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緣何難堅持,只因未讀辛棄疾
9 人贊了文章
人生緣何難堅持,只因未讀辛棄疾
一、
1140年,這是個什麼年份?
蘇軾已經走入了歷史書中,李清照在杭州安度晚年,岳飛在孤軍奮戰,即將走向不朽。
北方大地,已經被女真的鐵蹄踐踏了13年;
江南水鄉,還在笙歌艷舞、醉生夢死。
在這樣的年代,似乎不需要什麼英雄。但是,英雄從來不是被別人說出來的,而是自己做出來的。
二、
1140年,辛棄疾生於濟南府歷城縣。他的祖父辛贊雖然在金國任職,但是從來沒有忘記故國,一直渴望著拿起武器與金人決一死戰,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
漢人在女真人鐵蹄下所受到的屈辱,也被辛棄疾一一目睹,以身許國的念頭在他那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芽,只待日後的澆灌,便能長成參天大樹。
想實現夢想就得讀書,辛棄疾很明白這個道理。他拜劉瞻為老師,不僅學習四書五經,還學習劍術和兵法。在他看來,治國安邦需要知識,衝鋒陷陣需要武藝,領兵打仗就得靠謀略,所以經書、兵法和武藝缺一不可。這三樣他都學得很好,和同學党懷英並稱「辛黨」。
一天,一個金人貴族完顏千戶來到他家,逼著他祖父用酒肉款待他。辛贊是個老實人,勉強擺了一桌子酒席。驕橫的完顏千戶幾杯酒下肚後,竟然調戲起敬酒的小僮來。
年少氣盛的辛棄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從牆上「嗖」地抽出寶劍,幾步走到完顏千戶面前,說:「家中無以為樂,我為大家舞劍助興」。說罷,便揮劍起舞。
他時而輕似燕子抄水、時而如泰山壓頂,
正當完顏千戶看的眼花繚亂時,辛棄疾一個大鵬展翅,寶劍直插完顏千戶的腦門,完顏千戶嚇得面如土色,連人帶椅倒在地上。辛棄疾雖然很想殺了他,但是殺人是犯法的,殺不得,只是說了聲「莽撞了」,
便從容退到一邊。完顏千戶不得不尷尬的說:「舞的好,好英武的少年」。
三、
良好的家世、淵博的學問、出眾的武藝,這樣的條件放在哪裡都能出人頭地,何況是那個戰亂多發的年代。但是辛棄疾不願意,因為賞識他的是女真人。
寒窗苦讀聞雞起舞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打敗你們,還想讓小爺伺候你們這些蠻子,做夢去吧。
1161年,辛棄疾終於有機會實現他的夢想了——「造反」。因為金主完顏亮要南侵,想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終結南宋的小命。烏泱烏泱的金兵,就像是北方射來的毒箭,直插南方。
由於戰線拉得太長,越往南走,金兵的攻擊力越弱。後方的淪陷區經常起火,奮起造反者是這裡一坨,那裡一堆。
但是要想順利的造反,得先殺一個人,那個叫義端的和尚。當初他們兩個人各自帶著一票人,投奔了義軍的領袖——耿京,辛棄疾負責保管義軍的印信,結果印信被反水的義端給偷了,想拿給金人做見面禮。
本該他保管的東西卻被人偷了,耿京大怒,想殺了辛棄疾。辛棄疾說:「給我三天的時間,如果找不回來,再殺我也不遲」。
他找了一匹快馬,手持利劍,就這麼單人獨騎追了義端三天三夜,馬都累得吐白沫子了,終於追上了。義端眼看著無路可逃了,返回頭想做最後一搏,辛棄疾一個側翻,劍光閃過的同時,和尚人頭落地。
果然是一個冷血的劍客,快的匪夷所思。
四、
辛棄疾是個少言寡語的人,終日不說一句話,但一旦開口,必定一針見血。在他殺死義端的同時,金國皇帝完顏亮也在前線被部下殺掉,金兵開始北撤了。
這時,他向耿京建議:「應當主動與臨安朝廷聯繫,利用這個機會光復中原」。耿京越來越喜歡這個老鄉了,腦子靈光還能謀善斷,「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吧,此事事關百年大計,早去早回」。
起義,是個危險的活動,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一個叫張安國的將領認為,宋國孱弱,怎能敵得過金國的金戈鐵馬?
