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在追尋什麼?

你到底在追尋什麼?

來自專欄生影時間軸

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是金錢?是地位?是家庭?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但我們都生活在當下的社會,只有遵循社會法則才能生存,但你是否懷疑過這個社會呢?【荒野生存】就是這麼一部探尋自我的電影,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到底什麼是快樂?看似簡單的兩個問題,包含了太多的話語!

?

就在大學畢業後的一個清晨,亞歷山大摧毀了一切能夠證明自己存在的證據。他要脫去那虛偽的文明的教條的皮 -- 學士服,他要丟掉只能在人造的地方爬行的工業文明的偉大產物 -- 汽車,他甚至燒掉現代社會價值體現最權威的東西 -- 鈔票。為了回歸自然,重拾野性,他要做的太多太多!總之,他要一層層剝掉從他認知開始,不!是要從他成為人類文明的受精卵開始,剝去這個龐大的文明機器給他層層疊加的那張所謂"文明之皮"。「文明之皮」一層一層的剝落,我們生活的社會也一層一層的展現給我們、虛假,欺騙、自私,就連自己的父母也會吵架,更隱瞞著離婚的事實。

?

亞歷山大的出逃,算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自然回歸的呼聲吧,這無疑是當下人們掛在嘴邊的一種時髦潮流。但這個身體力行回歸自然的人,在1992年,在那個荒野中的巴士里靜靜的走了,無疑他的感悟是無與倫比的真實.。

?

接受挑戰

「大海唯一的禮物就是它無情的海浪 ,

它會給人帶來感受堅強的機會 ,

雖然現在我對大海知之甚少 ,

但我知道那是它存在的方式 ,

也知道它對生命的重要 ,

不一定真得堅強,但要感受堅強 ,

至少去衡量自己一次 ,

至少在人類最古老的環境中去尋找一次自我

獨自面對麻木的石頭 ,

只用自己的手和大腦來拯救自我。」

在加利福尼亞的海浪里,亞歷山大再次堅定了他的夢想,他需要在此生衡量自己一次,哪怕一次,就夠了。當然,海邊的浪還不夠具有危險性,他選擇了漂流.在科羅拉多大峽谷漂游。

?

在那個利欲熏心的皮划艇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知他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得等上12年才能申請上一個漂流的資格,要麼就交2000美元。好不容易擺脫了文明社會,不過想去激流里劃一趟船,居然也有如此荒唐的交易、去他的交易、去他的規則、去他的頭盔,他居然在沒有頭盔沒有任何漂流經驗的情況下漂了很久。

確實,要有不怕死的精神,才能在蠻荒自然中倖存,我想他是在一次次培養,不,是重拾一種適應自然的能力,那個文明人類早已退化的能力。於是他便乘著那小獨木舟一直漂游南下,甚至穿過morelos大壩的泄洪溝進入墨西哥 。

無論是向身體極限挑戰,還是向精神極限挑戰,人如果放棄了這種最珍貴的才能,而變得困頓麻木,那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了

堅定的信念

當亞歷山大趴了一夜的火車,第二天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當他鑽出火車站圍牆的剎那,他知道,他又回到了文明之中,四周是鋼鐵玻璃的現代主義的城市景象。他一臉茫然,所有旅行的快感蕩然無存,好像是進入了一個噩夢而不是從夢中醒來。當然我們可以認為他一直在「夢遊」,完全活在逃避文明的假象空白中。

而我們呢?不也是一個個夢遊者么,在文明堆砌的幻象中遊離不定,誰迷失了自我。亞歷山大好像是患上了文明恐懼症,而這種恐懼恰恰來自文明本身。他懼怕文明,他憎恨社會,他在人群中眩暈,而我們卻在文明中習以為常地生活,麻木不仁地生活,文明給予我們什麼,我們便接受什麼,從來都不曾做過反思和選擇。這是我們喪失了自然野性和本能天性之後,取而代之的所謂文明性,區別與動物的絕對優勢。

