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蘇式武器真有那麼渣嗎?

二戰中的蘇式武器真有那麼渣嗎?

來自專欄世界史通訊9 人贊了文章

導 讀:長期以來蘇式武器給人的印象就是設計簡單粗糙,外形傻大黑粗,雖然笨重但殺傷力強,皮實耐用,屬於標準的經濟適用型。還有就是蘇制裝備的設計思路都比較清奇,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用途考量。比如20世紀30年代後期誕生於衛國戰爭前夕的喀秋莎火箭炮(又名「斯大林管風琴」),在世界軍事裝備發展史上首創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量彈藥傾瀉到敵人陣地上,以發射密度彌補準確度的多管自行火炮,而且造價低廉,易於大批量生產。再比如60年代後期發展出的基輔級直升機航母,與美國航母相比,它充其量就是能起降飛機的加強版巡洋艦,因為艦體本身裝載了大量各種用途的武器裝備,哪怕在艦載機被敵人全部KO的情況下,母艦老哥一個照樣可以自保,這個非驢非馬的四不像,戰場生存能力簡直不要太強。

但是,由於蘇德戰爭前期蘇軍在戰場上的渣渣表現,以及蘇德雙方不成比例的超高傷亡比和戰損率也讓很多人懷疑這個紅色帝國二戰中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陸軍裝備其實渣得一比,紅軍的勝利實際上是建立在「屍海戰術」上的。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比如創造了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圍殲戰紀錄的基輔保衛戰——蘇軍就有65萬人被俘,導致整個西南方面軍幾乎全軍覆沒,蘇聯西南方向防線洞開,德軍得以長驅直入。這不禁讓人想起《亮劍》里楚雲飛的罵街:74軍5萬多人,就是5萬多頭豬,TG軍三天三夜都抓不完。我想,65萬頭豬,德軍都懶得屠宰了。然鵝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本文將帶領大家從陸軍「三大件」——槍支、火炮和坦克出發,探究一番二戰中蘇式武器的真實水平。

槍王的誕生,步槍打坦克了解一下

二戰前蘇聯軍方便急需一款新型作戰用半自動步槍,以替代老舊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大批量列裝軍隊。最早提交蘇聯軍方驗收的是SVT-38半自動步槍。不過,該槍雖然在1938年定型,但並沒有立即投產,因為當時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西蒙諾夫的設計方案。1939年2月26日,托卡列夫的設計最終獲勝,但軍方對全面裝備SVT-38仍有疑慮,因此在生產SVT-38的同時,也少量生產西蒙諾夫設計的AVS-36。據說後來在斯大林的親自干預下,才正式拍板把採購新槍的合同交給了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

SVT-38開始試產是在1939年7月下旬,在改進了一些缺點後,於1939年10月正式開始批量生產。但半年後,也就是1940年4月便停產了,轉而準備生產該槍的改進型——SVT-40半自動步槍。據統計,由於量產時間只持續了6個月,因此SVT-38總共只生產了約15萬支。大多數SVT-38在後來的戰鬥中丟失、損壞或被返廠重新改裝成SVT-40,能夠留存至今的都是珍稀物種。SVT-40的設計吸取了蘇芬戰爭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在SVT-38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改善了步槍的操作性能並提高了可靠性。該槍於1940年7月1日開始在圖拉兵工廠投產,同時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則開始減產,因為當時蘇聯打算讓以後所有的步兵單位都裝備新的半自動步槍。

到1940年12月,SVT-40的月產量估計約有18000支,1940年全年共生產66000支左右。1940年末—1941年初,科若庫兵工廠也開始投產SVT-40。科若庫兵工廠主要是為蘇聯空軍生產機槍和航炮,所生產的SVT-40數量很少,其生產的SVT-40現已成為收藏家的搶手貨。圖拉兵工廠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作為SVT-40的主要生產廠家,從一開始就全力生產SVT-40,但當1942年蘇軍決定重新把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作為制式裝備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就停止了SVT-40的生產,轉而全力生產莫辛-納甘步槍。而圖拉兵工廠由於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訂單,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產SVT-40。

