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娃的鏡像神經元受損與μ波
6 人贊了文章
2016年1月20日:
自閉症者最重要的異常現象就是缺乏揣度他人心智的能力,科學家推測是自閉症者鏡像神經元系統存在問題造成的。
腦電圖(EEG)用來測量腦波。EEG中有一種μ波,其頻率為813赫茲,會在人進行隨意運動(譬如翻開手掌或握緊拳頭)或觀看其他人做同樣動作時,遭到阻斷。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通過測量正常兒童和自閉症兒童的μ波來分別監控鏡像神經元的活性。
圖一:當進行隨意肌運動時,EEG顯示運動控制神經元會活化。自閉症兒童跟正常兒童一樣,μ波的強度受到抑制。
圖二:當觀察他人執行動作——觀看手掌開合的影片時,EEG顯示,正常兒童的μ波會減弱呈紅色,但自閉症兒童的μ波則沒有受到抑制呈藍色。
這項發現指出,自閉症兒童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確存在問題。這也能夠解釋他們無法理解諺語和隱喻的原因。因為諺語和隱喻都需要從外表不相似的語言表達中萃取出共同點。
半個多世紀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柯勒發現了bouba/kiki效應。在這個測驗中,研究人員展示一個形狀圓滑、一個形狀尖突的兩種粗繪形狀,然後問被試:「這兩種圖形哪個是bouba?哪個又是kiki?」不管被問者操哪種語言,98%的人都會選擇曲線柔軟的為bouba、而形狀尖突的為kiki。這項結果指出,人腦似乎能夠從形狀與聲音中攫取抽象性質,例如發音尖促的kiki與尖突的形狀匹配。這種跨越腦區的投射與隱喻類似,必然有與鏡像神經元系統相似的神經線路參與其中。而自閉症兒童在bouba/kiki測試中普遍表現不佳,無法將聲音與形狀正確連結起來。
國外用修補破碎的鏡像神經元系統來進行自閉症兒童的干預診療早就開始。醫生將嬰兒早期μ波抑制的缺失(例如無法模仿媽媽伸舌頭等行為)做為診斷依據,篩查出自閉症嬰兒並進行干預。同時還利用生物回饋來治療自閉或緩解癥狀。比方,醫生監控自閉症兒童的μ波,讓它顯現在屏幕上。如果這個兒童的鏡像神經元功能只是暫停運作,而非永久喪失,就有可能經由學習如何抑制屏幕上的μ波讓鏡像神經元恢復功能。
家庭干預雖然沒有先進的設備輔助,但完全可以借鑒生物回饋法的道理。比方,利用電視播放孩子喜歡的歌舞節目以激發孩子的模仿行為,只要孩子的鏡像神經元功能沒有徹底喪失,孩子就會慢慢模仿電視屏幕上的動作,進而達到抑制μ波,激活鏡像神經元的目的。當然,不是說鏡像神經元活化了,孩子就能明白諺語和隱喻了。這就好比雖然喚醒了自閉娃沉睡已久的一種生物本能,但如何運用這種本能還需要大量的教化一樣。諺語和隱喻是高級思維的一種外化方式,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心力去提升自閉娃的心智和思維能力,沒有一定的智慧談不上理解更沒法運用。
一年前,讓老二抓緊時間疊衣服,我們必須說「快!疊衣服!」如果用「快做」這兩個字催促,孩子哪怕是正疊著衣服都會一屁股坐到地上。因為她不明白「快做」就是「快疊衣服」的意思。我想,這應該就是自閉娃聽不懂「隱喻」的最直接體現吧。不過,孩子現在是進步多了,只要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習慣用語,哪怕是不完整或指代不清的句子她也都能明白意思。這當然首先歸功於孩子自身機體的不斷成長發育,其次才是我們經年累月的教化作用。這兩者,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嬰幼兒語言發展參照表
※我和我兒子,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
※其實,99﹪的自閉症小朋友都不會畫畫
※關注「精神癌症」自閉症的孩子們
※被神話、濫用的感統大運動,與感覺統合治療不是一回事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