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巴塔哥尼亞困境

【2010年2月】巴塔哥尼亞困境

來自專欄那些年NG的文章

巴塔哥尼亞困境

撰文:VerlynKlinkenborg

攝影:MariaStenzel

1925年,南部智利一條偏遠峽灣的盡頭,挪威漢子薩姆鑫(Samsing)選定一塊綠草如茵的山谷,紮下營寨,開始他的牧羊生活。僅僅一年之後,他就被一座步步進逼的冰川逐出這片家園。

他當年的牧羊地所在,而今是一處冰川湖泊,無數巨冰游弋其中。那座今人稱作PíoXI[譯註1]的冰川,一度曾減它緩咄咄逼人的態勢,但稍事盤整後便再度揮師向前。眼下它正將一片森林連根拱起,緩慢但卻無情地把它們拋向一邊。在這片被推倒的林地邊緣,沿線可見樹齡上逾數百年的瓜伊特卡斯(Guaitecas)柏樹[譯註2]在苦苦掙扎,彷彿並不甘心就此俯首認栽。它們根部翻起、樹冠斷裂,惟樹榦兀自撐開手臂奮力挺起。野蠻的冰塊則你推我搡,在遍生苔蘚和食蟲植物的沼澤底部涌動前行。

[譯註1]:Pío XI:此處原文為P5o XI,考慮到原文全文中其餘所有涉及同一冰川處名稱均寫作Pío XI,且經查證無任何資料顯示存在名為P5o XI的這樣一座冰川,故在中譯文本中改為Pío XI。

[譯註2]:瓜伊特卡斯(Guaitecas)柏樹:生長在智利瓜伊特卡斯群島的一種柏木屬植物。

這片被Pío XI冰川[譯註3]推開的林地屬於麥哲倫海峽雨林——並非熱帶那種幽暗的、遮天蔽日的、雨水充足的森林,而是常見於山區林地邊緣的那種:枝椏糾結不清,被風吹得象盆景般倒向一邊。這不奇怪。智利巴塔哥尼亞(Patagonia)[譯註4]地區的峽灣和島群恰好頂著盛行西風帶[譯註5],經受著南方海面上呼嘯而過的風暴的衝擊。這裡是「精力旺盛的」暴風的中心地帶,它們不知疲倦地濫施淫威。亦復終年雨雪交加。

[譯註3]:Pío XI冰川:位於智利伯納德·奧·希金斯(參見下文[譯註8])國家公園, 是該公園必看景點之一.該冰川面積等同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達1265平方公里。目前巴塔哥尼亞地區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冰川都在消融,唯獨這座冰川反其道而行之,每天都在迅速生長。

[譯註4]: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指巴塔哥尼亞地區,主要位於阿根廷境內,小部分則屬於智利。面積約673,000平方公里,其邊界大約西抵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北濱科羅拉多河,東臨大西洋,南至麥哲倫海峽。

[譯註5]:盛行西風帶:又稱暴風圈,它位於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常年吹刮偏西風,風速很大。北半球西風帶多陸地,風力受阻,風速相對降低很多;南半球西風帶幾乎全部為海洋所環繞,西風暢通無阻,風力之猛烈超乎想像,這一海域終年浪高在7米以上,最大浪高可達30米。

這顆行星的每一個角落都處在變化之中。但時間卻給這一切蒙上停滯的假象——它不可思議的拉伸蒙蔽了人類的雙眼,使之察覺不到正在塑造地球的、活躍的大自然的力量。然而也不盡如此,或許你會有幸到達一些地方,時間在那裡好像被壓縮了,因而你將能從骨子裡感知地質變化的現實。

智利冰川侵蝕的海岸正是這樣一個地方。你在這裡甚至可以觸摸到地球的脈搏。構造板塊在這塊大陸的邊緣擴展,在海底延伸,抬高安第斯山脈,形成一個地質不穩定地區。諸如Pío XI這樣的冰川——短小而狷狂的冰河,從冰原內陸傾瀉入海。秘魯洋流[譯註6]的上升水流給這一海域注入一道生命之源泉。延伸五萬餘英里的海岸線為迷宮般的水面所分割。這裡的巴塔哥尼亞完全不同於它的名字通常所代表的——一塊廣闊的潘帕斯(pampas)[譯註7]之地。這裡的巴塔哥尼亞是一個冰與海洋的世界。

