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學習法訓練營# 03 知識,「刨」比「學」更重要
4 人贊了文章
適讀對象:被碎片化信息轟炸的體無完膚;盲目追求「乾貨」;信息、知識傻傻分不清;
閱讀時間:5-10分鐘
我在訓練營第一節課聽完之後,心中就有一絲疑惑,甚至是「質疑」:為什麼追求「乾貨」是偽學習?我帶著這份好奇心聽完了第三次課程,我笑了(我沒「瘋」),因為我看到牛人對於知識這件事的認知是一樣的。而趙周老師對於解題(我的疑問)的過程是水到渠成,行雲如水。
01 你呼吸的是空氣還是信息?
先問兩個問題:
1. 你每天使用手機的目的是什麼?
2. 你關注了多少個公眾號?
我的回答是:1. 看朋友圈和文章 2.120多個。我相信很多人跟我差不多,可能公眾號的數量比我多。
假設我每天會收到一個公眾號定期推送的一篇文章,字數在2000字左右,那我一天閱讀的字數絕對可以超過一本書,妥妥的。很多人會說,我一年都讀不了一本書,其實你們都錯了,如果你一天內把公眾號上的文章都讀完,已經相當於每天讀一本書了,牛不牛?不牛,及時你一天讀100本書,沒有轉化成知識,沒有提升你的能力,沒有驅使你去行動,那就像一塊塊石頭,而不是偉大的「金字塔」。
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現在看到公眾號上的文章,連點進去看的興趣都沒有,就直接刪除。反正我有,感覺無時無刻都在接受信息,到後來我們就會機械化的「一鍵保存」。我們呼吸的到底的是空氣還是信息,你有沒有窒息感?
02 知識和信息的另類解讀
我們知道只有知識才是對我們有價值的,一堆數據、信息是沒有意義的,且並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識。在DIKW模型中對於信息的註解是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後形成信息;成甲《好好學習》對知識的定義:通過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趙周老師認為有上下文的信息才是知識。比如,你看到的一個觀點「一天要喝8杯水」,這是信息還是知識?紐約大學兩位獲得總統科學勳章的教授寫到類似的話「在腎功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一位成年人一天喝2000毫升水對身體有益」,這是信息還是知識?很顯然,前者是信息,後者是知識。為什麼?
因為後者對於這個觀點是有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的。它告訴你「一天喝2000毫升水」是因為「對身體有益」,而「腎功能沒有問題」和「成年人」就是知識的邊界。而「一天要喝8杯水」並沒有告訴你適用的對象和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移動閱讀的時代,知識的傳播大都是缺乏上下文的,因為更簡單、更高效。但我們不要抱怨學習素材,應該反求諸己:我們要提升學習能力,即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也就是解碼的能力。
03 為什麼要對知識「解碼」?
我認為有幾個好處:
1. 識別信息是否能成為知識?
2. 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知識獲取的質量
3. 深入了解知識的「真身」,找到為己所用的界限和條件
4. 以點擊面:用一個深度解碼的知識點來解決相類似的一系列問題
5. 提升學習能力
04 以「解碼」之道,解碼其身
想要提升學習能力,就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也就是我之前講到的「解碼」。如何才能解碼?采銅《精進》一書中提到需要問4個問題,而趙周老師介紹了另外兩個思路,即8個問題——前因後果、適用邊界。不得不感嘆一句,牛人的思維真的很相似。
分析信息(analysing)的關鍵是追問前因後果
1)前(前車可鑒):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他是怎麼引出這個信息的?
2)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關於原因的假設?是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3)後(以觀後效):若依從信息去做之後會怎樣?對我的好處(效用)是什麼?
4)果(自食其果):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不改變的問題有多嚴重?
整理信息(organizing)的關鍵是清晰適用邊界
1)適(適得其反):有沒有相反的觀點?有沒有不支持這個的實例?
2)用(使用條件):要這樣做,得具備哪些條件(考慮成本收益,考慮態度能力…...)?什麼情況下是不管用的?
