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騎評測|PROcyclingSystem Blade整車
1 人贊了文章
其實第一次讓我寫這個車的評測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叫我寫,我馬上就寫,第一我要試一下,因為我不願意寫完以後加一些特效上去,車子duang一下,很氣動,很輕,這樣出來讀者一定罵我,根本沒有這樣的公路車。
說起PRO,相信車友的第一印象應該是shimano旗下的pro配件,而今天要說的pro,全稱則是PROcyclingSystem,Logo為ProCycling,型號為Blade。The One為旗下配件子品牌,就如同Bontrager與Trek的關係。
本次評測的為ProCyclingSystem Blade 青春版整車,零售價格為8999(不帶腳踏),配置如下
車架組:Blade M碼
套件:Shimano 5800
把組:The One一體把400mm*110mm(寬度*把立長度)
輪組:The One鋁合金輪組
輪胎:馬牌ultra sport
座墊:The One碳弓座墊
把帶:The One
整車重量:7.9kg(不帶腳踏)
拋開品牌不講,我個人對品牌所屬地以及產地什麼的沒太大的芥蒂,但是可能會有一些言論:有1w還買什麼新品牌,肯定買M**G**。
不可否認,在1w左右的價位M/G確實非常強勁,那麼對於一部定價8999的新生品牌碳架整車來說,則需要以更高的性價比來攻打市場。
車架造型上沒有太多喪心病狂的氣動整合設計,車架下管、頭管採用了Kamm-Tail管型,管型較扁,前段橢圓後三角收縮小平背的管型,與標準的Kamm-Tail管型有所差異。座管採用類似SCOTT F01的後端收尾比較圓潤的子彈管型。
如何減小前叉的空氣阻力?自從Pinarello F8開創「武士刀」前叉的理念以來,越來越多車架採用了這個設計,理念是讓空氣平順得流動過前叉與前輪之前的區域,減少亂流產生。
Blade的後叉與目前公路車設計的潮流一致,後下叉下移,優化動力傳輸的同時還能增強舒適性(閃電的說法)。多數氣動車型的詬病為車架組舒適性太差,騎行感受太顛。而Blade的後叉造型,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呢?(某牌的蛙腿……)官方說法為SCS,Smart Chainstay智慧型後下叉,通過電腦的有限元分析後優化的管型與碳布鋪疊,優化震動過濾。
走線卡扣採用卡緊式設計,更換方便。對於細節,其實車友完全不必在意,就算再不好裝,丟給技師讓技師煩惱就好啦。後剎剎車線的開口位於上管右側,對於使用左前右後剎車習慣的車手來說,需要更換較為柔順的線管才能獲得比較良好的後剎手感,而且線管會有剮蹭頭管的問題發生,建議貼一塊犀牛皮。
隱藏座管夾的設計上,個人比較喜歡。與普通的隱藏座管夾不同,Blade在立管內置入了一個鋁合金套,讓受力相對更均勻,減小夾爆座管和座管下滑的可能。沒有為了輕量化瘋狂摳結構,點個贊。
對於隱藏式座管夾來說,沒有防塵套的話簡直就是天打雷劈,各種沙塵進入後會導致座管卡死。
對於氣動車,最萬惡的就是使用五通夾器或者各種隱藏夾器、定製夾器了。除了少數,大部分特殊夾器都存在手感不好、線性不佳、剎車力不足等問題。夾器為普通單孔規格,沒有使用shimano雙孔直裝規格。算是有好有壞吧,好處是夾器選擇多、更換方便、容易入手,目前雙孔直裝夾器除了shimano之外的選擇比較少。
五通規格為BB86,最穩妥的壓入式中軸規格之一,基本不會發生各種異響問題,如果有異響,要麼是沒有正確的維護保養,或者是技師安裝的鍋。
氣動車採用整合式碗組也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與部分普通車架下凹與車架結合的設計不同,採用的是一個帶拖尾的碗組錐形上蓋,拖尾上有一個凸起的釘狀設計用於固定墊圈位置,墊圈也是採用相同管型的設計(第三代的reacto cf2也是這樣子的,只不過拖尾沒這麼長)。
為什麼設計成這個樣子呢?諮詢了一下廠家,原因是如果車手需要換不同高度的碗組錐蓋的情況下,會顯得比較和諧。碗組錐形上蓋的高度為8mm,算是一個標準的高度,如果需要更高的stack值,那麼就要市面上另購20mm/30mm的圓形碗組錐形上蓋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種開放式設計,碗組錐形上蓋內部就沒有使用防水橡膠圈,對防水防塵效果會大打折扣,整合度也相對較差。碗組壽命得續一續。
碗組與墊圈之間有凸起的定位釘用於墊圈對正
星空藍塗裝,遠看是黑色,近看還是黑色,在光線直射下時,會有比較明顯的藍色效果。
一個車架能不能買,除了設計、塗裝之外,其實最應該關注的是幾何。目前代理僅有三個碼數現貨:XS/S/M。這讓筆者在選擇上陷入了尷尬,對於我來說都比較偏小,M碼的reach值僅378mm,STR比例為1.41,幾何上並不激進。而S碼STR比例為1.38,XS碼STR比例為1.34,則比較進攻。