SVT-38最初只是用於增加步兵排的火力,在排內只有少數人裝備,其他人仍然使用莫辛-納甘步槍。但是在一些精銳部隊中,如1940年初在卡累利阿地峽的拉多加湖(蘇聯在歐洲地區最大的湖)作戰的滑雪板部隊,完全用SVT-38代替莫辛-納甘步槍。芬蘭軍隊深切體會到這種步槍的可怕火力,而蘇聯領導層則很欣喜地看到其優越的性能表現,斯大林更是宣稱,一個裝備這種新步槍的士兵等於十個裝備普通步槍的士兵。到了生產SVT-40時,蘇聯已經打算將其作為標準的單兵步槍,全面替換舊的莫辛-納甘步槍,因此生產數量相當大(到1945年以前就超過100萬支)。但二戰結束後,大部分SVT-40很快就被撤裝,由SKS步槍取而代之。少數SVT步槍作為軍用剩餘物資在蘇聯民間市場上出售。

總體而言,SVT的性能並不比美國的M1伽蘭德步槍差,在某些方面,如供彈方式等,甚至還要優於美製M1步槍,而且比早期的德國Gew41半自動步槍明顯要好得多,如果當時蘇聯紅軍全面換裝SVT的話,也許此槍在戰爭史上的地位能與M1伽蘭德步槍一較高下。但由於SVT-40結構比較複雜,使用後擦拭非常困難,而偏偏當時蘇聯生產的槍彈使用的發射葯具有腐蝕性,如果不勤加保養會導致槍的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當時蘇聯步兵大多數都是純純的農民出身,受教育程度低,而且訓練水平不足,在對槍支的保養方面沒有精銳部隊那般專業,於是就認為這種槍不好用。而訓練水平和教育程度都相對較高的精銳部隊,如海軍步兵,則認為SVT-40比莫辛-納甘步槍好得多。不過,在衛國戰爭的生死關頭,蘇聯當局也不得不選擇重新啟用老舊但卻更可靠耐用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

然鵝,步槍還不足以體現蘇聯槍械製造工藝的真正實力,蘇聯紅軍在二戰中專門對付德軍坦克的獨門神器——反坦克步槍才是神一般的存在。早在30年代中後期,坦克的裝甲厚度就在不斷增強,就總體水平而言,當時的手持反坦克步槍依然有能力在正常交戰距離內擊穿坦克裝甲,許多國家也都裝備了較為輕便的重量介於10~20千克的手持反坦克步槍,如博伊斯,PzB38,PzB39,等等。這一時期蘇聯就開始反坦克槍的研製,1936~1938年間,蘇聯全國的設計單位一共提出了15種從12.7~25毫米口徑不等的反坦克步槍方案進入預選,不過,最後蘇聯輕武器射程科學研究小組提出的方案贏得了蘇聯高層的青睞。這種步槍代號(PTRR-39)僅僅1.7米長。槍管長1180毫米,重量24千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蘇軍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卻極度短缺,蘇軍甚至將倉庫中的PTR41反戰車步槍拿出來救急,這種槍其實就是德制毛瑟1918步槍的蘇聯山寨版。擴膛發射蘇制12.7*108機槍子彈。這套設計的性能在當時已經十分落後,蘇軍急需生產一種反坦克步槍立刻投入使用。西蒙諾夫和他的PTRS 在蘇聯急需反坦克武器時作為一個成熟的設計脫穎而出,以其優良的生產性,輕便的重量,半自動兇狠的火力和良好的戰場可靠性等一系列蘇軍求之不得的性能,毫無懸念地贏得了訂單和生產,開啟了它的傳奇戰史。

PTRS-41步槍採用導氣活塞式自動原理,偏移式閉鎖槍機。短行程導氣活塞安裝在槍管上方,導氣箍上有氣體調節器,可切換3種導氣量,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調節導出的火藥燃氣壓力,以克服粉塵污垢或寒冷天氣帶給自動機的影響。五發彈的抱夾從打開的彈倉下方裝入,但也可以從上方的拋殼口手動裝入單發彈藥。槍上配有空倉掛機裝置,只有槍機被鎖定在後方時才能打開彈倉裝填。為了緩解後坐力,PTRS也裝有高效槍口制退器,和PTRR一樣,槍托底板上添裝了橡膠緩衝墊。這款步槍採用的是蘇聯特製的14.5毫米金屬陶瓷穿甲彈,可以在100米外擊穿50毫米的裝甲板。這樣的威力足以在同樣距離內擊穿當時德軍四號坦克的主裝甲,並且在300米外就能擊穿四號坦克30毫米厚的側裝甲和發動機,威力十分強勁。