[譯註6]:秘魯洋流:沿南美洲西岸北流的冷洋流。

[譯註7]:潘帕斯(pampas):指潘帕斯草原,南美洲中南部的大平原,延伸大約1,610公里。

伯納德·奧·希金斯(BernardoOHiggins)[譯註8]國家公園位於這一片化外之地的中心地帶。公園長逾200英里,環抱巴塔哥尼亞南部冰原,這塊冰原和它的北方搭檔[譯註9]構成了極地以外冰川覆蓋最廣闊的地區之一。

[譯註8]:伯納德·奧·希金斯(Bernardo OHiggins):(1778-1842), 南美獨立運動領導人,與何塞·德·聖馬丁(Jose de San Martin)一道,將智利從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被認作「智利國父」。此處被用作一座國家公園的名稱。下文中涉及到的大部分國家公園或者火山的名稱取自智利著名人物的名字,如非例外不再一一註明。

[譯註9]:指巴塔哥尼亞北部冰原。

去伯納德·奧·希金斯國家公園沒有陸路可走,更沒有空中航線相通。唯一的路線是經由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深水峽灣最終抵達Pío XI冰川陸緣冰壁的水路。那裡的天空中回蕩著冰川的轟鳴聲——Pío XI冰川陸緣冰壁發出的凝重而意味深長的爆裂聲,交織著冰原深處傳來的作和之聲。每一次爆裂都以新生冰瀑的咻咻嘶鳴告一段落。

在冰川和雨林短兵相接的結合部,Pío佔據了整個天空,但見一座冰之山峰頂著正午的日光直衝霄漢。近看冰川近乎鸕鶿之黑色,稍遠即轉為海燕之灰色。更遠更高處,冰川先是淡入白色,之後化為一百種不可思議的藍色。

這片蠻荒之地再度詮釋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原理。在這裡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當今世界是多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即便是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這樣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正處在巨變的邊緣。陸上的家園較之十九世紀時早已面目全非。伯納德·奧·希金斯國家公園北部原始的河流上正在計劃興建水電大壩。沿岸水域的鮭魚養殖場正在向南蠶食推進,與其說這是一個經濟之良機,毋寧說這是一場環境之災難。

應自然資源保護者們的強烈要求,智利一度曾考慮為它南部沿海一線的冰原以及眾多的保護地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一項龐大的世界自然遺產,涉及總面積數百萬英畝的區域。但到了2009年後期,政府放棄了這個宏偉的計劃,代之以一個相對適度的提案。即便如此,智利仍然有機會保護其南部原始地區那片,剛剛著手開發的,遼闊的自然世界,使之免受潛在的破壞性改變的威脅。

從地圖上看,智利沿岸峽灣海面上那些難以數計的島群就像是自安第斯山脈濺落的碎石。主航道的海圖很久前就被繪製——那是探尋繞合恩角(Cape Horn)[譯註10]的可行航線工作的一部分。佩德羅·薩米恩托·德·甘博阿(Pedro Sarmiento de Gamboa)[譯註11]早在1579年便進入這片水域進行探險。不列顛航海家約翰·拜倫(John Byron)[譯註12]於1741年在這裡留下一段傷心往事:沉了一艘船,命名了一座海島——它們都叫做「誓約」(Wager),再加上一場背叛和之後的絕處逢生,簡直就像個史詩故事。達爾文(Darwin)也曾乘「獵犬號」來到這裡,他注意到冰山爆裂的聲音「恰似死寂的航道中整艘軍艦的舷炮齊鳴。」

[譯註10]:合恩角(Cape Horn):智利南部合恩島上的陸岬,南美洲的最南端,以1616年繞過此角的荷蘭航海家斯豪騰(Schouten)的出生地合恩命名。這裡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相望,受西風帶異常猛烈的風暴影響,這裡堪稱世界上最惡劣的航道。

[譯註11]:佩德羅·薩米恩托·德·甘博阿(Pedro Sarmiento de Gamboa):(1532 -1592),西班牙探險家、歷史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

