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的紙上談兵

知識分子的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似乎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專利。和紙上談兵相依存的是自命清高,憤世嫉俗。這類知識分子通常被稱為「道學先生」。在歷史劇《走向共和》裡面,就有這樣一位道學先生。

晚清時期,光緒皇帝的老師,狀元,翁同龢主管戶部(財政部)。實幹家,洋務派李鴻章是直隸總督兼北洋艦隊首領。亦官亦商的盛宣懷是李鴻章的門生。

有一次,李鴻章向慈禧太后推薦盛宣懷。盛宣懷帶來一隻南洋鸚鵡,先前訓練數日,教會鸚鵡說「太后萬壽無疆」,獻給慈禧太后。在覲見時候,不知為何,鸚鵡就是不說話,盛宣懷不停的對鸚鵡吹口哨,急的直冒汗。坐在一旁的翁同龢,乜斜著雙眼,對於這種諂媚行為,表現出滿臉的不屑加鄙視。

場面十分尷尬。太后也發話緩解尷尬氛圍。盛宣懷於是放棄教唆鸚鵡。然而,沒過一會,鸚鵡竟然說話了:「太后萬壽無疆,太后萬壽無疆……」。

於是「鳳顏大悅」,遂命小李子(李蓮英)好生伺候鸚鵡。在李鴻章的推薦下,盛宣懷得到了重用。

李鴻章找翁同龢批款給北洋水師,更新武器設備,維持北洋水師的實力,但是數次未果。掌管著戶部的翁同龢是不會放棄這個公報私仇的機會的。

彼時,慶親王主管頤和園工程,需要購買一批南洋木材。頤和園是太后退休之後的養老之所,在政治上,其重要程度遠超北洋水師的建設。一個南洋商人李光昭盯上了這筆業務,遂送禮給慶親王。慶親王讓他去找戶部批款。

李光昭遂帶著十萬兩銀票給翁同龢送禮。沒想到,被翁同龢大罵,並趕出了翁府。作為帝師,半個聖人,翁同龢視金錢如糞土。李光昭找到大太監李蓮英的副手小德張,送了他一棟房產。小德子從李蓮英處得了天機:「名利,名利,有時候要把名利拆開」。商人深受啟發,遂花了五千兩銀子,找人收集了翁同龢的墨寶,裝訂成冊。並請教了書法家對翁同龢的書法作一些專業評價。商人銘記於心,二次來到翁府,並和翁師傅聊起了書法。翁同龢見到自己的墨寶被整理成冊出版,大悅。當場答應批複庫因七十萬兩作為購木專款。翁師傅對商業之事一無所知,雖然覺得南洋木材有點貴,但也爽快的批了銀子。並詢問李光昭編書花了多少錢,李光昭回答五百兩,翁同龢當場拿出五百兩給商人,並附送了自己現做的一份墨寶作為酬謝。

李鴻章指派盛宣懷在暗中調查此事,並抓了李光昭來審問。經查,該筆木材走私生意,商人賺了大約十萬兩,木材成本不到十萬兩,剩下的都是賄賂款。李鴻章的處理結果是,沒收了商人李光昭的十萬兩。受賄的都是皇親國戚,一個都不能動。這就是晚清的官場腐敗現實。

光緒帝得知此事後,當面訓斥了翁同龢,聖言「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啊,翁師傅!」。後來翁同龢失勢,在七十大壽之際,慈禧太后賜禮物,一把摺扇。彼時正直隆冬,翁師傅不解。旁觀者清,道:「一邊涼快去」。

甲午戰敗,李鴻章遭到了來自各方的攻擊。新科狀元,翁同龢的門生,四十多歲的張謇,在朝堂之上對李鴻章發難。

書生們的論點是:武器並不能決定戰爭勝負,決定勝負的是正義與邪惡。質問李鴻章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而是採用拖延戰術,迷信法德俄等國的調停,導致貽誤戰機,最終戰敗。在書生們看來,我泱泱大清,豈能怕小日本。

這也應了李鴻章那句話「那些人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無論出了什麼事,都怪我李鴻章在搗鬼」。

古老的中華帝國,已經愚昧到如此程度。

數世紀的閉關鎖國,已經讓天朝上國的國民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一直處於沉睡中的中華帝國,被洋人以堅船利炮的暴力方式震醒,經歷了數次外辱,終於開始「洋務運動」。然而,內心之中,對洋人仍然是鄙視的,認為洋人頂多就是會一些奇淫巧技而已。知識分子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些指導思想貫穿洋務運動的始終。天朝上國遇到了千年未有之格局,西方對中國的暴力碰撞,帶來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和傷害。凡此種種,都讓中華民族對洋人一直抱著戒心。技不如人,仍然自以為高高在上,也就免不了被打的結局。落後就要被挨打,這個,並不一定。落後,但是還要當老大,就必然要被挨打。

影視劇並不完全遵循歷史事實,但呈現出來的劇情仍然能發人深省,讓人一窺那個年代的中國現實。以史為鏡,對照一下我們的今天,不禁呵呵。

推薦閱讀:

尤西林 | 關懷公共精神的「積極自由」行動者——魯迅與現代知識分子角色
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與現在
讓一部分人先站起來 - 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帝王軼事】曹操為何要對知識分子下毒手?

TAG:歷史 | 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