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親手毀掉孩子的爬藤路,這些「癥狀」千萬要改掉!
4 人贊了文章
通過線上平台和線下溝通,棒呆每天接受大量的留學諮詢,我們和各種類型的家長朋友們進行溝通。在與家長朋友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平時在工作、生活中哪些叱吒風雲的家長,碰到了孩子這根軟肋,有的時候也力不從心。
或許因為身處各類矛盾的夾擊之下,家長們難以跳出來發現自己的種種表現,實際上這些表現是不利於孩子留學準備的,所以我們專門做了今天這一輯,從顧問角度為大家盤點一下我們在諮詢中遇到的那些典型問題,家長們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問題。
低齡階段家長的表現(特指小學和初中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多少已經有一些關於國際化教育方面的意識,但還是處在非常初步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表現是不知道學生什麼階段該做什麼,心裡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處於優勢。然而,家長其實對於自己孩子的實際定位和情況是非常模糊的。
>>>>
一些典型的問題和表現如下:
01
在諮詢棒呆在線課程時,遇到不少低齡學生家長反覆問我們:
「學生x年級,你們有什麼合適課程/有什麼學生能上的課?學生還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有沒有可以推薦的夏令營或夏校?」
這說明該類家長沒有針對自己孩子的明確規劃,只是因為學生到了這個年級,看到周圍家長有一些「動作」,因此只能幹著急,想著起碼能先從形式上跟進。
02
另一種情況是,低齡家長在產生了國際化教育與送孩子去留學的意識之後,自己並沒有去搜索和了解第一手全面、專業國際教育以及留學信息的渠道和資源。
我們理解家長時間精力有限,所以尋求「捷徑」的心情。不過在尋求大量留學相關信息的過程中,只管要,不管對不對,靠不靠譜。而且過早加入各種留學交流群,初中群,高中群,只要是留學相關信息群都要加入。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在各個微信群里迷失了方向,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03
給學生報名暑期/寒假活動時,過度向高年級學生看齊,擔心學生和同齡人一起參加活動學不到東西。問題就在於這種挑選活動的方法,其實和自己孩子的實際年齡和實際基礎難以匹配,後續會帶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
04
許多學生會在初中階段決定出國/國內讀大學,這時會有家長無比痛心的說,當初給學生選錯了初中——課程太水/壓力太大/沒有出國氛圍,而且不管哪一種初中都有家長抱怨,好像學生進了現在的初中,就無法順利實現出國的願望。
一味抱怨既定事實和無法改變的客觀條件,而不是想應該如何順應現實,努力改變和提升學生自己,這樣對於爬藤百害而無一利。
05
孩子年齡在很小開始尋找申請顧問做規劃時,提出的問題過於宏觀(但都有代表性)。比如:
? 「我的孩子目前3年級,想請Brian老師分析一下未來的留學趨勢,去美國讀還是走國際課程更好?」
? 「小學生可以赴美留學嗎?」
? 「我家小孩在上海上小學5年級,最終目標是上美國名校,請問是你們的意向客戶嗎?」
? 「孩子現在6年級、12歲,可以開始什麼準備? 」
? 「我兒子初中,打算找上海的高中國際部,孩子理科和英文非常好,在美國讀的小學,打算將來申請MIT,不知道你們的學生有去MIT的嗎?在上海哪些高中有助於上MIT?因為我知道MIT很少招國內的學生。」
這些問題很空泛,甚至有些問法根本上是對於申請不了解,或者對於申請體系有錯誤的理解。對於顧問來說,我們希望有更多針對孩子本人個性化的問題進行幫助,籠統的回答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孩子。
06
關心孩子身份是否會影響錄取TOP大學。在有無綠卡和沒綠卡問題上的過度糾結,其實也就是為了孩子尋找進入名校的「捷徑」。但是所謂的「捷徑」真的對孩子成長有益嗎?