[譯註12]:約翰·拜倫(JohnByron):(1723 –1786),英國海軍中將,命中與天氣不合,1741年5月14日,他的軍艦「誓約」號(Wager)在巴塔哥尼亞海岸地區失事,倖存者分裂為兩派,分道揚鑣,後稱「誓約」號嘩變。

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最基礎性的踏勘工作也是剛剛完成不久。1830年一支不列顛考察探險隊在地圖的這片區域安插了大量英文名稱。但Pío XI卻是阿爾伯托·德·阿哥斯蒂尼神父(Father

Alberto deAgostini)[譯註13]以教皇庇護十一世(Pope PiusXI)[譯註14]之榮耀命名的,他是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兼探險家,於1931成為橫穿南部冰原的第一人。考克蘭鎮(The town of

Cochrane)——位於規劃中的聯合國保護區的邊緣,同時是目前存在爭議的水電開發項目的焦點地區——興建於1954年,但晚至1988年才通了一條礫石鋪就的小路。當1954年第一幅基於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的航空考察的海圖頒布時,一位科學家稱之為「當代對世界地理所做的最大規模的地圖修訂。」

[譯註13]:阿爾伯托·德·阿哥斯蒂尼神父(Father Alberto de Agostini):(1893 –1960) 義大利傳教士,同時是登山家、探險家、地理學者、攝影家。

[譯註14]:教皇庇護十一世(Pope PiusXI):(1857年5月31日-1939年2月10日),原名 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於1929年至1939年2月10日在位為羅馬教皇。

2007年,一項有關冰河地質學研究的調查報告的作者們認為有必要指出一項「對南美洲冰川的觀測工作中存在的嚴重的空白」。完全可以這樣講:我們對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峽灣沿岸大部分保護區的中心地帶——伯納德·奧·希金斯國家公園、卡塔拉里科薩(Katalalixar)國家自然保護區、拉斯·瓜伊特卡斯(Las Guaitecas)國家自然保護區、拉古娜·聖·拉菲爾(Laguna San

Rafael)國家公園——至今完全一無所知。森林成為它們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樹根纏雜錯結,且長滿了沒膝深的苔蘚或其它低矮植物,幾無立錐之地。這一切與1904年一位考察者所講述的高度吻合,「這些島嶼簡直就像是半泡在水裡,其潮濕程度難以想像。」

變化正在自水路襲來。普洱多·納塔雷斯鎮(PuertoNatales)有一些小艇專事赴幾座冰川短途游的生意,你甚至可以從冰川的陸緣冰崖附近遊離的巨冰上採集可供製作雞尾酒的冰塊。「納維麥格」(Navimag)號渡輪執行一條單程四天游的航程,自普洱多·納塔雷斯鎮出發,終點在普洱多·蒙德鎮(PuertoMontt),中途在普洱多·艾登鎮(PuertoEdén)靠岸以補充燃料、交換貨品、以及上下少量乘客。智利海軍在這些水域巡邏。CONAF——類似美國林務局一類的智利政府機構——負責開發與保護這一地區。

過去一個世紀里這一地區的原住民數量急劇減少。早先探險者們在Pío XI冰川的終點、艾爾峽灣(Eyre Fjord)入海口處發現的海豹聚居地,早已不復存在。曾經頻繁出現那些峽灣的多種鯨魚,目前的數量已很難滿足生物學上對種群的基本要求。赤潮[譯註15]危害著曾經是漁業經濟支柱的蚌類養殖。自古便在當地捕魚打獵的阿拉卡魯夫印第安人(AlacalufIndians)[譯註16],如今只在普洱多·艾登鎮剩下寥寥無幾的苦悶靈魂,那裡從前是他們遠離塵世的伊甸園。

