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72小時:「崇禮168越野賽」的篳路藍縷
?
01
賽道
賽道總監王冰剛從賽道上下來不久,褲腳上留有泥濘的痕迹,鞋子也不例外。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是賽道軌跡。他點燃一支煙,淺吸了一口,旁邊的煙灰缸里,已有4個煙蒂。此時是7月11日22點11分,距離「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開賽還有41小時49分鐘,王冰要根據日間對賽道的實地調整,重新剪輯賽道軌跡,這項工作將持續到次日凌晨1點左右。
(王冰的電腦屏幕)
此前漫長的十幾個小時里,王冰都在會議中和賽道上度過。暴雨突如其來,直到19點前後才結束。他的車子在濕滑的山路上行走,多次跑輪,橫在路面,他需不斷調換二驅和四驅檔位,以使車子平穩運作,一隻輪子在此過程中不幸爆胎,暴雨中,他和助手將備胎裝上,次日夜間,備胎再次爆掉,無奈將只剩三隻輪子的車子暫留山上,隔日中午,汽修店訂好的備胎才會到。這樣算不得愉快的插曲不勝枚舉,但他的腦子裡,似乎永遠裝著一個plan B。
王冰7月11日的工作清單——
(王冰在接受記者採訪)
7月12日早7:30,王冰已出現在酒店大廳。賽道區長和段長——賽道總長168公里,分為A、B、C3個區域,11個賽段,每個區域有一名區長,區域包含賽段,每個賽段設有一名段長,已全部用過早餐,開始了新一天布設路標的準備工作。預計這一日夜間所有路標將全部布設完畢。
由於賽道路況複雜,路標相應地增加了不同的種類。包括帶狀路標、帶箭頭的反光貼和不帶箭頭的反光貼、不同大小帶有箭頭指示的KT板等。帶狀路標因其方向不易被破壞等優點,是應用最廣的一種,多達13000條。需著重注意、也是王冰一再強調的是,反光貼一定要朝向選手跑來的方向,以避免選手夜間奔跑時看不到路標。
(帶狀路標)
(段長小米在為記者講解不同路標的使用場景)
?
布設路標的方法論
有關路標的布設,王冰分享了一些「不成文的原則」,他稱其為「根據經驗總結和與國外頂級賽事學習過的內部信息」——
密度原則:在路標布設過程中,路標密度並不是機械地遵循二三十米一個,而需根據路面情況調整密度。比如岔路口處,路標設置應密一些;林間,為了讓選手更有安全感,也應密一些。
高度原則:周圍環境允許的情況下,路標的高度應盡量和選手的頭部高度相仿,反光片一定要朝向選手來的方向。尤其夜間,選手用頭燈很難看清路標,只能靠反光片,路標布設得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亮度。
彎道原則:正常情況下,路標儘可能布置在同一側。但在轉彎處,比如左轉彎,就要多布置幾個路標在右側,以確保選手在轉彎的時候也能看到路標,進而防止選手在拐彎過程中,因看不到路標而心裡沒底。
岔路原則:岔道口連續布設。
樹叢原則:在植被比較茂盛的地方,路標應布設在選手能看到的樹叢前。
王冰站在酒店門口,他不時地咳嗽幾聲,說話,需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嗓子,才會覺得舒服一些。此前的整個夜晚,他只睡了兩個半小時。8:00,王冰在所有區域長和段長出發前,開簡短會議,強調了今日的工作重點。後他開始了兩個小時的案頭工作。
(王冰在給段長布置工作)
10:00,王冰和他的助手一起上賽道,王冰稱其為「巡賽道」,為了深入了解他的工作詳情,俱牛記者及攝影師隨其一起進入山裡。
(王冰的駕駛位)
王冰和其助手在每一個銜接點(野路和可走車子的路的連接處),停車、下車,反覆確認路標是否通暢,並將KT板固定在岔路口處。
(王冰在布設KT板)
賽道的規劃設計
「能讓選手體驗好的賽道,一定得是流暢的,要確保其流暢性,不『堵車』是一個條件,另一個條件就是路標流暢了。」王冰一邊布設KT板一邊向記者解釋道。但由於路段1位於山脊之上,道路偏窄,最多可容納2人通過,王冰擔心這一段路會發生「堵車」,開賽後證明,確實如王冰所料,第一次跑168公里的卜女士在CP1點,向記者反映道「那段路太窄了,至少堵了二三十分鐘」,同時她也提了一些個人的建議,「下次可以把100公里和168公里的選手分開開賽,以此分流。」
