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踢比自由踢更高端?配重越少技術越好?潛水常見誤區

蛙踢比自由踢更高端?配重越少技術越好?潛水常見誤區

來自專欄潛水時光5 人贊了文章

在多年的潛水領隊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畢業於世界各地的潛水員。雖然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經驗差異很大,不過總是在不經意間能發現一些常見的共同問題,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文中內容並非權威,僅僅是個人在潛水教學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和心得,歡迎大家一起研究討論。

誤區一、潛多了自然就好了

潛水時遇到一些不容易解釋的小問題,在請教一些更有經驗的潛水員時通常得到這樣的回答:沒事的,潛多了就好了。

首先這句話沒錯,但錯在一些教練用這句話敷衍學生。沒有正確的引導和學習目的,潛數僅僅是個數字。有明確練習目標的50潛遠勝於漫無目的的100潛。

誤區二、配重越少越牛逼

有些學生認為配重越少越好,作為一種訓練呼吸控制的方法,減少配重確實來得有效。不過也因此讓學生誤以為配重越少就牛逼。於是一些急於求成者盲目減少自己的配重來效仿教練,導致整趟潛水都吐氣多吸氣少,非常辛苦,更嚴重者就是無法控制飄上水面,後果不堪設想。我時常遇到喜歡攀比配重的潛水員,當他們發現自己配重更少時總會表現出一種優越感。

在這裡要鄭重解釋一下對於配重的認知:

首先,永遠都應該佩戴合適的配重。那麼何為合適的配重呢?當處於10米深度附近時,在你正常、舒服的呼吸模式下,通過較少次數的BCD充氣就可以讓自己很容易達到平衡,這樣的配重會比較適合。並不推薦無需BCD充氣就達到平衡的配重,因為氣瓶隨著氣量減少會變得越來越輕,如果一開始無需充氣就剛好,那麼後半段就容易上飄。至於攜帶較少的配重,僅僅能證明你的肺部控制能力較強,可以維持長時間的長吐短吸,可那又怎樣呢?一個不舒適的呼吸方式會導致更高的耗氣量。

另外,實際潛水過程中,即使配重多出1~2公斤,只要不超出 BCD 氣囊浮力承載範圍,你都可以通過充氣來找到平衡並且讓自己呼吸舒適順暢。但反過來,配重過少,你只有兩個方法來不讓自己飄,一是不停頭下腳上的姿勢踢動,二是一直維持多吐少吸,不管哪個方式都很辛苦。潛水是為安全,輕鬆愉快,而不是為了折騰自己。

誤區三、蛙踢比自由踢更高端

大多數教練在教學過程中都是使用蛙踢,但開始教給學生的都是自由踢。此時學生們容易產生一個想法:教練用的踢法比自己的更高端。其實這僅僅是因為自由踢的方式會比蛙踢更容上手,但至於優劣,其實各有各的優勢,世上沒有哪個踢動姿態是絕對的更好的,在不同的地形,海流狀況下學會選擇更合適的踢法。這才是教練應該教給學生的。

誤區四、過早的開始水攝

水攝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過對潛水員技術要求也更高。在陸地上拍照都不能手抖,何況是不斷有水流變化大海里。所以給到學生合理的建議,最起碼能夠在水中以 Trim 姿態懸停住再去玩水攝吧。不然從此潛水界又多了一個珊瑚殺手。

誤區五、緊跟潛導就安全了

「教練教練,我總是會飄,今後出去玩怎麼辦?」

「不要緊,跟緊潛導就好了。」

這番對話是不是非常熟悉?是教練對潛導信任?潛導真的如此神通廣大嗎?非也,潛導並沒有義務教客人如何不飄,其主要職責是帶著客人領略水下美景,避開危險地帶。不排除有很熱心負責的潛導會去拉住上飄的潛水員,但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別人身上呢?如果容易飄,就先練到不容易飄了再跑出去玩,對自己負責一些。

誤區六、背飛比夾克式BCD好

學生諮詢要買 BCD 時,經常會問到這個問題。背飛是不是比夾克更好?如果把問題改成,背飛是不是比夾克更好看?我想我會說:是的,不過憑心而論,對於不太喜歡束縛感的我來說,背飛的襠帶確實讓我不怎麼舒服。那拋開個人喜好,客觀評價一下二者。背飛的設計主要是幫助潛水員更容易達到Trim的姿態,因為扁平的氣囊設計以及襠帶強行上提,可以硬生生把潛水員身體拉成水平姿態。不過,假如你無需藉助背飛也能達到Trim姿態的話,背飛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好看了。相較而言,夾克式BCD穿脫會更方便,自由度也會更高些,不會有背飛的那種強制感。另外如果考慮學潛水長或者教練的話,就果斷選擇夾克式吧~因為做技巧示範時通常都會用更加大眾化的夾克式BCD。

誤區七、初學時不要給BCD充氣

一些教練採取一種比較極端的教學方法:OW 期間禁止學生自己給 BCD 充氣。這麼做確實可以不讓學生飄到水面上,只要不飄,就算沉在12米的沙地上也很安全。可以說這是一種很自私的教學方法,不僅剝奪了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而且給今後帶該學生升A或者 Fundive 教練帶去許多麻煩。也難怪教A的教練教練會有如此抱怨!只有正確掌握 BCD 的使用方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潛水員。所以如果擔心學生不能掌控好,那就多花點時間陪他們在泳池練習,而不是想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來規避風險。

誤區八、身上多帶些東西總會用得上

常見的潛水服

很多學生喜歡下水帶很多東西,各種好看的掛件和配件,感覺非常專業對嗎?沒錯,是專業的聖誕樹。請選擇確實有用的裝備,並放在合理的位置,這樣才是專業潛水員應有的形象。

誤區九、潛得越深越越多東西看

這一直是沒有體驗過大海的人們的想像。海洋中的珊瑚生長需要陽光,而陽光無法穿透到海洋的深處。珊瑚在5~25米之間深度生長最為茂盛。茂盛的珊瑚孕育出大量小魚群,有了小魚才會有大魚,環環相扣。物種最豐富的深度是5~25米之間,當然有些特別的生物生活在海洋較深處,專程為了看它們,確實需要下到更深。

誤區十、技潛就是比休閑潛厲害

雖說都是潛水,但卻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了。技潛在其專業領域內,確實需要學會比休閑潛水更多的知識和更難的技巧,因為技潛的危險程度遠大於休閑潛水。就好比足球和橄欖球,我們只能說橄欖球運動員更耐撞而且更需要學會保護自己。可永遠不會有人說橄欖球選手比足球選手更厲害。潛水本身不是競技運動,沒有分出勝負的必要。對於休閑潛水而言,安全、愉快、輕鬆,這就足夠了;而對技術潛水而言,安全、有效、完成任務,這便是勝利。


推薦閱讀:

潛水考證全攻略,如何成為一名潛水員以及注意事項
潛水員洞穴發現13000年前完整的人類和巨獸骨骼
雙子座潛水長正式版紀錄片及免費觀影信息
巴厘島潛水游:朋友們,我們是時候「下海」了

TAG:潛水員 | 水肺潛水 | 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