07
問針對美國留學比較適合的競賽,孩子很小就被框定了競賽路線。這種家長更知道孩子個人實力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性。相對也是比較有方法的家長。
08
這個階段的家長一方面想讓孩子從小有競爭力,一方面想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心態時常矛盾。
小學階段就開始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學生每天日程排滿,缺少休息和娛樂。看很多「牛娃」案例,越看越焦慮,猶猶豫豫,不確定是否出國、去哪個國家、什麼時候出國,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大。
但是,如果家長的心態沒有擺好,那麼在選擇實際採取教育方式和要做什麼的時候,也會出現搖擺不定的情況,這種反覆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教育效果。
09
過於干涉孩子的教育,孩子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認為孩子這麼小,不有什麼有價值的想法,一切都是要家長來安排給孩子。但其實,孩子的特長、喜好其實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逐漸體現出來,家長所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特點。
10
進入初中的家長,逐步開始有為孩子擇校和選校的壓力:國際體系,國內普高或者是美高?功課變難,家長漸漸沒辦法自己輔導,四處尋求機構。匆忙地準備美高留學,沒有提前做好申請準備。
高中階段家長的表現(9-12年級的家長)
>>>>
一些典型的問題和表現如下:
01
這個階段的家長在相關知識方面隨著前兩年的熏陶,已經有所加深了。比如知道了本科出國留學需要參加標化考試,做課外活動,培養孩子能力等,但是普遍來說,無論家長,還是孩子,主觀能動性方面都有所缺乏,有強執行力的孩子鳳毛麟角,不願意親力親為,去專業官方的網站上搜索信息,而是希望顧問直接告訴他們:1,2,3怎麼做?
但事實上,美國大學申請不是一個完全靠「套路」就能達成目標的機制,每個人個性化留學需求都對應著不同的解決方案。
02
自我定位不清晰,多數是盲目地自信或者過高的自我定位和預期。
經常有家長說:「我的孩子之前參加了xxx活動,獲得了xxx獎項,非常優秀,我覺得TA能穩進前20,常青藤?」殊不知,競爭激烈的美本「大戰」中,強手如林,同一水平的高手比比皆是,牛孩更是數不勝數。
自我分析太片面,不考慮大環境,不了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美本申請中,美國大學招生體系下他們希望招什麼特性的孩子,這樣的心態會導致一旦孩子沒被錄取就會受到極大的打擊。這種過猶不及的處理方式,容易讓自己和孩子都喪失心態和鬥志。
當然同時,也有一些盲目不自信的學生,這又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03
對於「含金量」的迷思:含金量沒有絕對!
對任何學生來說,沒有「絕對」含金量高的項目、課程或者活動。對於大多數情況來說,寄希望活動能對申請有決定性的作用,這是不現實的。在這個體系下,要有足夠的理性和留學知識做分析選擇。
即使活動非常有含金量,也很難說一定會對於申請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申請是一個這樣一個過程:先要了解自我,興趣在哪?再來看是否適合我?
當然,如果真的是很水的項目也是能比較容易地鑒別出來的,比如遊學項目。
如何不走彎路,不浪費時間地讓孩子參加到相對含金量高的活動呢?這裡給出了幾點建議:
1)早做準備 ;
2)多做主動搜索了解 ;
3)清晰地指導自己要做什麼;
4)學會多探索和嘗試。
04
這個階段的家長明顯功利性增加!因為時間變成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這個時期會出現下列癥狀:恥於分享;由於分享棒呆相關文章,在「朋友圈」遭受其他家長的「攻擊」;信息爆炸而焦慮,偏聽偏信;比如別的機構統計了通過他們申請某活動/大學的學生人數。但其實這樣的統計非常有局限性。很多不明實情的家長會選擇盲目相信這樣缺乏科學性的數據,從而以「避開激烈競爭」為理由,做出很多不明智的決定。
05
等到諮詢申請服務,開始做申請時,我們遇到很多以下這些家長類型,暴露出的問題引人憂慮:
1)過於好奇其他棒呆學生的情況
錄取了xxx名校的孩子,他們學術榮譽有哪些,標化成績多少,是不是美高的還是啥體系的。棒呆對學生的隱私非常重視,如果回答不會公布學生個人情況,可能很多家長會不理解,說到:「XX機構都公布了,寫的很詳細,你們是保密機構嗎,什麼都不說。」
出於對學生隱私的保護,我們通常都會十分謹慎,而且申請美國名校橫向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鼓勵把每個學生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形成自己獨特的申藤路徑。
2)僅靠標化數據匹配學校
詢問我們上一屆錄取了XX學校學生的標化、GPA是多少。認為根據標化分、托福分就估算出孩子能上多少排名的學校,這其實還是一種國內「高考式」的思維。
3)將注意力從孩子轉移到顧問身上
留學諮詢應該作為一個針對孩子信息相互交流和商討的過程,但是在諮詢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情況透露甚少,忘記了學生的主要地位,寶貴的詢問時間卻用在了過於針對顧問展開的提問上:「最近兩年是否有幫助過孩子申請到XXX大學(因為TA的孩子也去),錄取戰績拿來看看,你們帶出的這個學生標化、活動是怎麼樣的?」等等,忽略了適不適合才是選擇顧問的最佳方式。
4)心態悲觀
還沒申請就問錄的不好,能不能明年再申請今年被拒的學校。家長覺得孩子錄不上好學校,就開始關心Gap Year還是大學轉學。
5)總是等待最後一刻
預留時間不足,申請環節總是緊盯最後提交時間。如XX大學最晚什麼時候提交,是北京時間嗎,是零點嗎。1月1日截止是指1月1日的零點還是1月1日晚上12點……文書在提交之後交是否可以等等。
6)關注點另類
關心招生官是否會看到學生登陸官網的次數?是否會關注在美高時家庭給高中學校的捐款?