最終,1941年8月29日,最高軍事委員會宣布正式採購PTRS和PTRD兩種步槍互相搭配。莫斯科保衛戰時只生產了零星的數量,但到1942年,其製造數量已達到63308支。最初的生產工作由圖拉兵工廠負責,隨後由薩拉托夫兵工廠接手。

為了滿足極端的生產需要,蘇聯還推出了不少簡易武器,PTRD反坦克步槍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衛國戰爭初期極其需要步兵反坦克武器,一款超級簡易,具備絕對生產性的反坦克步槍方案被提了出來,那猶如一根鋼管+一根扳機+一根槍栓的組合一樣簡單的PTRD反坦克步槍的前身就誕生了。最初的思路是像施皮塔尼步槍一樣,蘇聯槍炮大師捷格加廖夫被要求設計製造一款單發半自動步槍,不過捷格加廖夫考慮到進一步提升生產性能,將單發半自動改為了一種能單發拋殼的手動步槍。這種設計同時也是PTRD這個看起來毫無特點的步槍身軀下隱藏了一個最大的特點,該槍的槍管在射擊時會進行長距離後坐(約65毫米)並壓縮槍托內的彈簧緩衝器,對於一把單發步槍來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大幅減緩後坐力。當槍管後坐過程中,拉機柄會撞到槍托右側堅起的一塊金屬板上,在金屬板的斜面作用下迫使拉機柄向上運動,從而使槍機旋轉和開鎖。然後當槍管後坐到位而停止運動時,已經開鎖的槍機則在自身慣性的作用下繼續向後行動,從而抽出彈殼。但由於沒有彈倉,所以彈殼從機匣下方的拋殼口拋出後,射手需要用手從機匣上方的裝填口裝一發新彈進彈膛內,並手動操作槍機閉鎖。由於使用槍管長後坐緩衝,加上安裝了高效的制退器,以及成為標配的槍托底板橡膠緩衝墊,PTRD步槍射擊時的可感後坐力很低,是一般士兵都可以接受的,不會出現一戰時期反坦克步槍左肩一槍右肩一槍進醫院的搞笑場面。

PTRD反坦克槍的機械瞄準使用簡單的翻轉式表尺,其中一個缺口用於100~400米,另一個缺口用於400~1000米。另外,機械瞄具的瞄準線偏左,是為了提供更舒適的射擊姿勢,和避免自動打開的槍機不會打到射手臉上。由於槍身很長(2米),因此配備摺疊式兩腳架,並附有一個提把便於攜行。

PTRD射擊小組的訓練,一個標準的PTRD射擊組至少要有兩名士兵,一名射手兼裝填手,另一人負責觀察指示目標,戰場上,複製觀察的副手也往往攜帶衝鋒槍應對突髮狀況,每一個單位的PTRD步槍所需要的維護和其他部件相當少,只有一個整體清潔棒,一個奶嘴刷,一把螺絲刀和一把鑰匙,一個基數彈藥為一個帆布包,內置20發彈藥,一個基本的射擊組通常攜帶兩個帆布包的彈藥。實際上PTRD開始生產的時間比PTRS還晚,首批是從1941年10月生產的,但是對比PTRD截止年底僅僅77把的慘狀,PTRD在兩個月內已經服役了17688支之多,1942年的總產量更是達到了184800支,蘇軍大量反坦克步槍的威脅終於迫使德軍不得不給坦克裝上了間隙裝甲的褲衩,這樣的間隙使得PTRS的彈丸在擊穿這5毫米的外裙後沒有足夠的動能擊穿間隙後的30毫米裝甲,得以保護組員。但1942年末在德軍的厚皮4號甚至虎式出現後,俄國佬又開始了新的反坦克武器的研究。蘇聯各大設計單位爭先恐後的拿出各種成形裝葯破甲手雷、槍榴彈亦或是火箭彈。但還是有三家單位拿出了新型的反坦克步槍。面對虎式側面都有62毫米的烏龜殼。俄國人折騰出了史上最變態的「步槍」——PTRRES-42。