於是就帶了幾個心腹,趁耿京在大帳睡覺的時候將其亂刀砍死。帶著耿京的頭顱去投奔了金兵,金兵也承諾給他榮華富貴。張安國眼看著富貴到手,就等著享受了,可這時,辛棄疾回來了。
順利完成了聯合南宋朝廷的任務,準備回來跟老大交差,可回來一看,老大被叛徒殺掉了。
這還得了,必須要為老大報酬雪恨。就這樣,他帶著50名騎兵夜襲金營,於數萬敵人中,活捉了叛將張安國,並連夜狂奔千里,將其押解到臨安正法。
這樣的英勇和果斷,在歷史上也只有關羽、楊再興等名將能做到,以詩詞留名千古的辛棄疾也做到了。
這段痛快的殺敵時光,是辛棄疾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後來他在《鷓鴣天》中寫道,「壯歲旌旗涌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僕姑」。
每次讀之,殺氣凌然,奔波欲出。
這時的辛棄疾,才23歲。這是他一生功業的開始,也是他一生功業的最高峰。此後,他再也沒有機會在這條路上痛快的縱橫過。
五、
對於辛棄疾的出現,宋高宗趙構並沒有表現出驚喜,甚至有些擔憂。岳飛死了20年了,剛過上好日子才多少年,可不能在節外生枝了。
他任命這個年輕人做了江陰簽判,從此辛棄疾成了一名南宋的一名官員,文職的,並沒有當上他夢想的將軍。
仕途開始了,他並沒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是他噩夢的開始。
南宋的官場是個醉生夢死的大染缸,有抱負的官員是沒有出路的,主戰派更是靠邊站,從1181年到1207年,他被開玩笑一般的頻繁調任了37次。在福建、浙江、蘇州等一些地方的為官生涯,往往時間不長就以罷官收場。
1182年,辛棄疾由江西安撫使改任浙江提刑,還沒有走馬上任,就遭到監察御史王藺的彈劾。
王藺彈劾他作風野蠻、殺人太多,「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不符合天子以德教化人心的本意,要求朝廷處理這個人。
朝廷明朝秋毫,馬上就撤銷了辛棄疾的一切職務。受了委屈,他也不氣餒。有什麼比北伐更重要的事呢,只要能夠報國,什麼苦都能吃。
他雖然被革了職,身在野而心在朝。一直不停的思考北伐大計,不斷地寫分析報告並報告朝廷,《美芹十論》、《九議》等等,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的稱讚,廣為傳頌,但是朝廷的大官們看了,呵呵。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的東家種樹書」。
由於他的武將經歷,朝廷曾經派他去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亂,平叛結束後,他連夜給宋孝宗寫了一封信。
他說:「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縣以科率害之,而又盜賊以剽殺攘奪害之。不去為盜,將安之乎」。
並建議朝廷,嚴格管束各級的官吏,給老百姓更多的陽光,讓他們生活得更有尊嚴。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對自己手下的官吏非常嚴格,動不動就追究法律責任,一點情面都不講。「歷威嚴,輕以文法繩下,官吏戰慄」。
但他對老百姓確實另一幅面孔,極盡仁厚關懷。在福建做提點刑獄時,辛棄疾給犯人判罪,第一原則就是寬厚,這在福建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比居外台,獻議從厚,閩人戶知之」。
有一次他還親自複審某縣60多名囚犯,釋放了其中50多人。
雖然為官斷斷續續,但他一直在堅持他的執政理念,在和平時期,應該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六、
辛棄疾以文詞傳世,但他寧願不做這個文人辛棄疾,他更願做個橫掃千軍如卷席的辛大將軍。
在南宋的40年間,他一有機會就上書言事,甚至賦閑期間也不閑著,一有機會還要真抓實幹,練兵、籌款、整飭政務,一副時刻準備上前線的樣子。
他出任湖南安撫使,這本是一個地方行政長官,但他不閑著,他編練了一支2500人的「飛虎軍」。在建軍之初建造營房,恰逢連續幾天的陰雨,沒有辦法燒制磚瓦。
他就命令長沙的市民,每戶送來20片瓦,送來的立馬給現銀,結果兩天就把瓦片全部籌齊。
飛虎軍也有了住的地方,就開始連日的操練,不長時間便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鐵軍,鐵甲烈馬、威風凜凜,雄震江南。
後來他被調任的福建,他又在當地組建了一支部隊。朝廷看不下去了,說你這是什麼部隊,自己的還是朝廷的?
