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的神作 藍牙降噪耳機從未如此奢華JVC M10BT
來自專欄音聲指南5 人贊了文章
JVC曾在Makuake發起演奏樂器用的監聽耳機項目,收到意見回饋後,最終產品化的頸掛式入耳XE-M10BT,成為該品牌成立九十周年第二款商品。技術革新之處有腔體內置麥克風,欣賞音樂同時能聽見環境音,以及偵測周遭環境、發出反向波抵銷噪音,而搭載優化藍牙音質的K2 TECHNOLOGY ( 高音質技術)以及與JVC手機端app配合實現更強大的音聲體驗。
相比市面上已有的一些頸掛式藍牙耳機,JVC XE-M10BT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更偏向「專業用戶」,比如HIFI發燒友和音樂工作者。也因此成為全球罕見的頗具專業色彩的藍牙耳機。如果你對藍牙耳機有著非常高的期待值,比如外形、音質以及某些功能,那麼除了索尼WI-1000X之外,JVC M10BT會是另一個非常值得留意的選擇。
(PS:M10BT黑色1899元,藍和棕都是1999元)
為方便描述,正文會以M10BT作為該耳機型號。
開箱:
包裝盒比較大。撲面而來的專業氣息。不像「消費級」產品。
盒子上寫著Multi Live Monitor,生硬翻譯就是「多種現場監聽」。
JVC對該型號的設定或許是能在多種環境下使用的藍牙監聽耳機。
側面是耳機保修卡。
說明書被裹在塑料袋中,貼在紙質包裝盒背面。種種細節都彰顯出它專業耳機的屬性。像索尼的MDR-EX800ST(錄音室用耳機)包裝也是有這種非常純粹的感覺。
背面一些參數:直徑10mm動圈單元,20-20kHz,最大續航約7小時,充電約2.5小時,重約90g,藍牙版本4.1,支持aptX、AAC、SBC,線不可拆卸。
打開盒子,可看到耳機被一個特質纖維袋子包裹住
拿出袋子,盒子內的圖案完整展現,是一個吉他手的身影。這種視覺風格頭次見,也暗示了他極強的專業性。
白色布袋子里就是皮包了。我是第一次在JVC的耳機產品里看到用真皮做收納包,而且還這麼大。近2000元的耳機能配送這麼高級的皮包,放眼各種耳機型號,也是極少有。比如索尼WI-1000X作為2000元左右的頸掛式耳機也沒用到這麼高端的配件。由此也可見JVC在90周年之際對產品的設計和檔次感都有超常規的開發設定。
皮包背面,邊緣有一圈細密車線,更牢固,細節上真可謂是精益求精了。
偶爾的,M10BT會讓我感覺有些當年索尼qualia的意思。那種不計成本,只為最強性能,最高水準的開發理念。
然而,它又沒把價格提到qualia系列那麼「奢侈」的級別。所以,產品定位顯得很獨特。
皮包里的所有東西都掏出來,會發現M10BT的耳機線被無紡布套住,這細節也讓人頓生好感,越高級的東西,往往越有重重保護。JVC真是在它身上花了大心思。而反觀FW系列的三款高端型號,就沒這麼高的待遇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M10BT有三個顏色:鏡面黑、爵士藍和吉他棕。其他倆顏色具體咋樣不清楚,但僅從鏡面黑這個顏色版本來說,視覺品質感還是很高的,以我所接觸到的所有從低端到高端的JVC耳機,它們似乎從未如此既「精美」又「科幻」過。
以往的FW01、FX700、FX1100頂多是「精美」,但不夠科技感,不那麼「科幻」。但M10BT讓我看到JVC的改變。不知道「90周年」是否會是JVC設計革新的轉折點。如果是,那未來索尼的日子可能都會有些不好過。
耳機本體有一些cyber-punk風格。
腔體上這個孔,既是通話mic,又是實現環境音和降噪功能的拾音器。
與自然聲NS-2腔體外殼材質有些像。黑玉一般。
JVC的logo(灰色)印在金屬滑軌上的模塊上。另一側模塊沒有logo。
頸帶最前端用真皮裹住,貌似是用某種摁扣給固定死了。通常這個部位會布置一些按鍵的,JVC似乎是竭力在追求視覺上的乾淨。
頸掛部分看樣子也是真皮,厚度較大,稍重。手感很高級。夏季佩戴這個部分可能會讓人產生心理上的悶熱感。
內側。
這塊皮下面裹著這款藍牙耳機的很多核心組件。
將頸帶反過來就可以看到了。
神奇的是它只有一個按鈕。整個耳機也就只有這一個可操作的鈕,也是M10BT外觀設計上的最大特色。太個性了。
日常使用,如遇來電,按下頸帶底部的按鈕即可通話,實測效果不錯。不爽的是,該按鈕在脖頸處,還是頸帶底部位置,觸摸它並不輕鬆,而我們常見的繞頸式或頸掛式藍牙耳機,線控都在耳機線上,或是頸掛前端,僅抬前臂就可操控,非常快捷。而M10BT這個過於隱蔽的設計方案,確實是需要適應下。
細節工藝令人讚歎。畢竟是小2000塊的貨……
配件一覽:JVC這幾年開發的有利於音質的螺旋凹點耳套,一對耳掛,以及做工很好的充電線一根。
說明書。大片的日文。反正這是款配合JVC手機端APP實現更多功能的耳機。
JVC提供的與M10BT搭配使用的app
該APP在打開過程中會提示你開啟手機定位,照著做,然後就進入如上圖的界面了。具體連接藍牙過程很簡單,不再贅述。