1942年,設計師E.S拉斯切科,S.I葉爾莫拉耶夫和V.E.斯洛霍斯金合作計劃設計一款20毫米口徑的輕型攜帶型單發反坦克槍。然後設計著設計著,他們設計成了這款全重帶輪架79千克,不帶輪架58千克的單發輕型反坦克炮。儘管如此,設計師依然奇妙的繼續稱呼自己的作品為「攜帶型反坦克槍」。說實話這玩意根本就是一門小口徑炮。使用一種特殊的20毫米炮彈。每發鎢芯彈頭僅為約0.1千克。這種槍第一次上靶場就取得了驚人的記錄——100米穿深70毫米,300米穿深56毫米的成績。

另一款槍型更加變態。蘇聯槍炮界大拿弗拉基米洛夫與他人合作設計了一款堪稱全世界最強步槍的邪惡存在。在步槍領域比穿甲性能這獲至今都是No.1!這款名為PTRR的特殊步槍使用的14.5毫米彈藥脫胎於蘇聯空軍曾經研究的一款反坦克機槍。蘇聯空軍1940年曾經為伊爾2研發了一款特殊的機槍,直接暴力的使用俄式23x152的航炮彈藥縮口而來。新彈的初速暴力提高到了駭人的1500m/s,超速穿甲彈竟然飆到了1750+ m/s,第一次上靶場就打出了恐怖的記錄。蘇聯原廠的數據中PTRR反坦克槍可以在100米的距離上擊穿虎1側面裝甲的任何一處。理論上能在300米外擊穿虎1側面下部的62毫米裝甲,這說明PTRR步槍在優秀射手的操控下能在300-400米外射擊廢掉虎式坦克的動力並且有對成員進行殺傷的硬實力。還不僅僅如此蘇軍報告和指出PTRR反坦克槍使用1750m/s初速的14.5x147鎢芯硬芯穿甲彈在100米距離上擊穿100mm裝甲!這威力和現代的步戰車30炮差不多。(蘇式2A72自動炮,發射脫殼穿甲彈在1千米內能擊穿60毫米厚的裝甲。也就是這支不到30公斤的步槍有能力打穿虎式有名的厚臉皮!趕上早期型謝爾曼主炮的穿甲威力了。到後來這款超級步槍還是因為不適合步兵操作而被廢棄。

蘇聯紅軍中反坦克步槍的配發量十分驚人。1942年一月,反坦克步槍的服役單位還只有8116個,然而在43年的一月,這個數字暴漲為118563。僅僅庫爾斯克會戰一場戰鬥。反坦克槍單位就使用了350萬發穿甲彈。蘇軍這種戰術德軍的三號四號這些薄皮坦克可倒了霉了。蘇軍步兵常用的PTRS 和PTRD反坦克步槍使用14.5金屬陶瓷穿甲彈可以在100內擊穿50毫米的裝甲。300米內能打穿30毫米厚裝甲。德國的這些薄皮坦克前裝甲才50毫米經常被不知哪飛來的子彈擊傷,擊毀,甚至被完美的「人去車留」在衛國戰爭的數不清的戰鬥中,對於蘇軍反坦克步槍來說,其中最著名的戰鬥當屬1941年11月16日在Dubosekovo的316步兵師,即著名的潘菲洛夫師抗擊德軍的戰鬥。其1075團2營的反坦克手們對抗30台3號4號混成部隊,當日就擊毀了其中18台,此戰充分顯示出了14.5毫米反坦克槍的強大作戰效能,儘管全連最終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戰士,且只有6位英雄活到了戰後,但是這段蕩氣迴腸的戰鬥史也最終成為了傳奇。

蘇聯火炮,威力幾何?