除此之外,風景秀美、安全性、賽道數據的準確性,都是提高選手體驗感的不容或缺的因素。
風景秀美自不必說,雖說賽道總設計師——來自西班牙的、設計極限長跑賽道長達15年的設計師Carlos,曾在4月(那時植被還未長起來,山間光禿禿的)對其表示過質疑,但6月之後,他便被這裡的風景折服,後他在7月12日的技術會上,毫不掩飾自己對此賽道的溢美之詞——「賽道美麗壯觀,將會帶給選手極致的體驗。」
(選手奔于山脊之上)
而安全性更是不容忽視。為減少選手崴腳和被刮傷等風險,王冰帶領團隊手拿鐮刀「開山」若干日,另崇禮政府在醫療上也下了很大的力度。
(來自賽道組林朋的朋友圈)
保證賽道數據的準確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此,王冰分享了三夫賽事特別的測量方式。
很多越野賽逐漸開始使用手持GPS,但大多是打開GPS的自動校準功能,來進行測量。如此運用並不科學合理,因為隨著氣壓等因素的變化,GPS的數據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誤差出現一兩百米是常有的事。
事實上,需要把GPS自動校準功能關掉,找到一個已知高度的點,「告訴GPS,這個點是多少米,以此為基準,去測量其他地方,這樣採集的線路軌跡就是圓滑的,幾乎沒有誤差或存在很小的誤差。」另外,數據採集,幾秒一次,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12:00,記者和攝影師下山,王冰與其助手簡單吃了一些火腿腸麵包之類的食物,接著巡剩餘路段。再次見到王冰已是18:14,他和同事正在修改用於19:00的技術會PPT。
18:45,王冰和Carlos出現在廣場右側,身著Columbia T恤,鬍子經過精心修剪的他已煥然一新,一掃疲憊之態。19:10,技術會正式開始。繼Carlos發言之後,王冰上台,做了賽道路況、賽道調整、比賽規則等說明。
(選手在聽技術會)
(王冰在講解更新路況)
不過,據記者觀察,針對168公里和100公里的技術會地點設在開放的廣場上,兩種賽段的報名參賽選手多達1000人,但到達現場的選手僅有100多人,這樣的技術會看起來似乎更像一種形式,沒有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02
補給站
面對錄音筆,補給站總負責人王岩顯得不是很健談,他時常要歪著頭整理一下思路,再用精簡的語言表述出來,然後又笑笑說上一句,「我說得比較簡單」。在採訪中,他的關鍵詞是「壓力很大」。
(王岩在接受採訪)
這是7月12日早8:10,倉庫處停放著兩輛「半掛」,上面是整齊碼放的礦泉水,還有一些看起來已不年輕的當地搬運工人坐於其上。王岩手裡拿著一些物資表格,略顯焦急,卻又溫聲催促工人「師傅們,咱們抓緊點兒時間。」
按照原計劃,水需在昨日夜間送過來,現在晚了十幾個小時才送達,大大增加了運輸、搬運和碼放壓力。「很可能這一個上午都在卸水、入庫。」這樣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事,在補給點工作組時有發生。
(倉庫物資)
補給點的科學設置
據王岩所言,補給站的設置地點要考慮選手體能分配、海拔攀升高度、通過人數、物資運輸便利性、附近可提供的醫療保障情況、選手下撤便利性等一系列問題。除此之外,運輸方案、物資緊急調配、選手退賽和下撤、志願者上下崗時間、志願者在夜間的服務與休息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在一次次燒腦頭暴和細緻完善中,逐漸成型落地。
每個補給點所需物資總量不同,估算標準主要依靠兩個維度:「預計通過總人數」和「海拔攀升高度」。需要補充的是,海拔攀升高度不同,選手需要的食物量也會有所不同。而能把這一點也考量進來,實屬不易。
