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本UCAS個人陳述的制勝之道(十一)
來自專欄跟我學寫留學文書
現在來看第七段,也就是全篇結尾段,只有非常突兀的一句話。
I am now looking forward to securing a place at university and developing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et to designing the 『Gherkin』 of the future!
內容邏輯:
從這單薄的一句話可以看出來,作者不會收尾。因為字數限制,他草草的寫了一句與前文完全割裂開來的話。根據我研究個人陳述的多年經驗,理想的個人陳述結尾往往具備三個特點:
1. 與文章開頭部分內容進行呼應
2. 重申或總結個人夢想,雄心或未來職業規劃
3. 點出進入所申請學校希望實現的學習目標
結尾這句話勉強包括了後兩點,designing the 『Gherkin』 of the future算是第二點,developing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et 則是第三點。這裡,Gherkin是倫敦金融區的一棟特別有特色建築,因為形狀被昵稱為「腌黃瓜」。提及這棟建築字面上沒有問題,但實際不合適。因為作者在前文中沒有交待它的建築風格與特色,而且它的建築設計也不是出自作者最崇拜的Frank Gehry。現在突然拿出來當作自己未來目標和榜樣顯得不可理喻。
當然這個結尾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與前文內容,尤其是開頭內容的呼應。這種呼應讓結尾與正文形成有機的銜接和自然的過渡。
語言文字:
下面是我擴充後的結尾。我首先抓住了原文第一段針對政治人物對建築風格影響的論述,與其進行呼應,闡述過去的政客與貴族喜歡用建築來標榜紀念自己的豐功偉績。然後進一步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認為建築應該反映新時代精神風貌同時激勵人們攜手奮進創造美好未來。在甩出自己論點後,又及時跟進說明自己未來夢想時成為Frank Gehry那樣具有遠見的建築師,這樣進一步與前文內容呼應。最後一句闡述在所申請學校的學習目標。由於有前面這些的鋪墊,最後一句顯得自然了很多。
In the past powerful political leaders and aristocrats liked to erect buildings as formidable monuments to tout their achievements. Instead, I believe a good building should reflect the zeitgei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and inspire people to come together and create a better future. Towards this goal I wish to work my way up and become a successful architect and visionary like Frank Gehry. Securing a place at your university will be the next step to take in order for me to gain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et.
推薦閱讀:
※上海摩登:召喚設計青年
※曼谷留學 | Shrewsbury International School Bangkok City Campus
※歪果仁怎麼看待「中國式審美」:是病態,還是時髦?
※當初一夜爆單的亞馬遜澳洲站,現在怎麼樣了?
※申請中的那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