一體把的優勢是什麼?剛性、氣動。而車架組搭配這款一體把,可謂網紅產品,經常在網上看到車友在其他品牌的公路車上安裝這款THE ONE一體把。
筆者有幸拿到了新款一體把,成為內測用戶。可以看到新款一體把進行了一系列改款升級:
彎把把型方面,下把位外擴設計,在上把位中對中400mm的情況下,下把位中對中為420mm,兩邊各外擴10mm,彎把外擴是很多品牌的做法,可以改善下把位操控以及搖車感受。下把位尾部增長15mm,增加了可以握持的區域,上把位與把橫的轉角位置過渡更加圓潤,減少搖車時彎把打手腕的情況。
新款一體把採用全碳中空結構設計,沒有像某些牌子的一體把在把立內置鋁芯,所以重量進一步下降,僅300g左右,這幾乎就是一套大牌碳把組的重量了(超輕毒品不算)。不再需要T型轉接座,可直接安裝碼錶座,減重幾十克。
由於把立部分不再使用工字梁結構,改用中空結構,沒有區域容納di2控制器。所以在彎把把橫位置的下方有Di2走線開孔,可以通過走線使用Di2把堵控制器。
把型reach77mm,drop123mm,把立角度-15°,彎把目前提供六個尺寸,三個寬度,舊款上把位與下把位平行,新款下把位增寬,標號以上把位為基準:380/80、400/80、400/90、400/100、400/110、420/100。彎把轉折處也變得更加順暢,對走線手感影響更少。
上一代一體把在安裝碼錶座時需要安裝一個T型的轉接座,400mm寬度110mm長度的一體把加上鋁合金轉接座的實測重量為368g。
新款由於不再需要安裝轉接座,可直接安裝一體把,整體重量下降了40克左右,整體剛性亦有增強,整個把組的剛性重量比有不少提高。
值得留意的一點,兩代的一體把鎖緊高度都比常規把立(40mm)偏低,一代的安裝高度約為32mm,二代的安裝高度約為36mm,不加裝墊圈的情況下會有更低的車頭高度。-15°的把立角度設定,有效長度也會比-6°偏長。
輪組方面,官方沒有正式的零售型號命名和零售價,可以理解為一款搭配整車的定製款輪組。輪組使用前20/後20直拉式扁輻條,前輪為放射編法,後輪非驅動側放射、驅動側2x編法,輪圈框高28mm,外寬20.5mm,內寬14.5mm。
整車搭配的座墊為THE ONE品牌產品,座墊寬度為143mm,座墊長度270mm,為標準長鼻座墊。使用碳纖維座弓以及碳纖維底板,蒙皮之下的填充物還算比較充實,但由於是競賽傾向的一款座墊,填充物比較硬。
Shimano 5800套件,性價比之選,實惠,性能穩定。島野大法好。(原車不含鎖踏)
個人騎行感受:
如果說我對一般氣動車的第一乘騎感就是顛,但是放在氣動車型里對比的話,這輛車並沒有讓我覺得特別顛,纖細的後上叉和打扁設計的後下叉還是有效果的,但是由於粗壯的座管設計,比起普通大組車型還是稍顛。
粗壯的五通確實能帶來強大的五通側向剛性,雖然目前大部分車的五通剛性過剩,但是不代表騎不出來感受差別(某些車的五通側向剛性足以讓人感受出不足),而Blade屬於五通側向比較好的。
車架幾何的調性處理上,五通下沉值、前叉前移值、頭管角度都是傾向於比較溫和的範圍,在其他品牌部分旗艦級車架的幾何處理上,由於有考慮提供給職業車手使用,所以調性也是比較靈活,用俗話講就是指哪打哪。而Blade則是比較穩定的設定,在面對急彎時,如果搭配超長把立的話,個人覺得稍微有點轉向不足,但另一方面的好處是,在大集團中巡航時,可以以比較穩定的直線騎行。
對於一體把,感受還是相當不錯的,一體把確實可以帶來更好的把立扭轉剛性,但是搖車時產生的扭轉剛性不單單僅由把立承受,彎把部分也會承受扭轉、側向、縱向的力。對於筆者這種All-rounder型選手(wko數據,峰值低於1200w)剛性十足。
把帶平齊的設計除了美觀之外,根據風洞測試結果,還能省上個位數的瓦數(玄學,反正是外媒說的)。
輪組方面,由於車架設計不兼容較寬的外胎,國內車友也較少使用25mm以上的胎,所以輪圈也是傳統寬度,並非兼容寬胎的寬圈,安裝馬牌ultra sport 25c外胎實測外寬約25mm。對於一對將近2kg的定位與Mavic AK差不多的入門整車鋁輪,性能上只能說夠用,無論是加速還是爬坡都較為拖腳。
大部分品牌整車搭配的鋁合金輪組一般都較為低端,為了讓車手了解自己的騎行需求後進一步升級。Blade青春版整車升級的話,建議首先升級輪組,對於整車的騎行感受會有比較直觀的明顯提升。
總評
優點:車架塗裝質感優秀,性能也值得投資升配、一體把剛性重量比與性價比都非常不錯
缺點:碗組整合度不夠、座墊填充較硬、原車搭配的鋁輪重量不美好
推薦閱讀:
※領騎現場報道:2018環加州 | 泰勒·菲尼「歐洲比賽就像岸上蹦躂的魚,在加州比完我就能吃卷餅啊」
※爬坡
※「設計師」,你確定這個叫FUCI的自行車不是在FUCK UCI的規則?
※自行車車架上的UCI認證,到底是幾個意思?對我們來說有用嗎?
※2018環法S5賽事簡報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