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無奇的它都買,為什麼?奧林巴斯12-40PRO使用分享
來自專欄 ND的器材說60 人贊了文章
一般來說,這種特色不明顯的鏡頭我是不會入的,一來有富士XF18-55這個最強套頭,焦段重複了,二來這個鏡頭是越南產,難免心魔難過。
不過還是入了,真的是個偶然,原因就是偶然的搜索:
看到這個價格我也是心裡一驚,沒想到價格已經到3出頭就能收入囊中了......
後面的事情,你們也懂,感性與理性的對話,天人交戰:
嗯,惡魔兔又多了個新拍檔...
金屬卡口,四枚螺絲固定,塑料內鏡筒,三枚螺絲固定,11個金屬電子觸點,內鏡筒標識「MADE IN VIETNAM」,便宜貨是不是和產地有關係?不對啊,MADE IN CHINA的12-100PRO就不便宜嘛~~
這是我的第一個越南產鏡頭,但願沒有啥品控問題......
和大家族一樣,前後推拉對焦環就能切換AF/MF狀態,比機身切換要方便些,有物距標識,無景深刻度。
推拉阻尼感明顯,但與25PRO、12-100PRO不同的是推拉時沒有「咔噠」確認的檔位感。估計作為早期PRO鏡在對焦環內部還沒有使用後來的物料與內構,不過使用起來問題不大。
我喜歡奧巴PRO鏡頭,很大程度上還是顏值與做工,金屬滾花對焦環與變焦環,全黑色金屬外鏡筒配合點睛的橙紅刻度、銀藍絲帶,超合我審美。
與惡魔兔配合就是上面這個樣子,無論手感還是配重都恰到好處,沒有頭重腳輕的現象。
把這個鏡頭和富士的最強套頭放在一起比比看...
從視覺感受上來說,兩者的外徑差不多(富士58mm濾鏡口徑、奧巴62mm),無論是收縮狀態還是全伸展狀態,奧巴都比富士長了一小截(1cm左右),當然,好處就是獲得了等效24mm的視角。
至於顏值嘛,說起來很主觀,我覺得還是1240PRO要騷氣很多,藍絲帶+鐵灰圈配合橙紅刻線的合理搭配相比略微復古沉悶的1855要亮眼不少。
從這個角度,再給大家看看兩廠之間不同的設計審美吧~你們覺得哪個更靚更騷?
在使用過程中能和大家分享的有以下幾點:
1. 這個鏡頭的最短收縮狀態不在12mm端而是大約16mm端(見上圖)
2. 這枚鏡頭的變焦阻尼在初期使用的時候相比12-100PRO來說略微澀一些些(畢竟價格也差了一倍多)
3. 這枚鏡頭的後段變焦行程(35-40mm段),取景器的視角變化並不大,尤其是最後2°的旋轉行程,幾乎無變化,所以不明白刻意把35和40之間區隔開這麼長的轉動行程有何意義......
4. 配合惡魔兔,這個鏡頭對焦非常快而且十分安靜,最重要的是對焦時馬達傳來的震波也十分輕微,給人十分舒適的拍攝體驗(至少是體感上)
OK,說完了體感,我們開始實戰拍攝這一PART:
管你哪裡產的,對待奧巴PRO頭沒什麼好客氣的,沒有什麼漸進難度這回事。直接正午窗檯陽光直射下的鏡頭蓋,銀色反光與黑色蓋面的巨大反差檢查軸向色差。
全開時軸向色差能觀察到,但並不誇張,收了一檔光圈後大幅消褪,近乎不可見,F5.6的時候一片清凈。
考慮到這是極惡劣的人為施壓測試工況,在日常拍攝中,安心全開光圈還是穩妥的。
對於抗眩光,這是我當時能做到的最惡劣的測試,有ZERO鍍膜但9組14片真的還是帶不動。
當然,在更大的範疇來看,能在多鏡片變焦鏡里明顯優於這個表現的,都是貴得多得多的大傢伙重傢伙了。但不管怎麼說,結果還是擺在眼前,對於抗眩光這一項,我個人是不滿意的,期待能升級鍍膜迎來繼任者。
全開解析度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在F5.6達到峰值。
這個鏡頭雖然沒有12100PRO那麼銳利,但考慮到自己是用多少錢收回來的,加上這做工顏值,性價比不可謂不高。
畢竟標變頭,不沖著這些,只看顏值那不是很虧?