說到二戰中的軍事裝備,各種用途的火炮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眾所周知,英軍在一戰中率先將坦克投入到西線戰場上,雖然在整個一戰期間坦克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它也始終沒能實現大規模穩定型號的量產,但是當時西方許多有遠見的軍事觀察家都認為,這種為進攻量身定做的鋼鐵怪物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必將不斷增長,德國的軍事戰略家更是據此發展出了二戰中令人聞分喪膽的「閃擊戰」、「裝甲戰」。當時認為反坦克炮可以有效壓制坦克攻勢,蘇聯在這方面也不無作為,早在1928—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就開始關注反坦克炮的研製和應用。1930年,蘇軍成功試射了1930式30毫米口徑加農炮,可以在1千米距離內擊穿26毫米裝甲。1932年,蘇軍開始裝備改良型號的45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在30年代初,反坦克槍的研製工作也同步展開,但遺憾的是,在整個「一五」期間都沒有研製出可用的型號。

除了反坦克炮,蘇聯還研發了其他各種用途的火炮。比如同樣是在「一五」期間研製成功的1931式204毫米Б-4榴彈炮,這種火炮發射的混凝土爆破彈可以擊穿厚達1米的洪凝土工事,還可以隨戰場需要調整發射速度,設計思路非常先進。1938—1940年是蘇聯各型火炮的集中爆發期,這一時期研製的火炮類型佔到蘇德戰爭初期火炮武器的2/3。蘇聯高層一直十分重視火炮的研製,蘇芬戰爭後斯大林甚至斷言「火炮決定著戰爭的命運」。在蘇聯政府長期投入和大力支持下,蘇制火炮在火力、炮彈初速、發射速率、機動性和自動化程度等主要技術指標上都要優於外國同類軍品,尤其是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師屬火炮性能顯著優於德軍。蘇軍的師屬大炮——76毫米加農炮和122毫米榴彈炮雖然在炮彈口徑和威力上稍微弱於德軍的105毫米和150毫米大炮,但是它們具有更高的機動性和對地方條件的更強適應力。尤其是76毫米加農炮,在蘇德戰場上表現優異,即便在超過1000米的距離上發射炮彈,也能擊穿德軍坦克60毫米厚的裝甲,當時就有德軍將領猜測它可能被蘇軍當作重型反坦克炮使用。

蘇軍對迫擊炮普遍不夠重視,認為它只是大炮的替代品。蘇德戰爭前,蘇軍共列裝了5款迫擊炮:1938型和1940型50毫米連屬迫擊炮,射程為800米;1936型和1938型82毫米營屬迫擊炮,射程3000米;1938型107毫米山地駝載團屬迫擊炮(即ГВПМ-38型迫擊炮),射程為5800米;1938型120毫米團屬迫擊炮(即ПМ-38型迫擊炮) ,射程5500米。不過,起初不被看好的迫擊炮卻在二戰中為蘇聯打敗納粹德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蘇軍裝備的120毫米和160毫米迫擊炮製作簡易,作戰效率高,而且射程相當遠,炮彈威力十分巨大,這就保證了它們能夠執行直接支援軍隊的任務,同時也給德軍步兵造成巨大損失。戰後一些俄羅斯學者估計,蘇軍迫擊炮給東線德軍有生力量造成的殺傷最大,致使其損失高達300萬人!各型迫擊炮消耗了1.99 億發炮彈,佔到蘇聯紅軍野戰火炮彈藥消耗的53 %。

最後要介紹的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即傳說中的БМ-13噴氣式武器系統,它於1941年7月14日首次投入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首款被蘇聯大規模生產並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敵方陣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準備時間較長。不過,雖然它比其他火炮來的脆弱(讓人想起了紅警中的V-3火箭),更談不上有什麼裝甲,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非常適合戰時困難時期大批量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戰爭前夕,喀秋莎被裝載在ЗИС-6重卡車底盤上成功進行了靶場試驗。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了獨特優勢:能一次性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轉移陣地。同時,它的16個發射架上的132毫米噴氣式高爆炸彈也讓德軍非常頭疼,一次齊射,打完就走,這讓德軍非常惱火,且由於其超高的火力輸送能力和戰場機動性,要對其進行有效毀傷打擊也非常困難。不過,德軍官兵普遍對喀秋莎的戰場作用評價不高,認為它「僅僅能在精神層面產生巨大影響,但它們的實際效果並不顯著」。

