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來自專欄簡單心理248 人贊了文章
最近心理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人發表文章,指責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謊言,批評津巴多操縱實驗過程。
輿論一片嘩然。許多心理學愛好者感到很震驚:如果這麼有名的實驗都不靠譜,那心理學還有用嗎?
選題會上,我們聊起來:大家在生活中,似乎都會信手拈來、脫口而出一些心理學的名詞,來解釋我們遇到的人和關係,但所帶來的,也並不是全是幫助。
所以,今天想聊聊,心理學對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1.「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可這是好事嗎?
先說個故事。
同事球球說,他前一段時間在親密關係里總處於憤怒的狀態,但找不到原因。後來找到了「原因」,卻更憤怒了。
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感覺到,憤怒的『原因』,是被另一半『被動攻擊』。」
細問之下,事情的開端,無非是彼此之間為生活中的細節發生了摩擦。事後,球球在一個網路上看到一篇介紹「被動攻擊」的文章,眼前一亮:
「被動攻擊就是故意不配合對方,卻又避免直接對抗,比如對你的要求滿口答應,最後又突然變卦……」
——怎麼聽男友說的話,看男友的眼神,都越來越像是在被動攻擊自己。
後來再次發生矛盾時,球球總是會下意識說:「你看,你又在『被動攻擊』我了。」
如此一來,雙方不僅沒有解決矛盾,反而越來越無法溝通,心結越結越大。
理論並沒有成為彼此關係的鎧甲,反而成為了攻擊對方的武器。
2.「別靠近我,我們不是合適的『類型』」
這是對的嗎?
球球這樣的心理學愛好者並不罕見。
他們有思考能力,讀的也不是「偽心理學」,甚至學習到一個理論後,還擅長運用在生活當中,對身邊人進行分析。
那種感覺,就像洞穿了人際關係間的魔術,自己和身邊人的關係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解釋。
比如,很多年輕人會用「依戀類型」來解釋自己的浪漫關係。
知乎上就有人提問:怎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類型?
實習生小雨也是其中之一。
她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依戀類型」理論,很著迷,並確信自己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在被男生追求時,她會認定對方的依戀類型不適合自己,而拒絕對方。
小雨發現,這樣很難遇到完全合適自己「類型」的男生。
後來交了男朋友,和另一個異性朋友聊天時也很有共鳴:
「心理學似乎慢慢成為了我們解釋生活中感情問題來源的終極答案。我和男朋友說三句話就吵架,因為我是焦慮型依戀;他認為和女友沒辦法相處半年以上,因為他自己是迴避型依戀。」
她和心理學專業的朋友聊天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誤解:雖然人們總是討論依戀類型的差異,好像他們不會重疊,是分離、純粹的類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實際上,依戀理論最初描述的並不是嬰兒的「性格類型」,而是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而嬰兒會和不同的照顧者形成不同的依戀關係;最近的依戀研究也不再簡單地把人們分類,而是給出人們在憂慮和迴避兩個維度中的相對位置。
其實許多心理學概念都是如此,人不能簡單地分為幾種類型,而是在各個維度上以連續譜分布。
3.「都是xxx的問題」
那「你」怎麼辦?
近幾年,「原生家庭」的理論深入人心,不少心理學愛好者在解釋自己人格的形成時,面對很多實際問題時,都會這麼解釋:都是我原生家庭的問題。
甚至落入一種慣性思維:我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我沒有辦法改變。
「原生家庭的陰影」可能真實存在,徹底擺脫它的影響也很困難。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在逃離,也沒有走出來。但,把一切問題推給過去時,我們自身如何成長?
朋友小可的孩子三歲了,每次她和老公發生爭執,都忍氣吞聲。
因為她總想:原生家庭的影響這麼大,孩子看見我們吵架,以後性格會變成什麼樣啊?
—— 「原生家庭」理論加重了她的育兒焦慮。
這些心理學學習者們所困惑的是,理論運用到現實中,為什麼對關係沒有改善?
