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4 人贊了文章
我記得那時吹著海風,便想到海盜,在海邊卻見不到一艘像模像樣的船隻,而那些漁人也都收帆溜走了。那時,海是黑色的。
倘若把我捉了去也就好了,我想海盜的黑話里不會出現些什麼「考試」「不考試」的東西,只有衝鋒號與「自由」二字的。那是小時候的一次想像,為什麼能這麼獨立又清晰的在腦中呢?或許是期待看海,又或許是一種似曾見過又確實未曾見過的懵懂,反正總歸是在住處想著遠方,迎著雨點,幻想風浪吧。
記起第一次去廈門,沒有多少激情與興趣,也不過是為了散散心而去散散心,尋找一些安慰。實際情況也不出一二到了也沒有多少提議,更不消說在出發前做一些規劃性的舉動。那時,海退了潮。
那時候也想著有海盜,傑克船長那種,蒙著眼,生活沒有目的,為了生存而生存,該正義的時候就正義,就算只用單隻眼一摸黑的看也是一種另類的觀,也是自由自在了。大多數的時間裡我一定記不起來我什麼時候想了這些,又什麼時候忘記了這些,很多東西慢慢的就淡去了,被充盈的隨時間逐流的事情給掩蓋住,像從未出現過一樣的,消失掉。
實在話,紛繁的畫冊到底是滿足不了我的想像的,幸虧我認識了電影。那也是一個奇怪的過程,大多數的欣賞過程中被消費的都只能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產品,但我至始至終都一致覺得在電影里,觀眾是被消費的主體,當然我也是。我從來都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在觀影中可以進行二次互動的目標,一切畫面、台詞、音效都是在我的所想所感中直流而下,並不往複循環而存在的。譬如,我對畫冊有深刻的感觸,我可以利用實在的技能去臨摹、曲解,並以此聊以自慰,實證自己的想法。又如,我對文學有關照,那麼我可以做相仿的加工,寫出相似性的文學底稿,用以自悅。至於電影呢?小時候的我看完就看完了,沒有什麼回味兒,只記得些人設,故事,除了腦補腦補之後的劇情走勢怎麼去自得其樂呢?看起來,電影不過是稍縱即逝的影像化資料。但現在看來又不僅僅如此,電影在其非實質化的影像空間里又保存著藝術鑒賞中藝術作品能給人帶來情感驅動力的綿延的特質。就像是一種不見得人人都會深刻回味,但固存深刻之因的獨立藝術。
小的時候,不懂得沿用電影的內容來給生活瑣碎添光增彩,現在呢?到是覺得過渡時間裡,自己對一些經典台詞的搬用,又很不合時宜,很單薄。似乎漸漸的對這門藝術尊重起來了,近一段時間,在學習時都會想起:「我的船長,我的船長。」
想來想去,那是惠特曼的詩,又不免帶些敵意,追本溯源的問自己,我到底記了些什麼呢?又崇拜著什麼呢?
推薦閱讀:
※歐陽詢書法藝術初探 [
※時間能讓樹根腐朽,根雕確讓藝術永存!
※Art Amoy 國際博覽會經典區——水鼎美術館
※想拍一場完美日落?那就跟著這張時間表吧!
※魚鱗花大翻領(甜美范兒)——明月的棒針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