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做社群,為什麼你白忙活一場,別人卻能「躺賺」千萬?
來自專欄新媒體的故事
微信,作為一款「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在使用的社交軟體,可謂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流量池」。就在這個得流量者得天下的新媒體行業,微信上的一系列已開發或者待開發的功能自然成了需要大量流量人群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其中,微信社群就是一把能夠快速實現聚集流量並且是精準流量的超強武器,同時還能實現更加直觀的與用戶交流,了解用戶需求,與用戶建立更加長期穩定的聯繫,有更高的產品轉化率。但凡成功擁有並且玩轉它,就能讓不少個人和企業實現月入十萬、百萬甚至千萬,成功走向了人生巔峰!比如十點讀書會創始人林少、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28推精英會創始人牟長青等等。
基於此,每年前赴後繼做社群的人數不勝數,可是總有一部分人成為了被「後浪」一把拍死在了沙灘上的「前浪」,不但沒有為自己實現理想創收,甚至還賠的傾家蕩產。
那麼這兩種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是什麼呢?經過小編我這麼多年在社群運營界的摸爬滾打,我發現那些社群運營失敗的管理者都犯了同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社群很容易,只需簡單的拉個群社群就成立了。這樣的群絕對不是社群,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其實,絕大多數群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三個月。群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暫,曇花一現,就是因為沒有共同的目標。
社群應該是一種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精神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是一個嚴謹的體系,需要精心的設計。通常來說,社群的建立需要這4步:
01
創建和初始化
對於一個社區/社群的初始化而言,最為重要的事, 就是找到一個主題。對於一個社區或社群而言,它一定是基於某個特定主題而存在的,而成員間的交流和互動往往也會圍繞著這個主題而展開。對於社區/社群而言,一個好的主題要麼可以帶來某種特別的感覺(比如有趣和共鳴),要麼可以帶來明確的價值認知,即讓用戶知道他在這裡可以得到什麼和應該怎麼參與。
另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個好的社區, 一定都有某種普世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普遍是利他性且能得到廣泛認同的, 最終會體現在一些規則上。例如,很多活躍數十年而不衰的網站論壇,都會通過規則要求用戶們認真回帖感謝他人。在初始階段,社區的創建者和管理員們必須要以身作則地去普及和傳遞這樣的價值觀。
02
信任感與價值確立
這是幾乎所有社區/社群運營者都需要去突破的一環。
信任感通常產生於社區提供了超出用戶期待的服務和回報之時,例如某明星的粉絲們本來只是想加入一個粉絲社區進來看看,結果真的見到了明星本人過來跟他們互動;例如加入某個運營學習群的朋友們本來只是想看看,結果發現群主每天在群里發的各種乾貨真的讓他們很受用,甚至有一天真的自己通過應用群主分享的乾貨完成了某個超牛的小項目;再例如加入了一個行業交流群本來只是不明覺歷, 結果發現這個群里真的每天都有很多牛人大神在群內各種噴,讓自己眼花繚亂,大開眼界。
直白點講,這一過程就是從「不確定在這裡可以得到什麼」 到明確知道「這裡可以給我提供什麼價值」的過程。這一步產生後,那些原本只是觀望的用戶會開始願意在社區內去更多產生行為,例如發言提問和吐槽。當然,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有了信任感和價值後,用戶也會開始對社區有期望,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 假設他們的期望持續得不到滿足,這些用戶們是可能會憤怒甚至倒戈的。
03
去中心化,社區成員之間關係網的構建
截止到第二步為止,這個社區/社群的人際關係網路都仍應該是一個高度以社區創辦者、管理員或明星用戶為中心的狀態,它意味著較大的風險—— 社區的存活與發展,將取決於少數的幾個人。一旦這幾個人不堪重負又或者是明星用戶離開, 社區很可能將毀於一旦,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在很多社區的發展史上曾反覆出現過。要解此結,需要去中心化,把一個高度中心化的網路變成一個幾乎無中心化的網路。去中心化的方式無外乎兩種:
1、培養和發掘追隨
假設你的社區是擁有一個能夠被大家所認可的普世價值觀的, 並且已經與用戶群體間建立起信任感,通常這個時期會逐漸冒出來一些認可你價值觀和理念的積極分子。你需要去觀察、鼓勵和發掘他們來幫你在社區中去做很多事,甚至,過往本來是創建者們扮演的一些重要角色(如精神領袖、 話題發起者等),需要大膽地由這些追隨者們來完成替代, 當原本的一個中心變成了多個中心時,社區的生命力和可持續性都會同時得到加強。
2、通過引導,幫助社區內的用戶間建立起關係
社區的本質是由眾多個體構成的一個信息關係網路,而QQ群、豆瓣小組、論壇等都只是這個網路的載體而已,只有組織中的眾多個體彼此間產生連接時,一個社區才能真正成型。並且,這種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澱到具體的產品形態中。促成用戶建立關係的方式,大面上主要有依靠討論互動和依靠共同行為兩種, 此處也不再展開做過多敘述。
04
社區的「自生長」
當社區中的多元化關係鏈被建立起來後,一個社區就具備了「 自生長」的能力,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對社區已無法完全掌控,會有很多事件、話題和關係在社區內自然發生,這也是作為社區運營人員最希望看到社區內出現和發生的狀態。
到了這個階段,運營人員最應該做的,就是基於社區的共同價值觀為社區的行為言論划出一條邊界,又或者制定出某些遊戲規則,在規則內大家可以完全自由地討論和互動,但一旦觸碰到規則,則應該堅決封殺。另外,另一方面要考驗運營的,就是如何拓展社區可以承載的話題,通過話題的延展來擴大自己的潛在用戶數量。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價值的社群基本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價值觀、規則、結構、互動和利益。
價值觀:認同商業之美,崇尚自我奮鬥;反對屌絲文化,樂於奉獻共享。
規則:羅伯特議事規則;班長推舉制、唯一授權;凡活動必須報備;不允許談論政治、宗教。
結構:總部—班長—組長—書友。
互動:官方活動+自發活動;線上活動+線下活動;免費活動+收費活動。
利益:組織活動、分配福利;銷售產品、獲得分成。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究竟要怎麼避免一個社群的衰落呢?我認為,當一個社群對用戶存在價值時,當群員在這個群內能夠得到的東西與Ta進群時所期待的一樣時,這個社群就不會衰落。
除此之外,社群定位模糊也將造就它的衰落,沒有定位的一個最明顯表現就是什麼人都可以入群,結果一個群里既有大牛又有新手,把不同層次的人混在一起,認為這是所謂去中心化自組織,殊不知這恰恰是把牛人給騷擾走的最佳方法。事先通盤考慮過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的群壽命更長,灌水群必死。
推薦閱讀:
※張兵:社群營銷必備維度之【有接龍】
※?九柏學社:一個一本萬利的社群變現項目
※社群邦:吳曉波一個優秀的社群取決於三個關鍵點
※社群運營:活躍社群的六大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