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GI(血糖指數)對減肥來說是個沒多大用的數據?
來自專欄雲健身46 人贊了文章
注意,沒多大用,不代表沒用,我絕不是說GI這個數據完全沒用,只是說大可不必太過在意食物的GI數據,「GI緊張症」、「GI威脅論」,都沒必要。而且,我是從減肥的角度來說的,這裡只講減肥。
需要多少胰島素,更多要看你吃了多少碳水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覺得,食物GI高了,血糖就高了,胰島素就高了。實際上也不一定。比如說,糖的GI高,你吃一小塊糖,其實血糖沒多大變化,胰島素變化可能更微弱。
胰島素的作用是處理血糖,GI只是考慮血糖升得快慢,但是沒有考慮血糖的量。我們把胰島素想像成小卡車,血糖就是它要運走的東西,比如磚頭吧。
血糖就算升得很快,一下子就給你倒地上500公斤磚頭。500公斤磚頭,要運走最多來一輛小卡車就夠了。
可是有時候血糖雖然升的不快,但是源源不斷的來,比如來了5噸磚頭,那麼你需要的小卡車還是很多。所以,胰島素需要多少,最終還是看我們有多少血糖需要處理。
所以就出現了GL,也就是血糖負荷這個概念。
血糖負荷,意思就是我們需要用胰島素來處理多少血糖,怎麼算呢?就是用一種碳水的GI乘上你吃了多少這種碳水,再除以100。
比如米飯,GI就算是85,我們吃100克米飯有大概25克碳水,那麼就是85X25/100=21.25。我們要是吃了多種碳水,那麼就分別算GL,然後加在一起。
這樣算肯定是很麻煩,但是大致可以估計自己的準確的處理血糖的壓力。
所以,要是考慮胰島素的話,即便胰島素跟減肥有關係,那主要也還是要看GL而不是GI。低GI的東西吃得多,胰島素照樣也相對高,只有碳水量都一樣的時候,對比GI才有價值。
而且,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說明低GI飲食一定有利於長久減肥。尤其是對於碳水吃的本身就不多的人來說,GI對減肥的影響就更小。
GI其實是挺「不靠譜」的一個數據
為什麼這麼說?我以前也講過,混合食物的GI很混亂。實際操作當中考慮GI的意義很小。
比如你中午要吃飯了,300克牛肉、一個洋蔥、一些生菜、200克培根,然後打算選擇200克的主食。這時候再精挑細選,看主食的GI,其實沒什麼意義,選白麵包還是紅薯,差別不大。
因為跟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東西一起吃,什麼高GI的食物也變成低GI了。
混合食物當中的蛋白質、脂肪,如果比例大,那麼會極大的延長胃排空的時間。主食GI再高,胃排空慢了,GI也就低了。
除非你只吃主食,那麼選擇一下還有意義。但是大多數人每頓飯都是吃混合食物,所以只要主食不是很多,那麼GI的意義始終是有限的。我們看一下混合食物的GI就很明了了。
說GI「不靠譜」還有一個原因,GI這個數據,不是食物固有的數據。不像食物的熱量、營養素的含量,相對還比較穩定。GI是用人測出來的。也就是說,GI這個數據,是讓一個大活人,吃下50克的某種碳水,然後采血,看看ta血糖的變化,最後計算出來的數據。
那人和人之間差別就太大了,同樣是白米飯,有些人吃了血糖就升高5,有些人可能就10(這是隨便說個數字),這種情況很正常。
即便是同一個人,有數據稱,同一個人在兩天之內,吃同樣的東西,測出來的GI值能相差23%-54%。即便是同一天,上午測下午測,GI也都差很多。
這是同一個人,同一種食物也一樣。胡蘿蔔生吃的話GI也就十幾,去了皮就變成了30多,煮熟了就變成50左右,有些做法甚至能讓胡蘿蔔GI超過90。
所以GI這東西比較沒譜,參考一下,基本上有個相對高低GI的概念也就可以了。減肥首先還是看熱量,所謂「胰島素致胖論」,其實本身就是蒙傻老百姓的。
胰島素確實有利於脂肪的合成和儲存,但是沒有多餘的熱量,胰島素再多也是白搭。讓人胖的熱量盈餘,不是胰島素,這件事,主流營養學界早就是有定論的,吵吵,都是一幫假專家在民間帶著一幫什麼都不懂的老百姓吵吵。
另外,即便假設,GI跟減肥關係密切,但是我們上面說了,食物GI本身,混合食物的GI,都是很不穩定的一個數字。米飯GI80+,但是跟肉一起吃,混合食物GI很容易就只有30多了,這種情況下我們乾脆不用很緊張米飯。
推薦閱讀:
※12條抗癌飲食黃金法則
※全球最佳飲食排行榜
※飲食禁忌因人而異,特殊人群,特殊禁忌
※糖友飲食牢記一到七
※准媽媽孕晚期的飲食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