文明培育了我們,還是我們培育了文明?是自然遠離了我們,還是我們遠離了自然?總之,我們人類已經完全脫離了那個自在的自然,而自我滿足地文明下去。

正如片曲Eddie Vedder唱到的「社會,你是瘋狂的溫床,我希望沒有我的時候你不會孤單」。亞歷山大所做的無非是在找尋文明遮蓋的真相,人存在的真相。誰能活的如此哲學,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去揭示人的本質。哲學家無法擺脫社會和文明,就算是在做一種反思,那也是不徹底的。看來只有亞歷山大和那些隱居閉關的修行者們是在用最真誠的方式面對自然,去找尋迷失已久的人的本質。

亞歷山大是清教徒還是苦行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全身心地感悟,無論那路是否看到盡頭,至少他敢於做了,哪怕「衡量自己一次」。甚至在收容所他還詢問過辦理身份證,但在夜晚的混亂街道和餐館裡那些虛偽的笑容中,他立刻放棄了收容所的床鋪,又去趴了另一輛火車。而在警察局理偶然看到電視裡布希的一句發言「世界不會等你」,他又一次意識到,他不能懈怠,不能放棄這唯一的機會,雖然在那一夜會被惡棍一樣的警察拖下火車,打得頭破血流,他義無反顧地向著偉大的阿拉斯加邁進。

?

本能的喪失

「 big game ,very big game 」

當亞歷山大在阿拉斯加的荒野射殺了平生最大的一隻獵物 -- 一隻馴鹿後,他飛快地跑回巴士車並興奮地在日記中寫下這句,那是一種原始的激動,可以想像當初的野蠻人當捕獲到一隻大獵物時也會有如此的激動,這激動的本能的,是由飢餓產的激動,是由本能產生的激動,這比買樂透中頭獎或是撿到顆鑽石的激動要來得更加真實。

當他用匕首割開那個龐然大物的喉管,剖開它的胸膛,捧出那一顆人頭樣碩大而滾熱的心臟,他此刻真是還原到自然之中了。他捧著那顆心臟,走到荒野中,像是在祈禱,更像是在祭祀,祭祀文明,祭祀自然。他費力地捧著碩大的鹿頭,捧著肢解的軀幹到河邊,想用農場大叔傳授的做熏肉的方法把獵物風乾。

最終,他沒能足夠快地處理掉那些肉,而讓蒼蠅在上面下了卵,結果不多時熏肉都腐敗爬滿了蛆蟲。他發瘋似地扒開覆蓋的苔蘚,掏出那些腐敗的熏肉。也許射殺獵物之後他不該跑回巴士去記下那句話,也許他不該捧著心臟去祭祀,也許他不該在沒有處理完獵物之前去河裡清洗沾滿血跡的身體,也許他該像一頭真正的野獸,直截了當地咬上去,大吃一頓生肉,然後把餘下的拖回窩裡,可惜,他是人。

?

這就是文明的代價,人已經不能脫離賴以生存的文明和社會獨自在自然中過活。他只有把那些肉,留給飢餓的狼和鷹,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飽餐一頓,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做回野蠻動物了。他也只能在野獸飽餐散去,坐在那個獵物的墳前,一個他用木棍豎的十字架前獨自悲哀。正如他之後在日記中寫道:「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它並不偏向於袒護人類,這個地方野蠻而未開化,那些比我更貼近荒野和動物的人才適合在此生存。」

絕望

「如今終於追尋到幸福所在,歸因於田園,幫可幫之人,助無助之者,行善行之事。修身養性,怡情山水,泛舟書海,暢遊天地,鄰里坊間,其樂融融,這就是我理想的幸福,而最重要的是有你為伴,或許還有孩子,若得如此,夫復何求?」

―― Leo Tolstoy 《Family Happiness》

在讀完托爾斯泰《家庭幸福》的這段,他好像突然覺悟了,他知道了些什麼,無論是什麼那感受一定是至深的,以至於他在這1年多的漂泊直至阿拉斯加的這幾個月里,他第一次有了回家的念頭,於是他收拾起了他的行裝。冰雪早已融化,樹木更加茂盛,那些貓頭鷹依舊安靜地蹲在樹上,可是,來時乾涸的河床,此時卻波濤洶湧,成了激流。看著對岸樹杈上那個來時他做的記號,那頂嬉皮士阿姨親手為他織的毛線帽依舊懸在那裡,可是,已經沒有了來時的路。

?

