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助學金的貧困生穿名牌應該嗎?貧困生:我又沒用助學金買!

拿助學金的貧困生穿名牌應該嗎?貧困生:我又沒用助學金買!

來自專欄大學時光11 人贊了文章

阿木是個貧困生,前段時間剛剛申請到了助學金。

有天,他穿了一條「CK Jeans」,引起了班上同學的關注。

幾個女生小聲議論:「別看這人挺不起眼的,還挺有品位。」

還有的同學說,哇,我都買不起,他一個貧困生憑什麼穿CK。

後來的日子裡,同學們發現他只穿這一條褲子,天天穿,整整一個學期沒換過。

莫非他喜歡買同樣牌子同樣剪裁同樣顏色的褲子?

有一次在學校里看到他和他媽,當時他媽背了個小學生樣式的書包,穿了身工作制服。

聽他們宿舍的人說,他媽媽是某工廠流水錢上的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是2000左右,幾乎全給了他當生活費。

有的同學就說,他媽掙的錢還不夠給他買褲子的呢,肯定是拿助學金買的,沒錢還穿什麼名牌,裝什麼!

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同學的議論傳到了阿木的耳朵里,他很誠實,告訴舍友:「我媽媽的確不是高薪階層,家庭狀況也不好,所以,我申請了助學金。我只有這一條CK 的褲子,是我做了幾個月家教,攢了幾個月的生活費,還是趕在降價的時候買的,沒什麼特殊的原因,我就是喜歡,覺得穿名牌人也能自信不少。」

很多時候,因為貧窮限制我們對生活的追求,改變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

在大多數人眼裡,那些申請助學貸款家庭並不富裕的貧困生,穿上一件名牌,或者辦張健身卡,就會遭到非議,理由就是:你窮憑什麼追求這些?你沒錢追求這些就是壓榨父母,你真的很 low 也。

去年網上傳播過一篇關於一雙耐克的球鞋被取消貧困生助學金的文章。

文中講述一個媽媽省吃儉用幾個月花了五百塊錢給她的兒子買了雙打四折的耐克牌籃球鞋,卻不知道被誰舉報,學校取消了兒子的貧困生助學金。

先不論事件的真假,就事而論,如果拿了助學金,就不準有超越貧困生平均消費的行為。這意味著,任何領取貧困生補助的人,都必須忍受在吃穿住用行這些方面的低消費。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一個愛打球的孩子,擁有一雙名牌鞋子絕對不僅是面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在運動中避免受到傷害。這顯然是沒錯的。

換個角度來看,不買耐克,買其它國產品牌也便宜不了多少。退步說,就算買超市中最便宜的雜牌,那種質量的鞋子穿不了多久就會壞,還得重新花錢買新的,這難道不是浪費嗎?

有人算過一筆帳:買牌子一般的牛仔褲,頂多穿兩三年,時間一過,不是破了就是過時了,而穿某品牌,年頭久了也不怕,比起前者也許更划算。

在我眼裡,最大的浪費是:辦了健身卡不去鍛煉,報了英語四六級放棄考試,交了學費不好好學習……這類情況大有存在。

有個女生卻給我講了另一個故事,關於她的一個舍友。

那個舍友家庭不富裕,剛搬進宿舍的時候,全宿舍數她最節儉。

可是一個學期過後,大家發現這個舍友竟然買了全套的 Dior 美白系列!以她的情況能支付得起嗎?幾個孩子想,莫非她中了彩票不成?

兩三個月下來,美白效果並不太明顯。

奇怪了,別人沒用全套的都能有顯而易見的效果,這用了全套的怎麼能沒變化?

隔壁宿舍的「化妝品大王」 過來玩兒,指著這堆 Dior 的瓶瓶罐罐說:「誰買這麼多假 Dior?」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原來是假的!

舍友的做法是什麼?若買正品是一種內心的追求,而買仿製品能追求什麼?只是虛榮心的體現。

我們身邊還有不少人,其實沒有購買能力,卻一味地要求擁有名牌。有些人購買假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些人則把手伸向父母,當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時,有些人甚至會使用各種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以滿足自己對名牌的渴望。

若是這樣,穿名牌還有什麼意思?又怎麼能滿足內在與外在的需要?

大學生大多數沒有經濟來源,支出需要父母供給。特別對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貧困生,到底有沒有必要或者權利去追求名牌呢?

可能有人會說,穿名牌是種生活態度。誰都有追求美的權利,畢竟外貌、打扮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人漂亮了自然心情也好。

所以才有那麼多愛美的女孩去整容,並且現在用護膚品的男生也不在少數。

而每個人對「美」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覺得化妝是美,有人覺得穿名牌是美,有人覺得牌子無所謂,衣服合身就行,也有人則認為氣質好才叫美。

不同的人對美有著不同的標準,但沒有人不在乎外在美的體現。

個人覺得,美不美,low與不low,關鍵不在穿著本身,而在於你身處什麼場合和你想迎合哪些人。而作為大學生群體,需要通過外在穿著來取悅他人的時刻並不多,糾結於美不美,low不low的問題本來就是在捨本逐末。

我見過有的同學整個夏天就幾件學校搞活動發的文化衫換來穿去,我從來沒覺得他 LOW 到哪去;我也見過有的同學一身名牌炫耀,我也沒覺得他美到哪去。

歸根結底,對於大學生來說,正確的消費觀應該是量力而行。

購買名牌前不如先把自己變成名牌。追求名牌的最高境界其實是讓外在的名牌與內在的需求相統一。

愛名牌沒關係,關鍵要拒絕攀比,拒絕拜金主義,建立合理的消費觀。

若能做到,追一把流行又何妨?擺正了名牌的位置,同時不忘自身完善,你就是未來穿著名牌的名牌。

貧困生到底應該怎麼穿,你怎麼看?


推薦閱讀:

讀研不僅不花錢,還能賺錢,簡直了!
他六歲時偷拿主人家兩個橘子,後來卻成為著名科學家——《二十四孝系列》之十三:懷橘遺親
教孩子、教學生首先要自我教育
教育,唯有潛心向前

TAG:大學 | 教育 | 貧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