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第一個和我互關的女明星,去了

微博上第一個和我互關的女明星,去了

來自專欄查搖羅漢鄒小櫻102 人贊了文章

盧凱彤,去了。

如果你是80後,生於廣東,又恰好是一個死文藝青年,你不可能不喜歡盧凱彤。自本世紀初起,她和林二汶合組的At17,如一口嗆喉的冰涼氣泡水,在港樂已死的大時代背景下,奮力地唱著自己的歌。記得第一次聽《我愛班房》,除了人山人海式的電音穿梭機,印象最深的就是盧凱彤的直率的詞曲表達方式——音樂從來都是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她寫這樣的歌,可想而知她聽的是什麼樣的音樂,遂把盧凱彤引為「自己人」。如果你喜歡Twins,《女校男生》是你對甜澀青春的理解,「偷偷的背著我喝他的茶」,是心動的感覺,那麼,在At17的世界裡,同樣地追逐愛戀,但吉他掃弦的爽朗,《我愛班房》里,就是文藝青年的愛情做派。

那些年裡,盧凱彤和林二汶一直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Twins之外的選擇。《女扮男生》、《三分鐘後》、《才女》……它們都在廣東死文青的成長里留下印記,是我們證明「我有自己一套」的內心活動。

哦對了,也許因為地緣的原因,盧凱彤感覺是一個距離我們很近的歌手。這十多年來,各種場合里見過她好幾次,她還是微博上第一個和我互關的女明星。那時候我粉絲還只有兩三萬呢。嗯。

再見盧凱彤的時候,她以solo歌手的方式出現。她長大了,知道不必去討好誰,你唱得再用力,他們也不會喜歡你。於是她越來越活得自己。她的歌有強烈的流浪和放逐的意味,她血液里的英倫吉他根源保證了她音樂的可聽度,私以為2013年她寫出《囂張》後,真正意義上找到自己的音色和氣場。2016年,她發表了第三張國語專輯,聽完之後,我這麼寫到:

《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是我覺得Ellen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次音樂表達。

2008年的時候,黃耀明《公路之王》里有一首光芒四射之作《親愛的瑪嘉烈》,這首歌此後也成為了慘綠青年的國歌。作曲者,正是盧凱彤。待到2011年,盧凱彤首張solo專輯《掀起》,更確認她是這樣的Rock Girl,「香港最好的女吉他手」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標準,「香港最好的女singer-songwriter」才更為準確。

這位沉浸在英倫氣質里的女生,難得可貴地遊走在國粵雙語中,既可勝任陳奕迅演唱會裡的主力吉他手,又能寫出那些不落窠臼的旋律起伏,帶著自賞派的孤傲和一點歇斯底里的酷勁。新專輯裡,她以一個利落的造型示人,喜歡《還不夠遠》裡面燃燒的Riff和復古的音色,Ellen用她的人聲和手裡的吉他對話,讓我有這麼一瞬間想起了The Cure,那種急促感,以及酷到骨子裡的咬字,不愧是香港band女的代表。以及可能是她迄今為止寫過最好的另類成人Ballad《卡帶》,並大膽地嘗試在《留一秒》中朝著迷幻民謠撒一把電音的種子(這首歌讓我想起了椎名林檎),或是在《Honesty》三拍子里做一個會跳舞的文藝青年。這張專輯的優秀之處,在於Ellen保持Band Sound氣質,同時又有大量的迷幻、氛圍電音的元素,拓寬了耳朵的邊界。剪了短髮的盧凱彤,更加沒有包袱。

此後的盧凱彤,在創作上進入了她最好的階段。聽《翻牆》,她好似收起了自己的火氣,開始和自己和解。作為香港地最後一代的文藝女青年,也開始豁達了,挺好。今年再聽到她的《荒原》,當時把這首歌循環了很多遍。在盧凱彤+林夕+蔡德才的鐵三角里,林夕的佛偈式看穿,盧凱彤藏在心底的岩漿,以及蔡德才的局外人式的跳脫,歌曲的底色雖然荒涼,但卻讓我倍到分外安定。

原來我錯了。我一直以為音樂是不會騙人的。可能是我理解錯了。

盧凱彤終於去到了屬於她的荒原。

作曲:盧凱彤

作詞:林夕

編曲:蔡德才@人山人海 / 盧凱彤

監製:蔡德才@人山人海 / 盧凱彤

我經常置身在這草腦荒原

腦海血腥

髮膚無損

每一步撲空後至少仍安全

哪管血管

快將洞穿

即使木馬不斷要轉

緊抱著便去到終端

我不幸,也只能去踐踏荒原

仰首對天

放聲寒暄

你想令我怎樣我依然生存

呼吸雖痛

就安心敲穿

窒息得到先算

剩這身血肉

仍有志願

仍未放下何謂美麗和自尊

我竟能把心內這番話講完

腦海有風

髮膚無損

推薦閱讀:

胡云哲: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
《盛夏》80年代的搖滾青年這樣過,朋克、搖滾樂和羅曼蒂克
誕生與首次繁榮(1955-1959)4 - 首批實現crossover的搖滾樂人
行舟樂評:品克·弗洛伊德—迷牆中的迷醉
超想有一個喜歡聽後搖的女朋友

TAG:香港音樂 | 搖滾樂 | 華語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