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上的今天 | 「潛在威脅小行星地圖」

天文史上的今天 | 「潛在威脅小行星地圖」

來自專欄天文史上的今天13 人贊了文章

2013年8月2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份「地圖」,上面標示了當時人類已知的所有可能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天體目標。

(點擊可放大)NASA的潛在威脅小行星地圖,圖中顯示超過1000顆此類小天體的軌道軌跡,另外標出了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和木星的軌道

來源:NASA

列一下可能造成全球毀滅的災難場景,你能想到幾樣?

我相信很多人會第一個想到小行星的撞擊。

說遠一些,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通古斯大爆炸是怎麼回事?說近一些,雲南的隕星墜落事件一定都聽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並且和洪水,火災這樣的威脅不同的是,地球歷史上,所有的生物面對天體撞擊的威脅基本上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著,等待命運的裁決。你說一顆小行星正朝著地球飛來,恐龍能有什麼辦法?猛獁象能有什麼辦法?甚至猴子或者海豚,又能有什麼辦法?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一次隕星撞擊事件極有可能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來源:NASA

有證據表明,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靠近墨西哥灣區域發現的希克蘇魯伯撞擊坑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隕星撞擊事件留下的撞擊坑

來源:NASA

但是人類不一樣,我們當前的技術和知識已經能夠讓我們不至於傻乎乎地坐以待斃。我們能夠提前感受到威脅,並且為此做著各種認真的準備。

要想防範小天體撞擊威脅,我們首先要知道這樣的小天體有多少?它們在哪裡?它們在朝哪個方向飛?2013年8月2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份「地圖」,上面標示了當時人類已知的所有可能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天體目標。

在這份名為《潛在威脅小行星》的地圖上,標出了超過1400顆近地小行星的軌道數據。但是美國宇航局也強調,根據追蹤數據,所有這些小天體中,沒有任何一個會在未來100年內對地球構成威脅。

地球歷史上的生命大滅絕事件可能與隕星撞擊有關

來源:NASA

一般情況下,當一顆小天體運行到距離地球不到4500萬公里之內時,就會被歸入「近地小天體」的類別。而要想被認為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那麼這顆小行星必須有一定大小(一般直徑超過140米),並且其軌道特徵可能會讓它飛行到距離地球比較接近的位置上(一般低於750萬公里)。

可以非常清楚地從這份「地圖」上看到,密密麻麻,幾乎相互重疊的大量軌道交織在一起,圍繞在太陽的周圍。圖中還標註了地球,金星,水星,火星以及木星的軌道。當然,真實的太空極為空曠,小行星之間相撞的可能性極小。

縮小範圍,看的更清楚,密密麻麻的小行星軌道

來源:NASA

小行星撞擊的威脅時真實存在的,但是卻不必太過恐慌

來源:NASA

不過正如上文所言,直徑稍大一些的近地小天體絕大部分都已經處於地面監視之中,而目前我們已知的這些「潛在威脅小天體」,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對我們構成明顯的風險。因此,大可不必太過擔心,如果你預定了下個月去哪裡旅行,不必嚇到取消行程躲在家裡的沙發底下。

這張「地圖」里被選入的這些小天體,儘管被NASA稱作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HAs),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威脅是立即的,馬上發生的。有風險是一回事,發生的概率是另一回事。

但不論如何,對這些「危險分子」進行持續的嚴密監視,對它們的軌道參數進行更加精準的測算,並不斷開發能夠抵禦未來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的航天技術,將是我們能夠保衛地球,和這顆星球上的生命免遭星際撞擊毀滅命運的唯一方式。

科學家們設想過,使用一個大網兜或者類似的工具,去「捕獲」那些危險的小天體

來源:NASA

或者直接用核彈硬懟!

來源:NASA

以美國宇航局為代表,全球各地的航天機構和科學界正不間斷監視著地球附近的空間,NASA的科學家們相當自信的認為,通過這些監視工作,在所有「潛在威脅小行星」中,直徑1公里以上的範圍內,至少95%的目標都已經被發現了。

在我們國家,江蘇盱眙境內的鐵山寺國家森林保護區內設有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觀測站,這裡裝備有專門的口徑105/120厘米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並配備國內性能最好的4K×4K 漂移掃描CCD探測器,主要用於搜索發現可能威脅地球的近地小行星,為保衛地球安全做出貢獻。


編者按:

《天文史上的今天》欄目是老嚴的一次個人歷險,試圖通過堅持365天,完整記錄一年中每一個日子在人類漫長的天文歷史中留下的印記。

查看老嚴更完整,更及時的更新?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星空早知道

推薦閱讀:

小行星上發現5000米高金字塔狀山丘(圖)
小行星的警告
英媒:一顆比地球大10倍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
奇特的小行星——灶神星
揭秘百萬噸級核彈"轟炸"小行星 電影場面竟成真

TAG:小行星 | 太陽系 | 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