鋼鐵洪流的較量

盤點二戰中在各國軍隊中服役的「明星坦克」,蘇聯的T-34、德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丘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坦克都是榜上有名。其中蘇聯的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T-34的產量佔全部蘇聯坦克的比重非常巨大,1941年為40%,1944年則高達86%。第一批T-34中型坦克於1940年1月問世,該型坦克裝有一門76.2毫米口徑火炮,因此也稱為T-34/76。該型坦克戰鬥全重26.3噸,額定乘員4人,發動機採用B-2柴油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為55千米/小時,最大行駛里程300千米。T-34坦克的整體性能非常好,具有良好的防護和越野機動性,火炮威力也比較大,其作戰性能在當時居於世界先進水平。更重要的是其結構簡單,機械可靠,便於大量製造和戰損時的維修,這在戰爭時期非常重要。T-34後來又發展出多種型號,最重要的一款是裝有一門85毫米火炮的T-34/85坦克。其戰鬥全重32噸,額定乘員5人,85毫米火炮可在1千米的距離內擊穿德軍100毫米裝甲厚度的重型坦克。二戰結束後,T-34還大批出口,參加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中國也曾在五十年代初期向蘇聯購買了大量的T-34。時至今日,在世界上一些國家的軍隊中還能看到T-34的身影。

KV-1則是衛國戰爭初期與T-34齊名的坦克。KV-1於二戰前夕由列寧格勒的基洛夫製造廠的設計師科京主持研製,KV坦克的名字則是取自科京的岳父K.E.伏羅希洛夫元帥。當時的基洛夫製造廠共試驗了三種車型,其中兩種過時的多炮塔設計SMK型和T-100型被淘汰。1939年4月,單炮塔的KV坦克樣車定型,次年2月開始生產。KV原型車(包括多炮塔原型車)投入蘇芬戰場進行試驗,在突破芬蘭軍隊防禦陣地的戰鬥中表現了優異的防護能力,無一受損。

到蘇德戰爭爆發前,KV-1坦克共生產了636輛。衛國戰爭初期,新型坦克KV-1和T-34在戰場上的出現,使德國坦克相形見拙,這種坦克無疑是德軍士兵的噩夢。戰爭爆發3天後,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就遭遇了這些龐然大物。1941年8月13日,一個補充了100輛坦克的德軍加強步兵團遭遇一隊KV-1坦克,德軍坦克根本無法阻攔KV的衝擊,數十輛坦克被擊毀,其中幾輛捷克38t坦克甚至直接被KV-1壓扁。德軍一門150毫米榴彈炮朝著衝過來的KV坦克不斷開炮,直到被撞翻,而發射的炮彈無一命中。最後仍然是萬能的88毫米高炮前來解圍,迫使蘇軍坦克後撤。戰爭初期,德軍只有88毫米高炮和斯圖卡式攻擊機能夠摧毀KV-1坦克,致使德軍一度非常尷尬。

KV坦克有多種型號,主要包括早期的1939型,後來的1940型、1941型、1942型,以及KV-2、KV-85等發展型號。從總體性能上看,KV-1的各項指標除防禦強大外,其他方面均不及T-34,其結構設計落後,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夠強大,無法對付1942年後出現的德國新式坦克。1943年出現了裝備85毫米主炮的改進型KV坦克——KV85,但與T-34/85相比毫無出色之處,而且性能不及德國的「虎」式,因此蘇聯重型坦克的舞台逐步讓位給了斯大林(JS)系列。

