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促法降維打擊民辦學校,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民促法降維打擊民辦學校,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來自專欄雲鋒金融|行業研究面面觀16 人贊了文章

直到上周五8月10日下午,港股市場的教育股們都享受著一年以來的無限風光。

數據來源:Wind,雲鋒金融整理, 截至2018年8月10日

周五下午,《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的公示打破了教育股的風景獨好。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送審稿主題思想,就是:以後民辦學校別想一邊打著「非營利」旗幟少交稅拿補貼,一邊以營利目的進行兼并擴張和資本運作

面向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成為了此次送審稿的主要打擊對象。楓葉教育、成實外教育、睿見教育、宇華教育、天立教育、博駿教育等含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股價一陣涼涼。港股教育板塊迎來「黑色星期一」。

數據來源:Wind,雲鋒金融整理

回首來路,政策送我上青雲

教育,是國之重器,下一代人才是國家的未來。

教育,同時是「毛利高,業績佳,現金足」的行業。

因此,公立與民辦,政策與資本,是這個行業長久以來圍繞的主題。

政策來了,勢不可擋。

2014年《民辦教育促進法》收緊了公立高中國際班的政策,利好民辦國際學校。楓葉教育作為國際學校龍頭,15年到17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3%,40%和41%,股價從2015年7月最低點的1.62元到2018年6月最高點的15.26元,翻了近10倍。

楓葉教育股價

2017年9月,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從法律層面承認了民辦教育機構的營利性質,教育行業迎來爆發期。

從今年6月10日到7月10日短短一個月內,就有42家公司在一級市場獲得融資。

今年更是2010年後教育行業IPO最強勁的一年,上半年在港美股上市的就有21世紀教育(1598 HK)、朴心教育(NEW)、瑞思學科英語(REDU)等7家教育企業,同時正在排隊上市的教育企業更多達數十家。

政策的助力,帶來教育行業的資本盛宴。當教育成為產業、當身份焦慮困擾中產階級、當教育投入成為階級晉陞之路, 資本追逐和裹挾著這一行業,旋轉不停。

一道政令,舞步戛然而止

面向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是此次「送審稿」的重災區。它們既享受著「非營利」性質的補貼,又享受著資本驅動的快速擴張。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學校的收入等於學生人數乘以學生學費。非營利學校的學費受到政府限制,而學生人數又受到單一學校規模限制,外延併購成為迅速擴大企業規模的法寶。

這一次送審稿,直接逼得非營利民辦學校走上「要麼放棄補貼優惠,要麼放棄併購擴張」的分岔路口。

送審稿新增政策主要說了什麼?

外資不得染指義務教育

第五條,「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方為實際控制人的社會組織不得舉辦、參與舉辦或者實際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舉辦其他類型民辦學校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的規定。」

義務教育,是孩子們塑造三觀的重要時期。阻止外資成為義務教育學校的實際控制人,顯然有思想文化導向的含義。不過,說回來,其他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絲毫不弱。在某些領域,教育的意義絕對不可小覷。

集團化辦學不得兼并收購非營利學校

第十二條,「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加盟連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這一條主要影響K12學歷教育集團的擴張。

目前在境外上市的,涉及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企業有港股的楓葉教育、成實外教育、睿見教育、宇華教育、天立教育、博駿教育,以及美股中的海亮教育與博實樂,等等。這些學校多數為自建,少有併購,目前看來直接影響並不顯著。

市場目前擔憂更多的,一方面是已上市公司擴張腳步未來或進退維谷。另一方面,對於以後想上市的K12階段學歷教育企業而言,想要通過外延併購和連鎖等方式達到上市體量,未來更難。

這種「不得」的規定相當絕對,而 「集團化」又界定不清。對於該條修改是否能夠有效施行,抑或帶來更多規避行為,市場仍有不少疑惑。

但方向是確定的:小的教育企業想要做大,大教育企業想壟斷市場,目前看來都將更加困難。原本就集中度極低的教育行業,或將變得更加分散。

公辦民辦不要糾纏

第七條,「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應當經主管部門批准,並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以品牌輸出方式獲得收益。」

這個好理解。原本一個名牌大學可以掛名給參股的民辦學校,例如xx大學高等技術學院之類,然後利益輸送。如今這條路走不通了,公辦學校要和自己旗下的民辦學校分手,各過各的,不能糾纏。

同時也可以看出,國家希望非營利性學校純粹辦學,少受社會資本的影響。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非營利學校,希望這些學校在拿國家補貼之後,能安心回歸教育本質,為祖國的花朵們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凈土。

劃重點:素質教育安然無恙

第十五條,「設立招收幼兒園、中小學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實施與學校文化教育課程相關或者與升學、考試相關的補習輔導等其他文化教育活動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應當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設立實施語言能力、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有助於素質提升、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以及面向成年人開展文化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可以直接申請法人登記,但不得開展第一款規定的文化教育活動。

這次送審稿再次區分了「補課班」和「素質教育」,後者可直接法人登記,充分體現了對藝術類、素質教育類的扶持。

在中興通訊缺芯、美國科技封鎖的內憂外患關頭,國內創新能力和素質教育又被拉出來嘲諷的尷尬時刻,推行素質教育不僅是個態度,更是刻不容緩的國家發展需要。

回歸教育的本質

這一次的送審稿,給教育的資本盛宴澆了盆冷水,也令人清醒。即便送審稿不等於最終稿,即便措施初衷不一定等於落實結果,但它卻提醒我們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民辦教育?

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本質是: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

那麼,被資本裹挾的教育股,真的能通向這個目的嗎?

很多民辦國際學校的重要競爭力指標,就體現在有多少名學生被美國常青藤學校錄取。這些常青藤學校,其實也是「民辦」學校。回顧它們的歷史,又有哪一所,是資本堆積和連鎖經營擴張而成的呢?

季羨林老先生,既是文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民辦的北京新圓明職業學院(原北京圓明園學院)的名譽院長,他給學院題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為立國之本,古有明訓。綜觀中國教育史,辦教育總是兩條腿走路。時至今日,民辦教育的重要意義決不應再忽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原本不是急功急利的事。

或許,對於如今日漸功利的民辦教育來說,這句話依然值得銘記。

作者:馬文慧、林弘煒

圖片來源:pixabay.com,圖片授權基於CCO協議


推薦閱讀:

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質教育(之五)
教育探討: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觀
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

TAG:教育 | 金融 | 素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