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選股的(三)
10 人贊了文章
上文講了我選股的三個條件以及企業的部分商業模式,這一篇主要講一些次要的條件。
滿足了當然最好,沒有也沒關係。要根據研究的結果辯證看待。滿足了前面兩篇文章的條件,後面的條件是否滿足不是那麼重要。
一,市值。
所有的大牛股,都是從小市值做起的,同樣的企業,從10億市值做到100億,從100億到1000億,從千億到萬億,成長速度肯定是不同的。與個人財富積累過程不同,我們或許第一個一百萬是最慢的,後來的一百萬會越來越快,但公司做大市值是很辛苦的。打個比方,我們在門口開個小賣部,應該比較容易,但是想做成連鎖超市就很難了,做成大型的連鎖超市則更加困難,做成跨國型的連鎖超市更是難如登天了。
把小賣部和跨國超市理解成企業市值擴大的過程就容易理解了,企業從小市值黑馬到成長明星再到白馬最後成為二線藍籌甚至是大藍籌都會遭遇許許多多的瓶頸。每個人的能力和耐心都不同,有人喜歡追逐創業期的股票,這種企業從數十億到百億的過程就可讓人收穫數倍的收益,但我認為我個人能力有限,即使回到2012年,我也不一定能抓住剛上市的利亞德,所以,百億以下,我選擇放棄,當然了股票市場不是那麼死板的,我說的百億是泛指正處於創業階段的企業,有些企業到50億就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創業階段,有些企業到了100億也還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隨著企業市值增大,市場給的估值會越來越理性,這也跟規模大了以後成長速度下降有關,比如下圖的萬華化學,我們可以看到,上市以來,萬華化學的估值中樞是不斷下降的,我們不可能用剛上市時的企業估值去估算現在的企業市值。
白馬股到了一定階段,增長速度也會下滑,這裡我限制為1000億以下,當然了,這也是泛指,指的是度過了成長階段的,到了成熟期的企業。這個階段,企業會同時吸引成長股投資者和價值型投資者。我對成熟期的定義是凈利潤增速將維持在15%以下,這也是我不買銀行股的原因。
二,機構持股數量
雖然機構有著種種短期的業績考核指標,也會不可避免的做出一些追漲殺跌、抱團取暖、牆倒眾人推的事情,但相比大多數散戶, 機構還是可靠太多。機構有專門的研究團隊,不僅會參與公司實地的調研走訪和股東大會,還可能和公司建立一些合作關係,知道一些坐在家裡買股票的股民不知道的消息,所以我認為,機構的持股數量也是可參考的選股指標。
以金禾實業為例,2018年半年報中,機構總共買了3.16億元的股票,占流通股比例為2.76%。我不看單個基金的持股數量,因為我不了解基金經理們的擇股能力,我個人只買指數基金。所以我只看基金總的持倉數量。對於機構持股數量,我個人喜歡在持倉在5%以上的。機構重倉股,是大牛股的聚集地,沒有機構鎖倉的股票,很難成為大牛股。但機構的重倉股,也不意味著一定會賺錢。再次強調,這裡所有的指標,都只能作為參考,一定要滿足前兩篇文章的條件。
三,港資持股數量
不可否認,港資相比內地資金更注重股票價值,大跌之際,港資往往大舉加倉,港資的重倉股,往往都是一些有價值的股票,漲幅也十分可觀。
還是以金禾實業為例,2018年8月7日,港資共持有金禾實業5.65億元的股票,佔比4.97%。對於此項,我還是以5%為標尺。
四,股價
沒錯,這裡就是指股票價格,股價越高越好,我不喜歡太便宜的股票。股民特別是新股民,往往有著到股票市場買白菜的心理,他們覺得1元的股票跌死也就虧1元,100元的股票跌完就虧損100元,我喜歡高價股,價格越高,無腦股民越少。10元以下的股票,我都不大喜歡,我喜歡至少在20元以上的,越高越好。當然我看中的標的不一定會符合我的要求,再啰嗦一句,這只是輔助判斷標準,有則好,沒有也無所謂。
五,地域
有句話叫,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的公司,真的要悠著點,雖然東北也有好公司,但踩雷的幾率似乎也比其他地方大得多。獐子島、欣泰電氣(首家因為造假退市的公司)、烯碳退、退市吉恩、退市昆機(實控人是瀋陽國資委)、輝山乳業(被渾水做空)。2017年以來退市的5家企業,3家是東北公司,1家實控人是東北省,先不論企業經營成果的好壞,中石油再爛,它也是真實的業績,算不上黑天鵝,而造假這樣的事情,一旦出現就會連續跌停,根本沒有出逃機會。我不否認東北有優秀的企業,比如萬達,但是,它黑天鵝的幾率遠遠大於其他省份。這應該與當地的投資和經商環境有關,我不了解,不多做評價,我管好自己的錢就好了。
此外,高新技術企業,最好要位於北上廣深,大城市的人才和科技的平均水準遠遠高於中小城市,高新技術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六,領導人旗下公司數量
我相信專註是偉大的必要元素,手裡有多家上市企業也有經營的好的,比如李衛國手下的東方雨虹,李還有一家上市公司高能環境。東方雨虹是沙漠之花,上市十年漲了近30倍,可謂是牛股。但,我更喜歡手裡只有一家企業的董事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經營好一家企業就已經很難了,把幾家上市公司都做好更是難上加難。手裡有多家企業勢必會讓人多一層保障,董事長不需要與這家公司共存亡,與一起創業的高管們也不會那麼血脈相連情誼深厚(因為除了這家公司還有別的事業),雖然理想的標的是傻子都能經營好的公司,但如果公司質地不錯,董事長又專心做事業,高管們也一直盡心儘力做好上市公司不是更好嗎?
七,是否有回購計劃、增持計劃、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機構定增等
這個影響主要是心理層面的,上面的指標都是定性的,這個可以定量。比如金禾實業前段時間宣布要用不超過25元的價格回購公司不超過1億元的股票,一說明公司認同現階段的股票價值,二也是給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信心,三回購註銷股票可以增厚每股收益,長期來看是有益於投資者的。
回購計劃、增持計劃、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都是公司內部人士基於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實施的計劃,大股東和高管們當然比投資者更了解公司,他們對於公司未來的判斷要比我們準確得多。但是,如果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即便實施了上述的計劃,大概率也是要不賺甚至是虧損的。重中之重,是公司本身的業績,如果一家業績一直不佳的公司突然推出大規模的上面的那些計劃,我也不會多看一眼,決定股價漲跌的,從來就不是高管股東們買了多少。最終影響股價的一定是公司業績。
機構定增的可靠性不如上述這些,但也比瞎猜強,這起碼說明機構投資者是願意以規定的價格參與企業新發股票的,起碼說明機構看好這些企業的發展。與第二點的機構持股數量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我的選股體系就到這裡結束了。其實梳理下來,也沒有多少,總共不到一萬字。入門,很簡單,最難的是拓深和發現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好行業、好公司就到這裡了,之後的文章來講講好價格和一些技術方面的東西。
推薦閱讀:
※振芯科技(300101):「北斗導航」又一新龍頭誕生,四月有望封妖
※【迅動股票】主力逆勢增倉的板塊和個股
※紅魚研報:屍橫遍野,方顯英雄本色,哪個板塊如此牛?
※楊迎鑫:5.29黃金暴漲暴跌20美金,大資金持續砸盤,美元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