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佛說,是無常
5 人贊了文章
本文選自多年前的作品《生命哲學書》,因為它的封面主要是黃色的,所以,我給它取名叫「小黃」。
世間生滅現象紛紜迭起,我們往往沉迷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上演著不同的劇情。
但有時我們入戲太深,經常認假為真。在生死離別的場景中,我們痛苦萬分,但似乎又忘記了,生命中發生的這些事,不過是因緣聚合的現象,——是現象,便是剎那生滅變化的,又豈能長久地存在?面對這虛幻的現象,我們卻認為它是真實不變的。
佛說,這便是一種執。就好比我們迷戀的水中月、鏡中花一般。我們所依戀的,不過是一道易逝善變的幻影。於是,我們的生命中開始出現了巨大的矛盾:我們希望世間那些轉瞬即變的事物能夠長久不變,無常變化是一種無法更改的規律,我們卻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幸福寄托在分秒變化的法界現象上。
但是,在這充滿變數的世間,也有不變的東西。那便是我們的自心本性。蓮花生大士說,一切眾生的自性都是光明圓滿、纖毫無染。一切眾生都是帶著本有的光芒來到世間。在人間大劇場上,上演著一幕幕離合悲歡。
覺悟的人總能在紛紜變幻的現象法界中識取自心,他們明白無論世界如何變化,那也不過是心靈的倒影,所以,這生命中的種種際遇,也不過是自心的顯現。他們不動不搖、不痴不惱。但這樣的生命並不是死寂的,而是在洞徹了生死離別之後的真相,生起的解脫心、清凈心、歡喜心。
那麼,死亡呢?離別呢?對於有限的生命來說,它們又算是什麼呢?
其實,死亡也好,離別也罷,這也是人間劇場上的一個片段而已。你與一個人的別離,正是與另一個人的相遇;此生生命的結束,正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誠然,生命中有太多的捨不得,可你是否明白,縱然你有捨不得、放不下的人或物,終究也要與它們道聲「不見」。
索甲仁波切援引蓮花生大士的話說:「那些相信他們有充分時間的人,臨終的那一刻才準備死亡。然後,他們懊惱不已,這不是已經太晚了嗎?」對於現下的絕大部分人來說情況就是如此!時間很充裕嗎?生命還剩下很多時光嗎?這不過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是,不論你是否願意接受,死亡都會隨時到來;無論你是否願意相信,臨終的一刻,它總是距離我們很近。等到生命最後的時刻到來時,我們才想起了「自己」,才想起之前一直沒有認真地為「自己」活過,這豈不是很痛心、很懊惱的一件事嗎?無常變化迅疾,這是世人難以預料到的。
惟有覺者心裡明白,世間的無常變化,恰好似紛紛落下的大雪,它遮住了過往,不留絲毫痕迹,我們這些一路走來的人,既難找尋到以往的片刻蹤跡,更難找到曾經灑落在生命里的聚散悲喜。
在《紅樓夢》結尾處,寶玉行走在白茫茫的天地間,只在身上披一領大紅色的斗篷。那蒼茫的白色中只那麼一個小紅點,應當會格外醒目吧。可這一抹紅色,終究不能化解無常世界帶給人們的悵惘乃至恐懼。
面對無常、離別、生死這些字眼,世人心底往往霎時便湧出無限的悲涼和哀傷。因為世人對自己生活的塵世間還有些貪愛,有些不舍。而生死離別,無疑是把人們硬生生地從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剝離開來一樣。曾有的春花秋月、新恨舊愁、鏡里的花容、耳畔的呢喃、渴求的功名都無法留住,最終了,還是要空著兩手離開塵世,就像空著兩手來到人間時一樣。
無常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真相,但我們無須因此而悲觀。太陽落下山頭,還有皎潔的月光照臨大地;月亮隱沒在天際,還有陽光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溫暖。在結束一段感情的時候,便意味著新一段感情的到來;當生命中的無常變化、生死離別將自己折磨得煩惱不堪時,這提醒著我們,趕快從無常中生起修行的道心吧,向著覺悟之路走去,不要繼續煩惱地生活了。
悟後才知,世間因緣,皆有定數,生死離別,不過是場戲。只記得《心經》中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誰會與戲裡的人生較真呢?誰會執著著戲裡的離合悲歡?若我們常作如是想、如是觀,那一顆心,還會被煩惱填滿嗎?
以上圖片,由淮舍文化提供,感謝
推薦閱讀:
※豈敢妄言「佛學」 | 一千零一夜
※【佛學知識】《阿彌陀經》直解
※【佛學 - 佛說:心如蓮花,人生才會一路芬芳】
※啊.....多麼痛的領悟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