更自由嗎?

無論自由職業有多焦慮,大部人卻選擇了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路在擴寬,資源也在增長,嘗到甜頭誰還願意回去。」

一個從事設計工作的自由職業者說。

就像被放出籠子的鳥兒一樣,雖然外面的世界風吹日晒,再也沒有人定時投食了,一旦它嘗過自由的滋味,就不會重回鳥籠。

在你覺得「自由職業更自由了嗎?」這個問題中,一半以上的人選擇了「比起上班,還是自由很多」。

但自由的代價卻是:

不規律的作息成了大部分人的常態。

幾乎一半以上的人自由職業以後開始間歇性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只有22%的人能做到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自律成了大部分自由職業者難以克服的「痛點」:

「以為自由職業後會一直出去玩,事實上由於拖延,工作一直做不完,很少出去玩 ,希望能夠改善。」

「由於拖延和不自律,感覺業餘時間變少了,工作時間更長了。」

類似的留言問卷里還有很多。

但對於那些自律的自由職業者來說,他們也確實體會到了更自由的生活。

「時間把控上自己有了更多的主動性,能夠利用時間做一下自己喜歡做或者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來看看書旅旅遊擴展自己。」

「可以隨心所欲,寫完一個項目出去旅行一次。」

「其實並不會每天睡到自然醒,只不過偷懶的時候更舒服一點。」

但無論是自律的自由職業者,還是晝夜顛倒的自由職業者,他們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想要一直自由下去。

雖然每天都很焦慮,雖然掙得也許沒上班時多,雖然每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會想到:「要不要重新回去上班?」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在問卷的最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繼續:

就像一個已經從事寫作2-3年的自由職業者說的那樣:

一個人抽象地盪過,就再也不能具象地上班了。

那麼此刻還在上班的你,看完這份自由職業生存現狀調查,還嚮往這種抽象的自由嗎?

ps:在公眾號「土土土槽」回復關鍵詞「問卷調查」,可以獲得此次問卷調查的完整版數據。

首發於:公眾號「土土土槽」,都市青年生活記錄,給你100種不上班的理想人生。

推薦閱讀:

老闆越寬容,員工越沒用!
職場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你有拖延症,我有手賬術?? 你有焦慮感,我有手賬術?? 每個職場人都該學一點的萬能手賬術
最近一些培訓,考試的總結
行走職場:男士正裝顏色兩大搭配要領|職場資訊 - 易才網

TAG:職場 | 自由職業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