APP界面頂部是「音樂音量」和「麥克風音量」,下面是WIND CUT(風噪切除)、K2技術和Noise Cancel Mode雜訊消除模式。
由於具備「環境聲」功能,日常你是可以把麥克風音量開大,聽清外界聲音的,若外界空氣聲、風噪較大,那就打開WIND CUT功能,此時你想聽到的聲音會更清晰。環境聲這個功能也適合耳朵不靈敏,或是想聽清遠方聲音細節的人。實際感受我覺得很不錯,絕不是「花架子」功能,給人感覺是非常專業。
M10BT還有個降噪功能,可惜的是我那WI-1000X出掉了,沒法去戶外直接對比。但僅以實際體驗來說,我感覺JVC的降噪技術還是很牛的,足夠應付生活中各種噪音環境。
打開降噪開關,其餘的像麥克風音量、風噪切除、K2這些功能就都看不到了。讓你沉浸在安靜的環境中,或是靜心的聆聽音樂。
主界面右上角的齒輪按鈕,點一下就是上圖這個界面了。
點下Multi function button多功能按鈕設置,你可以把頸帶底部的整個耳機的唯一按鈕設定為它所指定的某種功能。比如設定為「環境聲」,那麼按一下頸帶底部按鈕就會立即聽到外界聲音,切換速度極快,實際效果非常好。索尼的降噪或是環境聲則是在按鈕按下後,還要等一兩秒,電子語音提示後再實現相應功能,效率顯得不夠高。
還可以設定為音樂播放/暫停/曲目切換,按鈕被設定後也是立即生效的;設定降噪時,再按頸帶按鈕就是降噪模式了。此外還有voice dial(語音撥號),可惜我這堅果pro手機實操無效,原因不明。
最後還有preset1和preset2,這倆預設具體含義和使用不明。
麥克風還有個eq設置,大意就是在不同環境中體驗不同的環境音,比如talk談話時和在session會議中,麥克風eq曲線差異較大。談話時,環境聲中的低頻段會削弱很多,人聲頻段會凸起,這樣調節會讓你在戴著M10BT耳機時,也能流暢的與他人交流,而在會議時,麥克風對環境聲中的低頻段就不像談話模式下那麼被壓制,也許是會議中的低頻也是很重要的緣故。其餘還有很多項都是可以提供不同麥克風效果的,不同eq下的麥克風聽感差異明顯,感覺是非常細膩和靈敏的。默認是FLAT,也就是全頻段平衡。
麥克風也可對調平衡。
音樂播放也可以調平衡。滑塊下面是切換立體聲和左右聲道混合。LR MIX開啟時,聲音變得非常集中,有那麼點「單聲道」的感覺,而切換到立體聲,一切恢復正常,分離度、立體感明顯好起來。
音質:
在發射端堅果pro(該手機不支持aptX)下,音質已經很好,若你的藍牙發射端手機是IOS設備或是某些支持aptX的安卓系統播放設備/手機,不出意外的話,解析和各頻段的密度、厚度都會更好。
以下音質描述內容是在不那麼好的發射端手機堅果pro下得出的。
通過上文的APP打開K2功能後,會感到很接近有線耳機,至少能察覺其有著千元級有線耳機的基本素質。
低頻下潛很深!量感充足!對我這種低頻黨來說,已經足夠了,我甚至希望它的低頻能再稀薄一些。
細膩感距離千元級有線耳機還有不足,但由於它的動態、密度之好,已經可以忽略這部分相對的不足。
高頻密度也很強,無齒音和刺耳感,給人感覺很紮實,有音箱的那種大氣穩重感。對器樂的表現令我滿意。表現部分交響、或是一些較為暴力變態的搖滾也都很好。瞬態稍顯不足,有一點粘稠感,或許這是藍牙耳機難以逾越的坎?也或許就是前端手機還不夠給力?不過,鑒於一耳朵的愉悅聽感,和很不錯的高頻延伸,在音質上與索尼WI-1000X(2000元檔)基本處於相同檔次,相對更好的是低頻下潛深度,相對弱一點的是高頻解析力。
當然,這也很好理解,索尼WI-1000X是XBA-N1AP的降噪版本,一圈一鐵結構,索尼的這個動鐵單元又是新開發的(第四代或第三代),其解析力和樂感在各類動鐵型耳機中也是很高水準的存在,擊敗它並不容易。JVC M10BT的動圈結構,全頻自然性更好,中頻密度大,又很厚實,音色與WI-1000X確實不太一樣。
M10BT總體上還是延續了JVC高端入耳式耳機那種慣有的穩健和厚重感,人聲真實自然,節奏感極佳,也很適合表現LIVE型音樂。
總之,M10BT的聲音,用六字可形容:大聲場、大氣勢
優點:外觀極具質感,可能是頸掛式耳機中檔次感最高的。
音質符合預期,媲美1000元級國際品牌的有線入耳式耳機。
app內所提供的功能非常實用,也很強大。降噪、環境聲、通話都有很細膩的體驗。
從發燒友的角度看,其高顏值、高性能、以及高音質兼具,而且價格未超2000,放眼高端藍牙耳機市場,很有誘惑力。
缺點:多功能按鈕被設計在頸帶底部,需要適應。作為藍牙耳機,卻沒有音量調節,有時會產生不便。
新浪微博:大person
微信公眾號:person2388
終於寫完了,眼已瞎。
感謝閱讀,請玩命點贊和打賞!
推薦閱讀:
※美國危客WickedAudio老牌耳機製造商
※用iPhone推森海IE80和IE800,白瞎了好耳機
※漫畫《合耳為一》, 看完再也不敢帶著耳機睡覺
※三星宣布研製無線頭戴式耳機 運用新VR技術
※坦白講!30塊錢釋放雙手,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