他茫然,他想過河,他失足跌入水中,險些被激流沖走,那河太急,一定是游不過的。他沒有退路了,他只能再回到神奇巴士那去。那天好大的雨,走到巴士天已經黑了,他放下包袱,最後在日記里寫下了「Rained in – lonely,scared」。這一天的遭遇我想是他第二次的絕望,在那隻馴鹿腐爛後的絕望之後更大的絕望――沒有歸途...........

覺醒

「When you forgive , you love . And when you love , God』s light shines on you..」

當在沙丘上告別那個80多歲的老者時,老者說了這段話「當你原諒的時候,你就會愛,當你愛的時候,神的光芒就會照亮你」之後,亞歷山大卻用了句「holy shit」調侃,或許是掩蓋那離別的悲傷吧,他那時想必還沉浸在阿拉斯加的瘋狂夢想之中。

他無法原諒他的父母,他無法原諒他的過去,他無法原諒更多,他需要回歸自然,逃避那個萬惡的文明社會。他甚至可以拒絕愛,是的,他丟下他唯一可親的妹妹,他錯過了美麗動人的特雷尼,他拒絕了想收養他的80歲老翁,他已走的太遠,他錯過了愛他的人,他錯過了愛,他錯過了幸福,這個他一直在追尋的東西。

「Where are the fucking animals now?I』m hungry!I』m fucking hungry! I』m fucking hungry!......」

食物短缺是如此讓人發狂,沒有任何可吃的,他只能通過那有限的野外植物的書籍去找些植物的根莖,卻誤食了有毒的野生豌豆,這個致命的錯誤讓他最終喪命,這樣的結局,對於一個缺乏野外生存經驗,不帶地圖就進阿拉斯加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是註定的。當他身體突然不適,如同那本書上描述的癥狀:全身麻痹,毒素擴散導致噁心、嘔吐。。。如果不接受治療,會導致厭食而死。

死的是這麼荒唐,這麼不值,就因為錯誤判斷了野生豌豆的紋理。「第100天,我做到了,但生命卻是最微弱的狀態。。。。。。」。此時的他骨瘦如柴,臉色煞白,猶如受難的耶酥。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了,去打了最後一桶水,甚至遇到的大棕熊都誤以為他不是活物。

?此時,他已經虛弱到了極點,時候到了。他搖搖晃晃地拿起筆,戴上眼睛,在一本書的中間寫下了:「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之後他落淚,他擦拭身體,他穿戴好衣服,他鑽進他媽媽親手縫製的睡袋,他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準備好好地迎接死亡。他仰望窗外,直視太陽,無數瀕死案例揭示,人在死亡的時候,生前的一切會如電影般在眼前快速略過,影片也到這個時候也是插入了他投入到他父母的懷抱,他由死亡的痛苦一下看到光明,眼角滑出一滴幸福的淚後,他停止了呼吸。

在巴士里他留下了最後一個「告示牌」,寫著

「我已度過了快樂的一生,感謝主。 再會,願主保佑你們!」

——克里斯多夫-約翰遜-麥克肯多斯」

我想他並不是把一切歸咎為狹義的上帝,而是他真正感悟到的那個神秘而飽含智慧和愛的真相。他用盡了所有代價最後明白的,就是「真正的幸福在於分享之中」這個我們聽得已經麻木的道理,正如我們聽過其它類似而且都已經索然無味的道理一樣,被我們所忽視的常常是真相,卻需要繞一個大彎才能明白,文明不該反思自己么?文明對於它的子民的教育是否產生了問題,人們接受文明,人們卻遠離真相,逃避真相,無論一生將如何度過,如果覺悟得儘可能早一些,幸福便不會如此難尋了。

用優美的文章來譜寫精彩的電影

希望大家多多分享,多多點贊,這是對我最好的肯定!

歡迎討論和建議,可以添加小帝WX:a513908655~

- END -

推薦閱讀:

360影視 北部灣集結號
電影《陽光小美女》觀後感
《寂靜之地》:年度爆款恐怖片的BUG有點多!
《指環王》後再現神魔三界,《阿修羅》奢華演繹視覺饕餮盛宴
Netflix vs Amazon Prime Video: 誰對得起你的鈔票

TAG:影視 | 自我 | 幸福 |