[譯註15]: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對漁業危害極大。

[譯註16]:阿拉卡魯夫印第安人(Alacaluf Indians):南美洲印第安土著,數量極少,居住在智利南部威靈頓島東岸。

如今遠離塵世也不見得就可以高枕無憂。智利繼挪威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鮭魚養殖地,靠近北部冰原的拉斯·瓜伊特卡斯國家保護區的水域,象豆莢般掛滿了鮭魚養殖網籠。(在瓜伊特卡斯和其它國家公園等保護區,受保護的只是區內的陸地,不包括水域)。挪威公司不遠萬里跑來智利創辦鮭魚養殖業,看中的就是這些未經開發的峽灣。現在情況已經變了。如同任何一種集中養殖動物的農產業一樣,鮭魚水產業帶來了過量的污染物。鮭魚養殖使這一水域成為一潭死水,造成缺氧的水環境,並導致一種致命的鮭魚病毒——傳染性鮭魚貧血症——的傳播。而鮭魚養殖公司的應對之道僅僅是向南方更清潔的水域轉移而已。這些公司已經獲得了繼續向南方峽灣水域擴張所需要的租約。

與此同時,陸地上的威脅則來自水電資源開發。拜皮諾切特(Pinochet)[譯註17]政權所賜,匯入峽灣的主要河流的水電開發權所剩無幾,大部分權利都被私人,也就是說被外國公司擁有了。近年來要求在帕斯誇(Pascua)河和貝克(Baker)河流域興建一系列水電站的壓力持續高漲。但是批評家們反對興建技術落伍的水電站,在一個擁有豐厚的可持續能源潛力的國家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它們不單會破壞所在山區的生態系統,而且從大壩到聖地亞哥(Santiago)[譯註18]的輸電線路,很明顯將會超過上千英里。

[譯註17]:皮諾切特(Pinochet):(1915—2006),1973年至1990年為智利軍事獨裁首腦。在美國政府支持下,他通過流血政變,推翻了民選總統阿連德並建立軍政府。任內進行了意義深遠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但是同時殘酷打擊異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權的事件。

[譯註18]:聖地亞哥(Santiago):智利首都。

當然,對智利峽江地區最致命的危險非氣候變化莫屬,它的威脅在於將會改變冰川發育的河流,從而攪亂峽灣內部淡水和海水的平衡。南部冰原的48條冰川中,有46條正在消退,有一條保持穩定。只有一條,即Pío XI,在向前伸展。這大概目前世界上可以確定的唯一一條處在最大冰川階段[譯註19]的冰川——它已到達自從大約400年前巴塔哥尼亞的小冰河期開始以來的最遠的區域。Pío現在正在連根放倒樹齡數百年的林木。沒人確切知道它在過去80年中何以能夠挺進得如此之快如此之遠。或許它是急於收復沉睡在勞塔羅(Lautaro)火山[譯註20]灰下的失地,那是一座向南部冰原噴射著火山灰的活火山。或許它的延伸是由於舉起安第斯山脈的地質構造的巨變引發;又或許是因為一條,位於年降水量高達30英尺甚至更多的地區的,溫和的冰川的揮發——它的冰蓋基本上處在消融溫度點。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Pío XI在這片消融的冰原上是一個另類。

[譯註19]:最大冰川階段:依據冰川堆積物的特徵、分布等,大致可將冰川發展由老到新劃分為冰緣階段、冰進階段、最大冰川階段、冰退階段。

[譯註20]:勞塔羅(Lautaro)火山:位於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南部冰原北部的一座冰封的活火山,是智利伯納德·奧·希金斯國家公園最高的山脈,鄰近Pío XI冰川。

Pío XI冰川以南一百三十英里,是托雷斯·德爾·派恩國家公園(Torresdel Paine National Park),成千上萬的遊客乘公車到來。他們在帳篷組成的城鎮里露營,排隊通過山口。他們都認為這個國家公園是獨特的,是值得保護的。然而在智利峽灣,那裡永遠不會擁擠。但它們的與世隔絕同樣置它們自身於險地,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鮭魚養殖或者是水電開發。危險在於它們無人關注,遺忘對於智利巴塔哥尼亞這樣的荒原來說等同於讓它們失去保護並不能存續。建立公園或自然保護區——甚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或許會帶來不同。但那同樣也許只是一個名詞的改變而已。

原文閱讀戳這裡

原文圖集賞析入口

推薦閱讀:

memoQ 軟體及用途介紹
0918翻譯: 范進中舉(吳敬梓)
50 行代碼,實現中英文翻譯
2015年5月CATTI三筆真題精講免費公開課
Kilgray 發布 memoQ 8.2

TAG:英語翻譯 | 地理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