IS系列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專門用於對付當時的德軍重型坦克而研製的。該坦克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IS-1和IS-2坦克的前身就是KV-1重型坦克以及KV-13坦克。KV-13坦克是1942年3月蘇聯決定在車爾雅賓斯克實驗工廠獨立設計的重要工程,KV-13坦克是作為中型坦克來設計的,不過其裝甲卻是重型坦克的配置。這個項目因其採用大量鑄造部件而非常有名——它不僅在炮塔上採用了鑄件,還在其車體以及炮塔座圈上也使用了鑄造部件。雖說這種設計限制了坦克內部空間,但是卻換來了良好的裝甲防護,同時也在重量上得到減輕。而且KV-13設計方案也符合蘇聯國防委員會在1942年頒布的關於減少裝甲所消耗金屬資源的指示。第一輛KV-13從設計到製造只用了很短的時間,1942年5月便被交付測試。這種坦克全重31.7噸,裝有一門76.2毫米 ZIS-5火炮以及一架DT型同軸機槍。其車體前部最大裝甲厚度為120毫米,而炮塔則為85毫米。600馬力的V-2K引擎使它的最大速度達到55 km/h。KV-13在設計上採用了T-34坦克底盤上的一些部件,包括履帶,負重輪則取自KV坦克。KV-13還採用了改進的冷卻裝置,對於增加空氣導入效果很好。但測試中也暴露出KV-13坦克的一些缺點:由於傳動裝置的問題導致其加速性能很差、履帶很容易受損、在坦克轉向時履帶會產生脫落現象等等。針對之前的設計缺陷,1942年12月實驗工廠又拿出兩種新型的KV-13設計方案。這兩種車型僅在車體、懸掛扭桿以及底盤上和上一個KV-13型坦克一致。炮塔和很多其他部件都完全是重新設計的。尤其是其轉向裝置採用了A.И.巴拉格納拉沃夫設計的「二級行星轉向機」,蘇聯後來的T-54/55和T-62也都採用了這種轉向裝置。與此同時,冷卻系統也被改進,履帶連接則採用了「車爾亞賓斯克履帶」。

德軍在東線投入的虎式重型坦克更加迫使蘇聯努力發展相應的坦克。根據GKO在1943年2月24日的2243號指示,車爾亞賓斯克的基洛夫工廠和NKTP的第100號工廠(就是原來的實驗工廠)要在KV-13最後一種型號的基礎上開發出兩種坦克,命名為「約瑟夫.斯大林」(即IS坦克或JS坦克)型並準備接受測試。安裝76.2毫米火炮的稱為IS-1(工廠設計編號依然是第233號工程)。而裝備122毫米的U-11坦克榴彈炮(原來是為KV-9試驗坦克設計的)的則被命名為IS-2(即第234工程)。

兩個型號都在1943年3月22日至4月19日接受測試,測試結果都很不錯。兩種坦克的質量都比KV-1S重型坦克要輕,所以有更好的機動性,同時又具備了良好的裝甲防護以及強大的火力。但測試中也出現了幾個嚴重的缺陷,尤其是底盤和引擎/傳動轉向裝置。當行駛到鬆軟地形時,由於負重輪間距出現扭曲而導致產生大的旋轉阻力。蘇聯有關部門於是建議增加負重輪的數量以通過測試。不過當時車裡亞賓斯克拖拉機廠、第100號工廠以及他們的合夥工廠UZTM工廠、第200號工廠都已經開始準備生產這種新型坦克了。

該年4月初,蘇聯獲得了德軍虎式首份裝甲防護數據。原因是1942 年1月,蘇聯紅軍在列寧格勒繳獲了一輛德制「虎」式重型坦克,經過對這輛坦克的分析研究,蘇聯基本掌握了其技術參數。研究人員認為新型德制坦克的「裝甲防禦能力很強大,配備的武器系統威力很大,可以在水下行駛,充分表明該型號坦克是用於突破防禦帶作戰,以及對抗蘇軍的 T-34 坦克和KV坦克。如果射擊距離超過400—500米,蘇軍現有的76毫米口徑坦克炮和122毫米反坦克炮將無法擊穿其裝甲」。

1943年4月15日,GKO發布第3187號指示開發研製可以摧毀德軍新式裝甲戰鬥車輛(指虎式)的大威力反坦克炮。4月底,一輛繳獲的虎式坦克被送到庫賓卡測試場進行火力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對付虎式坦克的最佳武器就是85毫米的52-K 1939型AA炮,這種火炮可以在1千米的距離內擊穿虎式坦克前部的100毫米裝甲。1943年5月5日,GKO又發布指示委派設計局留意該炮。這道命令下達後,由V.G.格拉賓領導的中央炮兵設計局和F.F.彼得洛夫領導的9號工廠設計局受命在兩輛KV-1S以及兩輛試驗型IS坦克上安裝85毫米火炮。6月上旬,TzAKB的兩門S-31,9號工廠的兩門D-5T型炮都準備完畢。S-31型炮是基於76.2毫米的ZIS-5坦克炮的85毫米火炮,非常便於製造。而D-5T型炮則是安裝在SU-85自行火炮上的D-5S型炮的變種,它的特點就是重量輕以及后座力小。不過,設計師很快就發現在IS原來的炮塔上安裝85毫米火炮會導致乘員空間的急劇縮小,最後決定增大其炮塔尺寸,乘員室被擴大了,車體也相應加長了420毫米。由於車體變長使得其第二和第三負重輪之間的距離也被增加,這要通過加裝一個負重輪來解決。新的炮塔由第200號工廠生產。這些改動使得坦克的全重增加到44噸,造成了機動性能的下降,不過換來的卻是更強大的火力。裝備85mm火炮的IS坦克被定為「第237號項目」。1943年7月初,兩輛試驗型的IS坦克被製造出來(一兩安裝的是S-31火炮,另一輛則是D5-T火炮)。