王岩7月11日工作清單——
當天下午,記者在庫房採訪了庫房物資負責人李秀峰,所有物資的入庫和出庫,只經過他一人之手。李秀峰提到,由於物資種類和數量繁多,管理物資極其繁瑣。
(李秀峰在接受採訪)
「我們就是整個賽事的強大的後勤保障」,他不無驕傲地說道,但提到沒辦法在現場看到開幕時,他的失落也展露無遺。
03
指揮部
王冰和王岩於酒店一樓大廳匯合,乘電梯上二樓,一直往裡走,到達賽事總指揮李輝所在的房間。此時是7月12日22點07分,是賽前執行會議的時間。三個人圍坐一起,開始了例行內部協調會。
(李輝:左邊黑色衣服)
期間李輝接了幾個電話。在接下來的採訪中,他笑言,「今天至少打了300分鐘的電話。」 作為賽事總指揮,賽前48小時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協調與溝通」,這又分為對內和對外兩條線。
賽事內部的組織架構
主要分為商務和賽事執行兩個方面,商務由賽事總監來負責,賽事執行由賽道技術部和執行部兩個部門組成,賽道技術部前期主要負責設計賽道、整理數據、賽道調整等,之後技術部會把相關的執行信息傳達到執行部,執行部再往下細分為各個崗,共計30多人。
與政府的溝通技巧
賽事對外的線更多的是與政府的溝通與合作了,此次「崇禮168」所涉及的政府部門多達20個。
和政府的溝通,最重要的是把組織架構梳理清楚,「就比如此次賽事的主辦單位是把張家口市崇禮區人民政府放在第一位,承辦單位則把崇禮區體育局放在首位,這樣政府就會把這件事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李輝分享道,「另外,政府在選擇賽事主辦方時,主要考量的是賽事IP和主辦方實力。」
李輝還提到一個細節,昨天在和政府開協調會的時候,區長說——「崇禮168」這個賽事是崇禮一個重要的名片,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賽事辦好,而且要一直辦下去。「有領導的支持和肯定,其他的各個部委的協辦單位就會很清楚這件事情要做到什麼程度了。」
賽事難點
當被問到賽事執行的難點時,李輝把「溝通」放在了第一位,「我需要不斷和各個口溝通確認所有細節是否落地。大到賽道有沒有問題,小到之前缺的志願者是否有補充」,他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之前的規劃很重要,這一塊的工作需要提前很久去完成。如果沒有規劃方案,在臨賽前一天,一般是很亂的,不可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這裡,還按部就班地討論明天的工作事項。」
其他的難點就集中在了團隊配合問題、針對特殊天氣的緊急預案、志願者水平和歸屬感問題、以及賽道路標丟失的問題等。
這五點可能是每一場賽事都會遇到的通病。李輝總結道。
李輝7月11日和7月12日的工作清單——
7月13日0:11,俱牛記者結束了對李輝的採訪,隨後他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指揮中心的工作流程
7月14日20:33,俱牛記者來到指揮中心,此前俱牛負責賽事課程的同事柴胡已在這裡待了3小時41分鐘,李輝掛掉黑色手機,接起粉色救援手機,確認受傷選手的號碼和所處位置,掛掉。然後拿起對講機,呼叫離選手最近的賽段段長,讓其派志願者前往做短暫救治,後又給天鵝救援打電話,告知其選手信息,以及受傷部位。
指揮中心偌大的屏幕上顯示著選手軌跡,李輝旁側有兩位同事實時監控選手軌跡,一旦發現其跑錯,就立即電話聯繫選手,電話聯繫不上,就用對講機找就近的段長,讓其緊急聯繫選手。
大屏幕對面坐著一位女同事,專門負責退賽登記,到0點前後,她已疲憊不堪。李輝一直守在屏幕前,晚飯放在他的右手邊,直到第二天清晨徹底冰涼。次日凌晨5點,李輝躺在沙發上,小憩了半個小時。柴胡離開指揮部時,李輝已起來,開始了新一輪的指揮工作......