辛棄疾說,北伐用的。朝廷想,漠北和閩南離著千萬里遠,你北什麼伐。
理所應當的,他被調走了。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恨之極,恨極消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辛棄疾很悲憤,但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北伐理想,他從來沒有忘記國恨家仇,還有女真鐵蹄下的北國同胞。
七、
1175年,著名學者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在鵝湖舉行了著名的「鵝湖之會」,討論了「理學」和「心學」的理論分歧,鵝湖,也因此成為了文化聖地。
辛棄疾常常來這裡尋古覓幽,一呆就是好幾天。
1188年秋天,好朋友陳亮寫信給他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一大計,希望他們都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
後來朱熹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朱熹推辭了這次聚會,辛棄疾又染病在床,眼看中國文化史上就要少一則佳話。
但是陳亮來了,雪後初晴、殘陽映照著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看見白皚皚的雪地上一批大紅馬賓士而來,虎軀一震、病痛頓時消散。
但是想到南北分裂、朝政荒唐,他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內心激蕩,唯有填詞方可一抒胸中塊壘。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的朋友不多,除了陳亮,也就跟朱熹最親近了。在辛棄疾擔任江西安撫使時,正趕上嚴重的旱災,他責無旁貸的負擔起救荒使命。
在大街上貼出賑濟榜文,只用了8個字:「劫禾者斬,閉糶者配」。朱熹稱讚:「這便見得他有才」,以示欽佩。
從這時起,「詞中之龍」與「文中之虎」相交了一輩子。
辛棄疾被罷官了,朱熹為他抱不平:「辛幼安是個人才,豈有使不得之理」。
辛棄疾被啟用了,朱熹贈他三句話:「臨民以寬、待士以禮、馭吏以嚴」。
他聽從了朋友的告誡,在汀州推行「經界法」,努力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真朋友,便有真性情。別人諷你、罵你、辱你,我還拿你當兄弟。
1197年,當權的宰相韓侂胄宣佈道學為「偽學」,將朱熹列為「偽學逆黨」之魁首,限制他們的活動。
辛棄疾沒有屈服於宰相大人,仍然認為朱熹是了不起的人,
「曆數唐堯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
3年後,朱熹病逝。
在韓侂胄的壓力下,朱熹的門人弟子都不敢前往弔唁。而辛棄疾卻不畏禁令,前往哭祭,並說: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還寫下一闋詞來悼念他的朋友:
「案上數篇書,非庄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
萬言千語,不自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霽,青天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髮多時幫人少。
子云何在,應有玄遺劃,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雖然朋友不多,但辛棄疾與他們交往了一輩子,沒有因為權勢、利害而改變情誼。友情,貴在堅持。
八、
朝廷要北伐了。
因為金人打過來了,這些年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朝廷還是知道辛棄疾能打的,在這臨危關頭,想讓他當大軍的總指揮。
可惜,晚了。
在詔令到達之前,辛棄疾的身體已經不行了。
他躺在床上,極力想讓自己病的羸弱不堪的軀體如他的靈魂一般,哪怕肝腦塗地,也要起來戰鬥。
但他真的起不來了。他躺在床上,含淚高呼:殺賊!殺賊!
直到最後一刻,他還是沒有放棄。
他這一生,都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所作所為,就是「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可惜「無人會,登臨意」。
做個夢,也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最希望「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結局卻是「可憐白髮生」。
能寫出」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人,
是那麼不可救藥的憤青嗎?
不是的,
在他這貌似悲劇的一生中,
我看到的確是」堅持「二字。
國破家亡,天下蒼生無一日可得安寧,我輩奈何?唯有橫豎去做。
一日接著一日,一年接著一年,堅持做下去,總有一天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