3)邊(旁敲邊鼓):從前有沒有類似的(或看起來差不多的)?其他領域/行業/作者如何看待類似問題?
4)界(楚界漢河):無論是相反的還是類似的信息,和這個信息的真正區別是什麼?交界在那裡?
如何能驗明上面這段知識是真的「知識」呢?用以上8個問題來解碼這8個問題。
1)前:
為什麼「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內容對我很重要?因為可以幫助我更好的區別信息和知識,更通俗點,通過這8個維度的問題可以讓我就某一個知識點挖深,挖深的目的是讓我知道這個知識的邊界和適用性。
是怎麼引出這個信息的?從我們被碎片化信息轟炸說起,我們誤以為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都是知識,其實不是。所以,要通過這8個問題來分析信息是否屬於知識,是否有價值?
2) 因:
提出了哪些關於原因的假設?因為我們無法識別自己每天接收到的是信息還是知識;另外,移動閱讀時代,知識是缺上、下文,這就要求我們反求諸己,提升自己的分析信息能力。
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趙周老師好像沒有提及。
3)後:
可以更理解自己閱讀的學習材料是不是知識。如果是知識,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讓我更好的了解知識的使用邊界,即這個知識能否進行複製和處理一系列類似問題。
4)果:
如果不對信息進行分析,可能還是誤以為信息都是知識,浪費時間,還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5)適:
目前為止暫時沒有想到有什麼想法的觀點,因為這8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套工具、框架和思維架構,似乎是可以支持。
6)用:
要這樣做,得具備哪些條件?我認為得有比較完整的時間,而不是非常碎片化的時間,因為這8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每個問題都需要仔細琢磨,並且與自己過往的知識體系進行鏈接。如果時間太碎,可能不利於深入分析。
7)邊:
采銅在《精進》中就非常強調對於知識的「解碼」能力,跟趙周老師的想法如出一轍。
8)界:
區別在於這個知識的深度更深,維度更廣,「刨」知識的底更徹底。
05 便簽法的升級
盡量在【I】便簽中將信息的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寫在【I】便簽,因為對於【A1】、【A2】有更多的指導價值。我們經常會看到作者某段內容的時候,總覺得說的太xxx有道理,但自己在思考【A1】、【A2】的時候,就覺得彆扭。比如,我之前看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提到的時間統計法,當時就覺得簡直了,肯定不適合我。所以在【I】便簽中了解了這個知識的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就很好的知道自己該採用哪些方法和行動。
06 為什麼追逐「乾貨」是偽學習?
每個人對「乾貨」的定義和理解不同。趙周對於「乾貨」的理解是那種不動腦子,只想著把書中的精華摘錄後,就以為學到了知識,對於這種學習方式被認為是偽學習。所以,這是這個知識的前提條件。我的好奇心也得到了解答,我對於「乾貨」的理解和趙周的是不一樣的,我認為的「乾貨」就是作者將信息加工成有價值的知識。這也是我現在已經不太做思維導圖的原因,不是因為不認同這種方式,而是思維導圖對我而言就是提供一個知識框架,對新舊知識的鏈接,行為的指導等顯得功能性不足,最簡單的例子,你很難把便簽法的內容用思維導圖畫出來,不是不能,而是畫出來反而失去了導圖的意義。
尾聲:
對於課程越聽越過癮,疑惑越解越少。但是,對於「前因後果、適用邊界」這8個字和其對應的問題很難真正匹配上,有點難記,還在思考如何用其他的框架或模型來提煉這些問題,並且很容易記住。有想法的夥伴,可以隨時與我互動。
我是Ricky,一位紮根於學習、培訓與人才發展領域的「三棲」奶爸。Ricky@知乎,公眾號「正經胡說Ricky」,微博@培訓力行者Ricky。用胡說的方式講正經的話題。
推薦閱讀:
※一個月學會任何技能的DiSSS學習法
※如何零基礎開始系統學習
※關於編程學習的一些思考
※Scalers:你學會了快速閱讀,卻喪失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