1240PRO配合惡魔兔確實有著1855+XT20無法比擬的地方,在日常記錄上可以說是用得舒心暢爽,舉個例子吧:
女王好不容易精心學會了份甜點,或者你和女王出去購物,偶遇美食,拿著相機用標變記錄時,會出怎樣的片子?
第一張?不行,要湊的再近些才行。已經到極限對焦距離了?那換個鏡頭吧......
第二張?嗯!好很多了~!女王都似乎微笑著拍手決定用這張了。有個泛用型好的標變就是棒!
那麼哪張是奧巴12-40PRO的極限對焦距離?1還是2?
都不是,是下面這張:
OK,用實戰案例來告訴大家,兄弟我為什麼有了1855還要來個重複焦段的奧巴1240PRO。
無他,日常題材能一鏡用到底的爽快感罷了。
然而這也只是理由之一,更大的理由來自對惡魔兔機身防抖效能的信賴,1240PRO本身是不帶防抖的,為了驗證這個組合能壓榨出多少畫面穩定的潛能,剛入手就去外頭走了一遭。
這張純粹是手持硬來的測試,沒有啥構圖,光圈也是刻意為之壓低進光量。
結果還是讓我滿意的,24mm等效能夠1秒不糊,底線保住了,接下來難度就大了
Emmmmmmmm.......三張連拍,3.2+1.6+0.8共計5.6秒的手持曝光時間......如果不是我親身經歷,我也不會相信能有這離譜的結果......老實說在當時回放檢查照片後,我有那麼半分鐘腦子一片空白,真的暴力......
也正是因為這套系統(大部分歸功於機身)的防抖底氣,低ISO三連拍HDR真的是隨手就來......
這張照片的灰常過渡以及發色讓我想到了當年的高寬容度負片,寧靜舒服。
用慣了惡魔兔,真的會忘記腳架放在家裡哪個角落。
我們再來看看1240PRO的焦外:
這焦外在標變幹活頭裡算平均水平,有可查覺的二線性,但不算明顯,彌散圓裡面不算乾淨,但在視覺上洋蔥圈現象屬於完全可以接受。作為競品,富士最強套頭1855的焦外是這樣的...
現在估計更多的網友可以懂我的意思了,為啥有了1855還會「腦殘」弄個1240PRO。
雖然18-55便宜了1000元,但代價是什麼?
損失了24mm段(日常風景、旅拍24mm重不重要大家都懂)
損失了防抖性能(勉強3.5檔的1855和1240實戰差太多,就不細說了)
損失了近攝可能性(放大倍率0.15X和0.6X之間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更差的焦外(平均水平與額喲~的區別,感官上相當於薄切白蘿蔔片和銅紐扣的區別)
每一種差別看似不太重要,但累積起來就會對拍攝自由度(也可以延展為愉悅度)產生重大的影響。
如果你能接受它的缺點並知道如何避免,它可能會是市面上量產民用標變頭裡泛用型最強的一枚鏡頭之一(為了穩妥,加上了」之一」字眼)。
總的來說,3K出頭些的價格讓我體驗到了這枚鏡頭乃至整個系統帶給我的可能性,甚至因為驚訝而產生了愉悅感。對於喜歡隨拍的我來說,算是因為」偶然」而達到了」正確」。
下面就是更多樣片時間:
這次分享就到這,我覺得自己算是撿了個便宜。
一個價格「崩盤」的鏡頭竟然幫自己組建了一個實戰1/4s輕鬆拍片的系統,真的實屬意外。
同時也祝願大家在拿起自己的器材時,內心同樣充滿喜悅與期待.好好發揮自己手頭器材的可能性吧,別瞎折騰了(才怪~滑稽).
下期見~!
推薦閱讀:
※喪鐘年年敲,今年到我家 —— 為什麼一部分職業用戶不用微單?
※游遊盪盪2:only x100f、only arcos
※尼康全畫幅微單相機 「勾引視頻」 第三彈:機身
※尼康全畫幅微單卡口可裝中畫幅感測器,體積堪比D7500?
※60%的95後在為什麼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