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 》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 》

來自專欄健康科普6 人贊了文章

為貫徹落實《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2017-2020)》,進一步普及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提升社會公眾和重點人群防治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組織編寫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

 一、基本知識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肝炎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型。

  甲肝和戊肝多為急性發病,一般預後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複雜,遷延成慢性後可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各型病毒性肝炎臨床表現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慾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病例出現黃疸;慢性感染者可癥狀輕微甚至無任何臨床癥狀。

  二、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和預防

  2.甲肝和戊肝經消化道傳播,乙肝和丙肝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發流行。

  乙肝和丙肝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例如,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製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醫療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鬚刀和牙刷;與感染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攜帶病毒的孕產婦可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丁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3.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我國實施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種3針,其中第1針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

  除新生兒外,成年高風險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及血液製品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輸血及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職業易發生外傷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性行為者、有多個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應該接種乙肝疫苗。

  4.乙肝母嬰阻斷措施可有效預防乙肝母嬰傳播。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產婦在妊娠或分娩的過程中,有可能將乙肝病毒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感染時年齡越小,轉化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風險越高,因此開展乙肝母嬰阻斷的意義重大。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應確保住院分娩,盡量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所生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首針乙肝疫苗,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並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後續劑次接種。

  高乙肝病毒載量孕婦,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

  5.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和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甲肝和戊肝。

  搞好環境衛生,加強水源和糞便管理,改善供水條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吃生食,不飲生水,可有效預防甲肝和戊肝。

  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對18月齡兒童給予免費接種。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生活人員等重點人群也應接種甲肝疫苗。我國已有戊肝疫苗,可自費自願接種。

  6.切斷傳播途徑,可有效預防丙肝。

  目前尚無丙肝疫苗,但採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丙肝是可以預防的。

  拒絕毒品,不共用針具注射毒品;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製品;到正規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製品,可大幅減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風險。

  以下行為也可有效預防丙肝:不與他人共用針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與他人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為。

  感染丙肝病毒的婦女如有生育意願,最好在丙肝治癒後懷孕。

  7.日常工作、生活接觸不傳播乙肝和丙肝。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共用辦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研究未發現乙肝和丙肝病毒經吸血昆蟲(蚊和臭蟲等)傳播。

  三、病毒性肝炎的檢測

  8.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癥狀或易感染人群,應主動到醫療機構檢查。

  甲肝和戊肝多為急性發病,如有不潔飲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觸史,並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癥狀,如全身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肝區不適、尿色加深等,應儘快到醫療機構就診檢查。

  建議易感染人群(如有輸血、創傷性治療、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使用消毒情況不明的器具文身、文眉、修腳等行為的人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臟生化檢查不明原因異常者主動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乙肝和丙肝檢查,了解自身感染狀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四、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9.病毒性肝炎患者應遵從醫囑,進行規範化治療,切忌自行停葯或輕信虛假廣告。

  甲肝和戊肝絕大多數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經及時規範治療,多數患者半年內可完全康復。少數重症患者有肝衰竭危險,應予以重視。

  乙肝容易轉為慢性,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經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複製,延緩和減輕肝臟損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患者應樹立信心、保持耐心,遵從醫囑、積極配合治療,並堅持定期檢查,以確保治療效果。相反,任意選葯、隨意換藥、自行停葯,以及不按時複診檢查,均可能會引起病毒耐葯、病情反彈或複發。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切勿輕信過度宣傳和虛假廣告,以免造成病情延誤和經濟損失。

  丙肝也容易轉為慢性,經過規範全療程的抗病毒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治癒。

  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應避免酗酒、吸煙、不合理用藥等加重肝臟損害的行為。

  五、權利與義務

  10.防治病毒性肝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目前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控形勢嚴峻,長期積累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基數較大,急性病毒性肝炎時有發生,傳播風險依然存在。防治病毒性肝炎,需要部門密切協作和社會公眾的理解、參與及支持。

  11.應努力消除對乙肝感染者的社會歧視。

  《關於進一步規範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開展乙肝項目檢測,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也不得詢問是否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在入學、就業體檢中提供乙肝項目檢測服務。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不得以學生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理由拒絕招收或要求退學。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核准並予以公布的特殊職業外,健康體檢非因受檢者要求不得檢測乙肝項目,用人單位不得以勞動者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由予以拒絕招(聘)用或辭退、解聘。

  12.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該承擔對他人和社會的義務。

  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依法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在治癒前或者在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組織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患有甲肝、戊肝的人員,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推薦閱讀:

[疾病預防]血壓高的人吃什麼好 這些東西怎麼吃
腰酸背痛是什麼癥狀 腰酸背痛會感覺乏力
經期的女性頭痛是什麼原因

TAG:肝炎 | 健康中國 | 疾病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