7)焦慮到影響正常決策
很多家長在焦慮的時候很難冷靜行動,在提交申請遇到障礙時,總是焦慮萬分,忽略了研究對策,而是反覆強調某校怎麼提交不了申請,陷於情緒的掌控中。
8)過於糾結相同的問題
申請時就某一個問題反反覆復確認,常見的是問SAT 2是否能選擇性送分,想要力求穩妥的心情很理解,但是過於糾結,過於焦慮反而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9)一開始就希望把握所有細節
申請一開始會問A學校的SAT送分問題,到問哪些學校要求送所有分數,到要不要作文分,問申請XX專業需要哪些SAT 2,接著就標化選擇、時間安排開始糾結(臨近申請了)。其實,細節過於龐雜,太寄希望於面面俱到,反而有時會削弱當下的行動力。
10)用「金錢」思維對待美本申請
很多家長會問:「你們包不包辦代寫文書?要進XX夏校(比如sumac),多少錢可以包我孩子被錄。」美本申請不同於國內大學的機制,很多在中國可行的方式在美國大學卻行不通,思路的轉換非常重要。
11)打探價格
一些家長會問:「聽說你們顧問申請費很貴的是真的嗎? 麻煩發一下你們顧問的介紹和價格表。」
12)「中國式」思維類
你們有沒有跟國外大學有什麼聯繫/合作關係?能保證申請到Top的學校嗎?參加什麼活動可以進Top學校?
13)限定孩子專業類
糾結於孩子選什麼專業、而不考慮孩子的興趣,純考慮未來就業會不會好。但是家長說要孩子選得專業也無非是「經濟」「會計」「金融」這些非常「大陸」的專業,觀念老舊。殊不知,在申請時競爭異常激烈,增加難度,加之未來的就業好不好完全也是不能保證的。因為不去考慮時代的發展或者求職市場的需求,反而因為競爭大而更難找到工作,因為供大於求。
14)主觀臆斷孩子類
「我的孩子是理科生,因為他一直在參加理科競賽。」 「我的孩子從小理科一般,但是閱讀寫作能力強。典型文科的孩子。」 其實不應該以一個框框來限定住孩子,還有時間發展的孩子特別是9-10年級孩子,更應該鼓勵孩子在各個學科都要去學習和投入,家長應該做好引導和鼓勵。因為美國大學更喜歡「文理兼備」的孩子。
15)「牛娃」追隨對比類
非常關注名校的成功案例,包括HYPS, 認為通過了解透徹地了解到「牛娃」的一切:GPA、標化分數、活動背景,以及申請到的學校和專業,就可以增加自己孩子進名校的概率,從而將自己孩子塑造成假想的「名校學生」那樣,這樣是行不通的。
推薦閱讀:
※《十八歲前由父母做的108件》之怎樣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
※最受孩子歡迎的,是這種父母
※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都是家裡的一塊寶,旺父母旺家門,你家有沒
※親情計算器:你還能陪父母多少天?算完讓人心酸……
※父母在,兒女才有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