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潮:藝術創作靠的,是95%的理性和5%的靈感

丁金潮,名爐,字煉之。1968年出生,198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宗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

「借鑒西方藝術注重分析性的方法論。」

「國畫寫意,強調對所畫事物整體性和主要特徵的把握。」

「畫作應虛實結合,虛者實之,實者虛之。」……

對話哲學系的丁金潮,就像在聆聽一堂哲學課,話里行間都流淌著他對詩書畫數十年來的理論化總結。

丁金潮兼具詩書畫創作之能,因而在當下文壇與眾不同。當哲學在大腦里留過深刻的印跡,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是比常人更多的理性思考。

以哲思深耕筆墨畫卷

書法家和詩人的桂冠在丁金潮看來是崇高的。歷史上沒有職業的書法家,除非是寫字匠。在書壇上揚名,需要學養和機遇。而成為一名詩人,首要的判斷標準是有沒有詩歌可以流傳世間。今人最好只稱自己喜歡寫詩,是詩歌愛好者。

於丁金潮而言,最可深耕的領域是國畫。他說,哪怕只能成為二三流的畫家,哪怕作品沒有市場,能夠心手相應地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自行探索又有何妨?

藝術家畢加索說過

,「我不是畫貓本身,我畫它的微笑」。

丁金潮看到這句話時,是上世紀80年代在廈門大學哲學系讀書時。他堅持認為,創作要帶有個人風格。雖然學畫的時間沒有很早,但他確定了今後要更多往國畫的方向發展。

「很多人認為藝術創作靠靈感,

我覺得95%要靠理性。達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再加入5%的靈感或感情,才有可能達到很高的藝術高度。

」丁金潮所說的理性,指的是理性的總結與感悟藝術創作的規律。

美的規律是相通的,中西繪畫最能相通的是構圖,也就是形式美。中國畫強調筆墨,是從中國書法來的。得益於中國深厚的哲學、文學體系,使筆墨本身便具有文化含量和審美意味。

丁金潮很遺憾,在教育傳承方面,中國畫缺乏系統的總結,沒有形成完整獨立的造型體系。為了更好地自學和教學,去年他花了一年時間,把所能找到的中西繪畫的構圖書籍資料拿來比較研究,做了很多筆記。他為泉州佛學院學生上國畫課,光蘭花的畫法就可以講上一學期。20節課,每節課都有知識點,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

西方繪畫寫實,國畫卻注重事物的整體特徵和主要特徵的把握。不僅自己創作時遵循這樣的原則,丁金潮也告訴學生,在整體性中找出細節,在繪畫方法論上,結合自己的創作心得,才是真正的中西融合,而不是要追求表面形式上的融合。

詩書入畫追尋古味

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會陶醉於詩歌中,丁金潮也寫詩,但以新詩為主。後來朋友鼓勵他,不如自己創作古體詩、近體詩,再用書法寫下來。他接受了這個建議,並獨自揣摩詩詞格律。

一段時間後,他託人將二三十首近體詩送到年高學富的陳祥耀手中,希望能得到一些真誠的建議和斧正。陳祥耀老先生閱後,細細修改過一些字句,並為之點評「不俗」。這兩個字給了初探詩體的丁金潮莫大的鼓勵。因為在書法領域,說一個人筆墨「不俗」,已是很高的評價。

有人說丁金潮詩歌中含有哲學思辨的精神,有人認為他的詩詞創作成就比書法更奪目。丁金潮堅持一條詩書畫結合的路子,更顯與旁人不同。他在2011年曾小試牛刀,以自作詩聯為內容的書作入選中書協舉辦的展覽三次。

有詩詞抒發心性,丁金潮書寫時希望追求的是字體的「古」與「奇」。他說,「奇」和「怪」不同,應是「自然而然地與人不同」,而不為形式上的搞怪。也許是專業學哲學的緣故,他會從書法作品中揣測書寫者的動作習慣、個人修養等。他笑言,甚至可以看出對方的胖瘦。只要是帶有個人風格的書法作品,仔細研讀,可以看出山林氣或者禪味。

提升書寫的境界,丁金潮也運用了哲學精神。他認為西方的分析法等方法非常好用。比如學寫王羲之的橫線,分析從左往右總共有多少細節動作。這樣對書寫者有幫助,但還要看方法如何使用,最終形成獨立的書寫風格,靠的是書寫者內心的洞察力。再有,練好了書法筆墨就等於在學畫的線條。臨帖時筆墨準不準,意味著畫畫時描形寫神得準不準。

知命之年仍勤探索

一張白紙要如何下筆才既不俗套,也不無趣?畫什麼要先想明白,這和個人發展方向一樣,都像是一道哲學命題。

丁金潮說,有的人活一輩子都沒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以畫為主,詩書一體,是他給自己設定的努力方向。最近剛過完50歲生日,丁金潮說自己還在不斷學習。對其他領域來說,這是可能快退休的年齡,而對文化事業永遠沒有「退休」,可能才剛開始。他希望覓得名師曾經的入門弟子,真誠地拜對方為師。丁金潮認為曾經的師徒相授模式有可取之處,希望從中能有更多受益。

回望來路,當初少年時,習字的提議者是父親。丁金潮童年時太瘦弱,父親認為該多讀點書,也許將來能賣字為生,也還能通過寫字訓練耐心。如今丁家創辦了「丁爐詩書畫院」,有基本費用支撐的話,丁金潮希望辦成完全公益性質的書畫教學點。看到學生們的進步比收到學費更開心,丁金潮說,書法是件自然而然的事,其實沒有那麼難。

END

本期文字 / 月芳  圖片/ 林良標   

 回復「往期」

查看精華文章

他73歲成立自己的工作室,77歲獲得「終身成就獎」。


推薦閱讀:

目錄及前言 | 2018年7月4日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李玉聲《京劇表演藝術論語新編》36條
楚漢相爭的軍事藝術
黃永玉—人生需要真性情

TAG:藝術 | 創作 | 理性 | 藝術創作 | 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