一來可能是因為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二來可能是,他們在用理論解釋活生生的人,忽略了真實的關係和對方真實的感受。「理性上」認為把對方看得一清二楚,卻對自身的憤怒、悲傷等情緒沒有任何緩解。被分析的一方,也可能會感到百口莫辯:「這不是我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感受。但我沒辦法用理論反駁你。」
——「上腦的」分析,不僅可能屏蔽了對方的真實感受,也可能屏蔽了自己的真實心理動機。
承認吧,人們有時是依靠「鄙視鏈」來維持內心秩序的,當我們分析周圍世界時,不自覺把自己放進了上帝視角,用專業的理論去俯視對方。
4.「謝謝提醒,
不過我們早就知道了。」
普通人學習心理學的另一個局限,就是容易「跟不上進度」。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理論總是在不斷自我更新、自我校正的,然而普通人往往只記得某項理論誕生的版本,卻無法跟上後續的修訂過程。
就拿最近飽受爭議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以下簡稱 SPE)來說,獨立記者 Ben Blum 在 Medium 發文,標題為「一個謊言的生命周期」,指出 SPE 的種種問題,進而質疑實驗和結論的可靠性。
這篇文章在大眾媒體上引發了軒然大波,但是專業人士的評論基本表達了同一個態度:謝謝提醒,不過我們早就知道了。
以 Vox 的報道為例,科學記者 Brian Resnick 首先肯定了對 SPE 的批評,但他馬上指出:心理學界內部早已對實驗進行了多次反思,同時期的許多實驗也經歷了同樣的審視,心理學教材需要更新。
實際上,斯坦福監獄實驗真正的意義並非那個「好人在特定環境下會變壞」的簡單結論。它對社會心理學的啟發仍然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津巴多在知乎上發文回應此事,他說:
「我相信,我從 SPE 中提取的延伸理論以多種方式在三個方面對心理學和社會產生了貢獻。它們是:理解和應對害羞; 理解和利用時間觀念,以提升生活質量,治療心理創傷;最後是英雄的想像項目(Heroic Imagination Project )的創立,它鼓勵富有人情味的、懲惡揚善的社會行為。」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 47 年裡,學界已經在原始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修訂和探索,而大眾媒體所呈現的、大眾所知到的,仍然是那個最初的故事。
5.「我,
是否面對了真實?」
我問球球,和男友的矛盾後來怎麼解決的?
球球說,想知道男友最真實感受的他,卸下了自己對『被動攻擊』的預判,敞開心扉和男友聊了一次。男友說,自己只是單純地想遷就他,結束話題。
球球也接受了男友的說法,或者說,他穿透了自己預設的理論屏障,真切地看到和接納了男友的感受。
他說:「心理機制太複雜了,也不可能用幾個理論皮毛就可以解釋。理論是幫助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互動關係的,而不是拿來評價自己和別人,甚至拿來攻擊自己和別人的武器。 」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會有很有益處,這毋庸置疑。但它只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個維度,它不能用來解釋一切。
——更不要讓它成為你在關係里攻擊對方的武器,或是畫地為牢的屏障。
當你發現,心理學沒有解決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反而帶來很多阻礙。或許無法甩鍋給理論,而是應該反思:
我,是否面對了真實?
如果你也對心理學感興趣,可以在簡單心理(微信號:janelee1231)獲得:
心理自助包:www.jiandanxinli.com/learns(教你了解自己、情緒調節、增加自信、緩解焦慮、戀愛睏惑)
預約心理諮詢:jiandanxinli.com(或下載簡單心理APP)
成為心理諮詢師:https://uni.jiandanxinli.com
推薦閱讀:
※如何應對別人的侮辱?
※運動多一點,吃得好一點:讀《WOOP思維心理學》
※生而為人,不必抱歉--理解強迫性重複
※交互技能樹07 | 設計師要懂用戶心理
※為什麼你和妹子聊天會冷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