同時,ChKZ工廠也準備了兩輛在KV-1S上安裝85毫米火炮的車型。一輛是「第238號項目」(在KV-1S上安裝S-31火炮,炮塔沒有改進),另外一輛是「第239項目」(和第237號項目一樣,安裝的是D-5T火炮)。1943年7月,所有的四輛坦克都參與了比較測試。D-5T火炮的型號,第237號和第239號項目贏得了競爭最後勝利。這兩個項目被分別命名為IS-85和KV-85。由於乘員室空間實在太小,第238號項目則被取消。

7月31日,KV-85和IS-85被交付庫賓卡試驗場進行測試,測試由第100號工廠的負責工程師N.M.施內夫帶隊的28名工程師組成。測試從8月2日開始,整個測試負責人是紅軍技術管理部門的S.A.阿伏寧少將。火炮測試是在高洛霍夫特斯基試驗場進行。測試的成功使蘇聯決定兩種坦克都在8月8開始投入生產,一隊試驗車型則沿著莫斯科大街開進了克里姆寧宮,在這裡它們將接受斯大林的親自視察,一起參加視察的還有莫羅托夫、沃洛舍洛夫以及貝利亞等高層人員。有趣的是,除了駕駛員其他所有的參加視察的乘員都換成了NKVD的官員。由於採用了新的傳動裝置和轉向結構,機動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裝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強。1943年9月4日,IS-85重型坦克正式進入紅軍裝備序列。

在IS-1坦克投入生產時,德軍就已經裝備了「虎」式重型坦克。該坦克配用的88毫米火炮可以發射的穿甲彈初速為930m/s,在1千米距離上的垂直穿甲厚度為140毫米。而IS-1坦克的火炮使用的是85毫米的火炮,其火炮威力弱於「虎」式坦克。根據這一情況,蘇軍給IS-1重型坦克裝上100毫米火炮,並稱之為IS-100坦克,但這種坦克沒有批准投產,因為蘇軍已經研製出裝有122毫米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了。就是以後的IS-2重型坦克。IS-1坦克的最終產量大約是107輛。其中有102輛後來被換裝122毫米的D-25型火炮。總的來說,IS-1坦克是一種過渡型的坦克,雖說設計的初衷是用來對付德軍重型坦克,但是進入製造後卻發現其與蘇聯當時的需要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只生產了很少一部分。而之後安裝122毫米火炮的IS-2坦克卻成為二戰中德軍最可怕的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很多工廠都組建了坦克裝配傳送生產線(類似於米國的福特製),部分組件和零部件的裝配實行流水作業法。例如基洛夫—車裡雅賓斯克工廠內用於生產 T-34 坦克的70%的生產設備都完成了流水作業改造,還有50條流水生產線承擔KV和IS重型坦克最重要零部件的機械加工作業。

了解了這「三大件」,你還會認為二戰中的蘇式武器是渣渣嗎?

=


推薦閱讀:

朱可夫回憶錄-《回憶與思考》-第三章 (一)
蘇聯軍事27
蘇軍用三十多萬傷亡拿下柏林,美國人卻說「我們只用十萬」
繆斯女神的斯拉夫海洋情緣——介紹幾首蘇聯海軍軍歌
蘇軍在阿富汗戰例節選5-封鎖並消滅村落中的敵人

TAG:蘇聯軍事 | 蘇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