04
商業
「10、9、8、7、6、5、4、3、2、1!」
倒計時結束,鳴槍開跑,選手們從五彩的煙霧彈背景里衝出來,不少人帶著滿臉笑意。此時,王冰已先於第一梯隊出發半個小時,開始了最後一輪的賽道查看,發現路標丟失,及時補上。王岩奔波於各個站點,最後查看物資和志願者到位情況,李秀峰則死守倉庫。李輝坐鎮指揮中心,等待處理一切緊急情況。
7月13日16:47,記者在CP點1遇到賽事總監程遠正陪同Columbia總監查看站點,程遠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為對方講解補給站情況。應記者的邀請,他坐進帳篷的椅子里,耐心接受採訪。
商業模式和打造IP賽事
有關「崇禮168」的商業模式,程遠做了如此回答,「崇禮168」這場賽事規模相對較大,招商和贊助做得還不錯。事實上,從第一屆到第二屆,都是有盈利的,但盈利比較有限。
程遠表示,前期不太會計較利潤,因為他要打造的是一個IP賽事,發掘更多品牌方認可的價值。「顯然,一個好的IP是要養的。」他說。
「目前只是第二屆,我們會投入更多,來讓整個賽事的IP、口碑、媒體傳播等方面更進一步,能夠讓更多人知道,能夠帶給贊助商更多的露出機會和傳播機會,從而在未來能夠找到更好的贊助權益,同時吸引更多的選手來參加比賽。」
(程遠)
與贊助商的合作
談到和贊助商的合作模式,程遠如是說——「它是我們的一部分。」這種關係顯然超出了與冠名贊助商的關係,「Columbia就是這場賽事的聯合創始方,這是三夫和Columbia共同打造的一個IP。」
三夫所扮演的角色
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程遠、或者說是每一個三夫人都是一種很開放的形象,他們願意分享、願意交流、願意把好的東西拿出來給同業看。那麼三夫賽事在行業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我覺得三夫賽事更願意做行業的領軍者和規則的制定者與倡導者。」程遠說。的確,近幾年,賽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少人都一股腦扎進來,導致現在的「賽事亂象」,亂象代表著將來一定會有規則和秩序從中產生,這是必經之路。
三夫賽事能夠為行業做些什麼?他引用了與他同行的女士的一句話,「整個市場這麼小,大家應該共同把這個蛋糕做大、把這項運動推廣出去。我們會以更開放的心態來面對市場和人群。」
05
看見與思考
筆者斟酌再三,終究是在標題里用了「篳路藍縷」。對於剛剛舉辦第二年的「崇禮168」來說,這個詞算不得不準確。筆者深入一線執行會議,跟蹤一線執行總監,進入指揮中心,算得上是目睹了這場賽事開賽前後72小時的所有工作。以上文字便是我的「看見」。
「看見」之後呢?更多的是思考吧。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什麼?
從機構角度來看,一場賽事除了摳執行細節以外,其背後的商業邏輯也是需要清晰明確的,報名費,贊助商,品牌傳播,用戶黏性以及可複製性。
只有通過良好的賽事體驗,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讓參賽選手真正享受到賽事的快樂,到達用戶基數增長的速度,外部的頭部資源才會迅速湧進。人才,政府,贊助商,媒體傳播,賽事的良性循環也就起來了。
崇禮168還有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地方是,基於執行標準化的前提,結合IP授權或嫁接,大規模複製。
但在「賽事亂象」的今天,主辦方所要思考的,除了商業模式和落地執行,還應有什麼?
我想,它所宣揚的環保理念以及它對當地經濟和對參賽者負有的責任,似乎是不可缺失的,但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文 | 靳小星
圖 | 彭曉龍
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 歡迎轉發
E N D
添加小編 「huodongli888」微信,加入俱牛學院學習交流社群,不定期開展圍繞戶外商業機構、營地教育機構進行市場、產品、執行、團隊、風險、資本等方向的免費社群分享。添加小編時請註明緣由。
http://weixin.qq.com/r/8z8yKn3EdSAKrTlJ92r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第四屆漢唐杯大陸健力紀錄賽?
※四個動作防治腰酸背痛
※你一直堅持跑步,了解跑步到底鍛煉了哪些地方嗎?
※訓練中的呼吸該怎樣把握,都有哪些規律呢?
※健身寶典—易筋洗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